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胡海军在《天津支部生活》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一段时期以来,干部中出现的“作秀”风使干部的形象受到损害。对于干部到底是“作秀”还是“做事”,人们往往一时难以区分。所以,即使是真做事的干部,人们也会怀疑其动机。甚至许多干部只要做事,就有人说是“作秀”。有的干部兢兢  相似文献   

2.
朱岩 《求贤》2010,(10):1-1
时下,富有鲜明个性的干部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有的认为他们“有魅力”;也有的认为他们爱“出风头”、“不合群”,甚至是“另类”;还有的觉得他们做领导不大好应付、做同事不大好相处、做下属不大好管理,等等。诸如此类的不同看法。使不少个性鲜明的优秀干部出现了“下面赞扬声、中间争议声、上面不吱声”的现象,而有的则被敬而远之、冷而藏之、抑而弃之,淡出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3.
做事与作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也是两种不同的职业道德表现。有的干部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认认真真做人,老老实实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务实和高效的敬业精神,在群众中有口皆碑。另一类干部不做事专作势,有人称他们为表演型的人。实际上作势就是作秀,  相似文献   

4.
韦芳 《党员文摘》2006,(7):22-22
这几年国人特别爱用“作秀”这个饲。鳊洋海啸丁磊捐了一千万元是作秀,蒙牛老总拿出个人财产市值一个亿成立老牛基金会、杨澜和丈夫共同捐出阳光卫视50%的股份用于慈善事业被认为是作秀;就连最近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大学生独自一人穿越七省一市历经千辛万苦调查“三农”问题,也被一些人扣上作秀的帽子。  相似文献   

5.
干部干部,本当干字当头,实字为要。可是在现实中,不少干部喜欢“摆造型”“盯镜头”,做不做事不重要,有没有拍照片、录视频很重要。有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用摆拍刷存在感;有的工作方式机械刻板,流程环环有、留痕样样全;有的应付了事,以摆拍交差。有人说,摆拍干部无非是善于“逢场作秀”“撸起袖子不干活”。的确,工作流于表面、浮于形式,摆拍而来的“成果”看似有作为,实则不作为乃至假作为,欺瞒上级,愚弄群众,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6.
北京热线     
中组部《组工通讯》:爱护个性鲜明的优秀干部。时下,富有鲜明个性的干部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有的认为他们“有魅力”;也有的认为他们爱“出风头”、“不合群”,甚至是“另类”;还有的觉得他们做领导不大好应付、做同事不大好相处、  相似文献   

7.
“会作秀的能当官,会当官的善作秀,”这是人们对“官秀”的讽刺和戏说。戏言有时往往是真言,当今“作秀”实乃一些为官者的“入场券”、“护官符”、“升官梯”。所谓“作秀”,就是只做表面文章,只搞虚假动作,只摆花架子,凡事不来真的,不讲实效,不求实绩,图的是场面热热闹闹,气势波澜壮阔,人情关系言笑晏晏,情意融融。总之是把心力花在表面上,把气力使在形式上,把智慧耗在技巧上,把意图用在取悦领导上,把目标定在高升上。“作秀”是做给人特别是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人看的,比如:有的干部为装饰门面,昭彰功绩,把所谓的“示…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7,(3):7-7
一直以来,有的人把享乐主义视作“生活作风”,不是“工作作风”;也有的人认为,“生活作风是小节”,无碍大局。可现实一再表明,干部的生活作风与工作作风、政风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干部的生活作风不好,其工作作风、政风肯定也不会好,甚至会堕落为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9.
吴若乙 《新湘评论》2004,(10):64-64
报载:某市一个山区小乡的干部记《民情日记》,转变干部作风,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从县里到市里,一次次被推上当地传媒的头条,其经验被学习推广。但是,一些地方虽然在写《民情日记》,却只是疲于应付,走形变味,有的甚至成了少数干部自我表扬的“功劳簿”、应付考核的“作秀簿”。  相似文献   

10.
龚维斌 《党课》2010,(20):74-76
“官油子”长袖善舞,精于作秀,拙于做事;“官油子”乐于谋人,短于谋事;“官油子”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官油子”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官油子”好大喜功,光说不做;“官油子”两面三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官油子”神通广大,无功受禄,平步青云。  相似文献   

