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丰 《廉政瞭望》2014,(9):66-67
虽然都爱作秀,但在日本政治家之间,却是自己一边拼命作秀,一边看不惯别人作秀。有那么几个偶尔还会忍不住地跳出来拆台。  相似文献   

2.
官员作秀,是作风不正、操守不严和浮夸不实、弄虚作假的表现:对贪官来说,其作秀,更多的是为了包装,表演的目的是欺世盗名,以博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贪官往往是一边作秀一边贪腐,并边腐边升,性质十分  相似文献   

3.
左克 《先锋队》2010,(3):40-48
官员作秀,是作风不正、操守不严和浮夸不实、弄虚作假的表现:对贪官来说,其作秀,更多的是为了包装,“表演”的目的是欺世盗名,以博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贪官往往是一边作秀一边贪腐,并边腐边升,性质十分恶劣,危害非常严重。自然,一经落马,贪官作秀也往往成了笑柄。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期来,干部中出现的“作秀”风使干部的形象受到损害。对于干部到底是“作秀”还是“做事”,人们往往也一时难以区分。所以,即使是真做事的干部,人们也会怀疑其动机。甚至许多干部只要做事,就有人说是“作秀”。有的干部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则被认为他是想往上爬,是“作秀”;有的干部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则被认为是“标新立异”,是“作秀”;  相似文献   

5.
韦芳 《党员文摘》2006,(7):22-22
这几年国人特别爱用“作秀”这个饲。鳊洋海啸丁磊捐了一千万元是作秀,蒙牛老总拿出个人财产市值一个亿成立老牛基金会、杨澜和丈夫共同捐出阳光卫视50%的股份用于慈善事业被认为是作秀;就连最近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大学生独自一人穿越七省一市历经千辛万苦调查“三农”问题,也被一些人扣上作秀的帽子。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笔者将其归纳为"八官"现象。1.作秀官。有的官员不是干事业,求实绩,而是热衷于作秀,习惯于靠作秀捞取政绩。比起真抓真干者付出的辛劳,作秀可谓一身轻松,而且回报丰厚,风险很小。官员作秀的花样不少:有的"秀"在行为上,花拳绣腿,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有的"秀"在口号上,未干先喊。某市曾提出万亩工业园"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遗憾"的口号,结果几年过去了投产的企业不多,荒芜的良田不少。有的秀在数字上,"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现象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7.
"作秀"成为一种时髦的"说法",似乎是近20年的事.但它事实上风行于朝、泛滥于市,却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了.现实中我们常说的作秀,除了特指,比如到电视台作秀,到舞台作秀以外,通常都具有明确的贬义,专指那种缺乏诚意或怀着不甚纯洁的动机,装模作样、故作姿态的举动.  相似文献   

8.
<正>Show本身有展示、显示、表现的含义,从这个角度讲,作秀对社会个体而言,是一种自我展示;对一个团队而言,是一种集体形象的推广。只要不是沽名钓誉、弄虚作假、卖弄炫耀,对这样的作秀还是应持宽容的态度;有时,作秀还是一种必要的政治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官员作秀,本质上是作风问题、道德伦理问题,核心就是一个字:假。一些官员作秀日益成了普遍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官员作秀,本质上是作风问题、道德伦理问题,核心就是一个字:假。一些官员作秀日益成了普遍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赵帅 《党课》2009,(1):70-72
大凡贪官都会这样两手:作秀与作孽。当他们在台上的时候,讲起话来装腔作势、装模作样,虽然有时因为表演得过分而露出了破绽,但善良的人们顶多也就认为他们是在作秀。只有当他们锒铛入狱时,人们才恍然大晤,原来他们在作秀的同时,也在作孽。  相似文献   

12.
王冰 《求贤》2007,(3):43-44
从来贪官爱“作秀”。根据近年来媒体披露的种种贪官伪装术,择其要整理出贪官们“作秀”惯用的18种招式。  相似文献   

13.
Show本身有展示、显示、表现的含义,从这个角度讲,作秀对社会个体而言,是一种自我展示;对一个团队而言,是一种集体形象的推广。只要不是沽名钓誉、弄虚作假、卖弄炫耀,对这样的作秀还是应持宽容的态度;有时,作秀还是一种必要的政治手段。  相似文献   

14.
第二部分 吏治腐败是危害最大、最烈的腐败 第三章 贪官发迹之谜二: 善于"包装",精于"作秀" 人们常常感叹,"包装"、"作秀"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包装"、"作秀"具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胡海军在《天津支部生活》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一段时期以来,干部中出现的“作秀”风使干部的形象受到损害。对于干部到底是“作秀”还是“做事”,人们往往一时难以区分。所以,即使是真做事的干部,人们也会怀疑其动机。甚至许多干部只要做事,就有人说是“作秀”。有的干部兢兢  相似文献   

16.
“会作秀的能当官,会当官的善作秀,”这是人们对“官秀”的讽刺和戏说。戏言有时往往是真言,当今“作秀”实乃一些为官者的“入场券”、“护官符”、“升官梯”。所谓“作秀”,就是只做表面文章,只搞虚假动作,只摆花架子,凡事不来真的,不讲实效,不求实绩,图的是场面热热闹闹,气势波澜壮阔,人情关系言笑晏晏,情意融融。总之是把心力花在表面上,把气力使在形式上,把智慧耗在技巧上,把意图用在取悦领导上,把目标定在高升上。“作秀”是做给人特别是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人看的,比如:有的干部为装饰门面,昭彰功绩,把所谓的“示…  相似文献   

17.
一些地方主要领导干部往往动辄获"咎"。因为个人爱好而去乡间承包土地种水稻、因为亲历交通严重拥堵而向市民致歉、因为体验能源短缺而骑自行车上班,诸如此类,都被一些舆论指为作秀。这不能全怪舆论,因为喜欢作秀的人和事的确太多。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3,(2):41-41
日常工作中,定调式、浮萍式、作秀式、玩乐式等调研失真现象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心不专、身不勤、术不精,导致调研走味变调。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多些"认真"精神。应深刻认识到调研在领导决策中的重要性,切忌做表面文章,杜绝作秀成分,  相似文献   

19.
叶丽雯 《党课》2008,(5):70-73
现在的贪官们大都学会了一套“包装”、“作秀”的本领,开始还真是欺骗了许多善良的老百姓,可随着腐败分子一批一批被揪出来,他们“包装”、“作秀”的骗术也大白于天下。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识“假”的本领,有人专门把这种现象做了归纳。  相似文献   

20.
<正>在许多人看来,"作秀"是假动作,"做实"是真功夫;"作秀"让群众厌恶,"做实"让群众喜欢。事实上,无论是"作秀"还是"做实",干部们都做了事,只是前者没有用心、没做到家,于是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时下,各级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做了不少事,比如开展走访慰问、助农春耕、帮扶弱势群体等,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干部们看来,帮群众做了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群众应该感到满意;但在群众看来,干部们没干多久就走人,根本没起到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