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岳阳市郊区在“严打”中处理违法犯罪青少年三百一十六人,占全区青少年总人数的万分之六十一。一九八五年抓获青少年犯罪成员一百五十三人,占全年抓获犯罪成员总数的65.4%,比一九八四年上升17.9%。一九八六年抓获青少年犯罪成员一百六十三人,占全年抓获犯罪成员总数的76.8%,比一九八五年上升11.3%。该区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岳阳市郊区在“严打”中处理违法犯罪青少年三百一十六人,占全区青少年总人数的万分之六十一。一九八五年抓获青少年犯罪成员一百五十三人,占全年抓获犯罪成员总数的65.4%,比一九八四年上升12.9%。一九八六年抓获青少年犯罪成员一百六十三人,占全年抓获犯罪成员总数的76.8%,比一九八五年上升11.3%。该区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增多,低龄比例增大。据统计,在抓获的犯罪成员中,在校学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常常被称之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明天".正因为如此,青少年犯罪也就更为引人关注.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宁,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广州市在校学生犯罪情况突出。1987年破案抓获作案成员9793名,其中在校学生人数有769名,与1986年基本持平(1986年为765名),占少年犯罪总数的33%;1988年上半年抓获各类作案成员4676名,其中在校学生人数414名,与1987年同期相比上升10%,占少年犯罪总数的37.4%。在校学生犯罪主要是进行盗窃活动,其中又以入屋盗窃为最多。去年共抓获进行盗窃犯罪的在校学生637名,占破案抓获的学生总数的83%,其中入屋盗窃的394名,占学生盗窃犯罪人数的61.9%。 1988年上半年抓获盗窃犯罪的在校学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犯罪史上,1997年和1998年是青少年恶性犯罪高度发展的两年。在日本,1997年初夏爆发了“酒鬼蔷薇圣斗”事件,接着手握“蝴蝶刀”作案的青少年在东瀛四岛各地的学校大量地出现。在美国,以1997年10月密西西比州高中惨案为象征,“校园枪击”事件...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家庭则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发地.(一)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结构小型化而产生的隔代教养问题;其次是家庭结构的缺陷问题;最后是病理家庭问题.(二)家庭教养管理形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教养管理的自由型;教养管理的严厉型;教养管理的溺爱型.(三)家庭人文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族成员的教育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家庭的经济状况;家族成员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关系到人的一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日益突出的青少年犯罪也逐渐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从2000年判处的青少年犯罪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犯罪数量上升幅度较大,低年龄化趋势比较明显。2000年全国法院判处青少年犯罪分子122000余人,占全部判处犯罪分子的 35.6%。据统计,1990年至2000年10多年间,未满18岁的少年违法犯罪占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员总数的29.6%至35.6%之间。未满1…  相似文献   

8.
当前,关于青少年(11~25岁)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治安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自身及家庭,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未来与发展。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犯罪研究尤其是对策研究,不单纯地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司法统计显示,当前青少年犯罪,不仅人多量大,而且性质愈加复杂。1993~1997年,判处的青少年罪犯分别占罪犯总数的31%、38%、41%、52%和60%,由于“严打”斗争的开展,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曲线状态、犯罪人数呈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9.
广州农村地区广阔,八个县和近郊四个区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1%强。经过“严打”两个战役,农村治安情况比城市有了更明显的好转。但从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趋势来看,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初犯、流入城镇作案的比例上升,重大恶性案件仍不断发生。最近,我们对八个县青少年犯罪情况作了普查,并与市区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比较,请见  相似文献   

10.
据目前各地青少年犯罪成员职业统计看,青年工人、待业青年、青年农民、在校学生是构成青少年犯罪成员的骨干,待业青年的犯罪数量居于重要比例,同时,近几年待业青年的犯罪率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据某省调查,1986年为9.65%,1987年为13.05%,1988年为14.58%。这是令人深思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1.
1987年至1989年南阳地区公安机关共查获刑事犯罪团伙1910个,涉及成员6068名,其中属于25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团伙1320个,占三年查获团伙总数的69.5%,青少年团伙犯罪成员4308名,占查获团伙成员的71%。青少年团伙犯罪虽经多次打击,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呈上升趋势,对社会的危  相似文献   

12.
高亚多 《前沿》2003,(4):105-108
21世纪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时期 ,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这个关键时期关系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振兴与富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 ,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的大事。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研究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规律、原因 ,探索在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正确思路、正确途径和正确方法 ,不仅关系到维护社会治安 ,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一、正确认识新形势…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国际上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国际上有社会学者把它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同样令人忧虑。近些年来的犯罪情况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未成年人(18岁以下)犯罪在我国犯罪成员比例中占较大比重,且有犯罪年龄提前和犯罪数量继续增长的趋势。1988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比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如今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性问题。因此,预防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整个社会秩序和祖国的未来。因此,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  相似文献   

15.
关于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没有消退可能的观点,在犯罪学界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但文章认为,青少年犯罪比例从1989年开始回落,到1995年、已从1988年的75.5%下降到56.9%。文章提请犯罪学界注意,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随着我国青少年人口比例的大幅度下降,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也将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毒品传播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已经成为困扰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家庭,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文章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等因素入手,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诸多家庭因素。与此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一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但在我国现行的有关犯罪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称谓。故此,很有必要从法理上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界定,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期对其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家庭和农村留守青少年。这些青少年由于缺少家庭的亲情关怀和父母的有力监管,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因此,增强对留守青少年的家庭保护功能对于遏制青少年犯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家庭中普遍出现“空巢”现象,而由此带来的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以G市为例,对“空巢”家庭中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期 ,湖北省鄂州市公安机关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 ,相继打掉了以熊海平、张海军为首的两个恶势力犯罪组织。这两个组织涉案成员多 ,作案多 ,活动时间长 ,群众反映强烈 ,是近年来鄂州市打掉的较为典型的恶势力犯罪组织。管中窥豹 ,剖析这两个恶势力犯罪组织的基本特点 ,透视他们从形成、发展到覆灭的过程 ,对建立打击、防范黑恶势力犯罪的长效机制 ,推动“打黑除恶”斗争的深入开展 ,无疑会大有裨益。   一、这两个恶势力犯罪组织的基本特点综观两个恶势力犯罪组织 ,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 )从其作案主体来看 ,组织成员均为无业人员或…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不良个性形成的关键因素。影响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的家庭模式有 :父母认知水平较低型、父母粗暴争吵型、感情失衡型、单亲家庭型、其他亲属代养型。这些家庭模式易形成溺爱、保护过度、要求过严、放任不管等教养方式 ,从而导致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要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 ,必须从“家庭”这一源头着手。家庭心理治疗是预防、矫治青少年犯罪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