11.
有的干部是“这个真没有”干部,挣工资干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不做;有的干部属于“这个可以有”干部,也叫“陀螺型”干部,“被动工作”干部。而锡尼镇育才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斯庆花要做的是“真有”干部,真有担当,真有本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县乡机构改革的日益临近,也是“突击提干、突击花钱、突击发物”等问题的高发期。目前虽然这一现象还不十分明显,但一些苗头性的问题也已有所显露。比如,一些领导在机构改革前心态正悄悄地发生变化,有的工作要求不那么高了,做“好事”的心理越来越明显,在干部提拔任用的把关上不再像以前那么严格了,一些不符合条件不该提拔的对象在他们高抬贵手、网开一面之下予以通过,算是赶上了“末班车”;在有关费用的报销上也不那么坚持原则了,一些本不好报销的票据几经“捣腾”而被入账处理了;也有的领导则担心职能调整,自己所在单位被…  相似文献   

13.
某县一青工,学有成效.年发新闻、文学作品数十件,被宣传部长相中,借调到部里搞新闻。这时一位人事工作干部连连向部长进了:“部长,他是工人啊,工人怎么能进宣传部呢?”宣传部长哈哈大笑,答曰:“工人怎么啦,我是要他来做事的,难道工人连做事的权利都没有了?”好个豁达、明智的宣传部长!改革开放20年了,我们有些同志天天喊解放思想,可一碰到具体问题,却总抱着“老黄历”不放,生怕离了谱、越了轨。出了格。在用人问题上就更加突出,以为工人只能坐工人的板凳,干部永远坐干部的交椅。工人再有本事,也不能破格起用;干部再不…  相似文献   

14.
年初,新疆阿勒泰地区开始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随后,浙江慈溪市也进行了干部廉政情况公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人拍手称快,有人质疑“作秀”,尽管褒贬不一,但更多人认为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推进和尝试”,是了不起的“破冰之举”,为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示范。  相似文献   

15.
热词     
“两手干部”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在落马官员中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中有的资历学历不浅、政绩业绩不菲、功劳苦劳不少,干工作有一手,工作实绩很突出;但在搞腐败上也有一手,身手不凡,贪污腐败也不差。这种“工作上有一套、腐败上也有高招”的贪腐干部被称为“两手干部”。  相似文献   

16.
报载:某市一个山区小乡的干部记《民情日记》,转变干部作风,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县里到市里,一次次被推上当地传媒的头条,其经验被学习推广。但是,一些地方虽然在《民情日记》,却只是疲于应付,走形变味,有的甚至成了少数干部自我表扬的“功劳”、应付考核的“作秀簿”。应该说,  相似文献   

17.
李海洋 《当代党员》2009,(12):29-29
密切联系群众,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帮助群众办实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老百姓最讲实惠,最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和干部把实事办成虚事的还真不少:一些地方公之于众的实事项目成了“作秀工程”、“形象工程”,甚至变成“豆腐渣工程”;一些干部图形式,赶时髦,沽名钓誉;  相似文献   

18.
报载,哈尔滨木材防腐厂近日出台了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监督的新机制——全厂职工采用打分填表的方法,定期推选“老好干部”;两次当选者,就地革职。这不失为救治‘老好干部”的一剂妙方。 只要大小是个领导,就得主政理事,决策管理,承担其与领导职位相符的责任,这本是天经地义的。然而,时下在不少单位和部门,人们已对乐当“和事佬”的领导者见怪不怪有的见错不说,遇事就躲;有的疏于管理,常和稀泥;有的追求人缘,工作出错。此类行为,表面上是好人主义,实质上是渎职行为和典型的自由主义,也是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突出表现。长…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正式下发后。金市上下特别是各级干部无不欢欣鼓舞。面对这一“千年等一回”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大家纷纷表示要“拼命搏一回”。但在兴奋的同时,一些干部流露出这样一些思想:有的人有些飘飘然,认为有了“尚方宝剑”,项目、资金、企业自然会滚滚而来;有的人有些茫茫然,认为政策到手当然是好事,但也划定了改革试验的框框,反而束手束脚,这次中央给了这么多政策,今后再要争取更多更好的政策恐怕就难了;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悄悄兴起了文凭“虚热”的“现象。无独有偶,在干部圈内也出现了此类现象:一些干部单纯看重文凭、学历的升高,而不注重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素质,在学习进修过程中浅尝辄止,甚至不参加面授辅导,考试作弊,让他人代替撰写论文,导致其档案学历很高,实际水平不能与之相符的现象。 产生这种文凭“虚热”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的领导干部参加学习是“形势所迫”,怕没有高学历会被淘汰;有的则把文凭当成追求个人升迁、沽名钓誉的筹码。他们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二是一些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