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已成为当前头号社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危及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因此,探讨现阶段腐败现象的特点、产生根源及治理对策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廉政建设的得与失─—兼论腐败的根源与反腐对策杨双当人们怒不可遏地谈论目前社会上的各种腐败现象时,往往会怀念毛泽东时代的风清政廉,赞赏毛泽东廉政建设的成就与举措,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某些混乱、腐败现象痛心疾首,有一种今不如昔而又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  相似文献   

3.
党内腐败现象根源及其对策思考李贺珍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三次会议上强调,要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以更好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党和政府对反腐败斗争十分重视,并在斗争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应当看到,消极腐败现象有些方面并没有得到惩治,有的还在滋长和蔓延。反...  相似文献   

4.
腐败现象滋长根源探析郑志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党风问题提到了关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为此,党的十四大决定,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笔者认为,落实中央的这一决定,十分重要的一条是,要找准腐败现象滋生漫延的根源,然后才能对...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我国产生腐败现象的归因解析颇多,有政治权力的无制约、有思想教育的滞后、有经济市场的权力寻租等等。但是,每种原因都只看到问题的某一方面,难免具有局限性。相对而言,从社会学的某些角度对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做理论诠释,更彰显其综合性。本文以社会学为视域,从公职人员的角色、行动,社会的文化、资源的交换、异化的差序格局等维度对我国当前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做理论上的厘析。  相似文献   

6.
认识权力转化为资本这一深层次问题,是科学地探索治理腐败现象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发生的腐败现象,有其特殊的经济根源、政治根源和思想根源.明源思治,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实行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反腐倡廉方针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庄振华 《党政论坛》2008,(13):45-47
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既有现实的经济、政治原因,又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如果说造成腐败的政治、经济因素是显性的,那么,政治经济背后的文化,则是腐败不绝的深层因素。近年来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腐败成为—个学术热点,现将其探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党内监督的难点与对策探讨向镭钠当前,消极腐败现象日益引起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正在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予以解决,但是消极腐败现象仍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究其原因,除了客观上的诸多因素外,党内监督不力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找准...  相似文献   

9.
杜欣庭 《学理论》2013,(9):17-18
当今社会腐败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进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大严重问题。腐败现象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它正在侵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想要根除并加以遏制这一重大问题,必须将视角先转向对其根源的分析,才能进而对削除腐败现象起到切实可行的效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发生了腐败现象。反腐败,几乎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呼声。治理腐败,就要先搞清腐败的内在发生机理。正因为如此,世界上的许多政要、专家、学者纷纷探讨腐败的根源。他们的研究成果被译介到我国,在我国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译介到我国的西方腐败根源论大致说来,译介到我国并发生较大影响的西方学者的腐败根源论有三种:冈纳·缪尔达尔的民俗学腐败根源论、寻租根源理论、塞谬尔·P·亨廷顿的现象化腐败根源论。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1968年出版的《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引入民俗学…  相似文献   

1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一、腐败现象严重地危害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腐败动摇着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腐败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私有制的产物,它和社会主义本质是格格不久的,和马克思主义原则是水火不相容的。正是由于部分党员干部背叛党性原则,才导致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而日益滋生蔓延的腐败反过来又动摇着人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信念,使得部分党员干部为人…  相似文献   

12.
腐败现象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邓小平同志指出,反对腐败“必须把肃清封建残余影响的工作,同对于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思想和其它腐化思想的批判结合起来。”①因此,深挖腐败的思想文化根源,肃清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资本主义腐化思想对于我们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腐败产生的思想文化根源及其治理对策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是腐败滋生蔓延的社会历史根源1没落的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是腐败滋生蔓延的基因。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中,封建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腐败现象的泛起、蔓延,反腐倡廉问题再度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廉政建设成为一件事关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改革开放能否深入、经济建设能否顺利发展的大事,党和政府面临着反腐败斗争的艰巨任务。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及其实质,它滋生蔓延的深层次的根源何在?腐败的危害究竟表现在哪里?应当如何看待廉政建设在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必须采取何种反腐败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产生的土壤与条件?这是当前反腐败斗争必须加以探讨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本文试图作一点思考,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腐败既是一种…  相似文献   

14.
浅谈新形势下我区金融系统的腐败现象及治理对策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韦宁金融系统是掌握国家资金的重要部门,也是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地方。认真学习中纪委六次全会决议、广西反腐败会议和全国金融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区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特点和表现,分析其...  相似文献   

15.
对于党内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目前党内外群众众说纷纭,理论界也有各种不同看法。我认为,制度不健全是党内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分析党内腐败现象的原因,不能离开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共产党是社会历史条件的改造者,但又离不开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5月6日和20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和党建教研室发起举行了廉洁问题理论讨论会。会议讨论了形势问题、产生腐败现象的原因和廉政建设的对策等三个同题。参加讨论会的有党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60余人。现将讨论中的各种观点综述如下。一、对形势的分析(1)关于腐败的概念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贪污、行贿受贿、偷税漏税、制造伪劣商品、投机倒把等经济领域里的违法乱纪行为,它的本质是个  相似文献   

17.
论腐败的成因及其根治对策郑文静一、腐败现象的成因目前,人们对于腐败现象的痛恨和在具体行为中对于腐败现象的支持这种情感与行为相背离的状况已在我国普遍存在。这无疑显示出政内清除腐败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但消除腐败的有效措施必须排除盲目与冲动,其前提是...  相似文献   

18.
论寻租腐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公共选择学派的寻租理论,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双重角度来揭示腐败现象产生的现实经济根源。本文认为,构成寻租腐败的两大因素是利己主义动机和经济租金,两者结合并通过寻租活动方式表现出来,促使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互相交换,这就是腐败的深层本质。针对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寻粗活动常见的表现方式和趋势,当前遏制以寻租为特征的腐败现袅滋生蔓延的主要措施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强化各种监督机制、提高破案率和受惩成本、加强道德约束等。  相似文献   

19.
董舜 《行政论坛》2001,(6):68-71
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有其经济社会、思想意识、政治法制等深层根源.新时期,腐败现象表现为家庭成员共同式、内部权力阶层集体式、上下逐级锁链式、官员傍大款嫁接式和廉洁假象包装式的新方式、新特点.治理腐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伟大的政治斗争,必须充分认识这场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又要清醒地看到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运用经济的、民主的、法律的、监督的、廉政建设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从根本上综合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20.
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既有现实的经济、政治原因,又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如果说造成腐败的政治、经济因素是显性的,那么,政治经济背后的文化,则是腐败不绝的深层因素。近年来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腐败成为一个学术热点,现将其探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