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江淮》2004,(5)
台湾泛蓝和泛绿两大阵营的出现,实际上是对目前台湾政治势力的基本划分。台湾的主要政党包括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台湾团结联盟”和新党。国民党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党,其前身为孙中山先生创  相似文献   

2.
萧师言  周礼 《党建文汇》2006,(11):15-15
台湾一直存在着严重的省籍和族群矛盾,在政治层面上则体现为所谓“蓝绿之争”。在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陈水扁以不足四成的泛绿铁票击败泛蓝的连战和宋楚瑜,实现台湾首次政党轮替。其后多次选举显示,台湾的社会政治对立严重,蓝绿选民之间壁垒分明,互不信任。“3.19”枪击案所造成的政治阴霾更进一步加深蓝绿双方的猜疑与对抗。  相似文献   

3.
受传统文化消极影响,中国现代法治化进程中出现“泛德化”倾向。中国传统道德成为中国法治化培育环境中的“温情杀手”,传统道德的残余使中国法治化进展大打折扣,法律的价值和权威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确立,因此,清楚“泛德化”对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影响实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即将启动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规划编制试点问题,在检索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泛长江三角洲及其区域发展规划的理念和构想,并就泛长江三角洲及其规定性和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围绕陈水扁家庭的丑闻从来不缺素材。就在吴淑珍身陷SOGO礼券案不能自拔之际.“珠定门”丑闻再度将吴淑珍推向政治漩涡的中心.据台湾媒体报道.针对泛蓝“立委”连日抨击陈水扁家庭在财产申报中回避吴淑珍持有珠宝.陈水扁一家发放新闻稿称.  相似文献   

6.
构建泛北区域经济增长新一极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泛北经济合作中具有战略地位,广西应发挥优势,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中国经济发展和增长新的一极。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重从冷战期间美苏在各自阵营内部推行的霸权形式、所实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人民对文明的认同程度、决策模式等四个方面对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比照探讨.同时,揭示了美苏在处理各自阵营内部关系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今后处理国际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亚位于亚欧两大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以来,泛伊斯兰主义在中亚的发展经历了迅猛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和重新崛起三个阶段;泛伊斯兰主义在中亚的迅速崛起有着极为复杂的背景和深层的原因,对中亚各国乃至该地区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和中亚是唇齿相依的近邻,加上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能不受到泛伊斯兰主义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泛伊斯兰主义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环境法泛道德化现象由来已久,且有越演越烈之势,致使环境法逐渐偏离法的轨道。环境法表象虽然很繁荣,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专业性不强的危机,法律味不浓是环境法突出的特点。现今的环境法正在逐渐演变为如何保护环境的道德呼吁,难以体现环境法中的法律因子,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法治实践。走出环境法泛道德化的阴影,实现环境法"法"的回归是当代环境法学者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孙瑞英  张璐 《世纪桥》2013,(3):138-139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实践活动正在发生深刻的、全方位的改变,人类社会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泛在信息社会。泛在信息社会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带给人类众多财富和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三反运动是我党继“三反”运动之后的一次重要的政治运动,其重点是反对官僚主义。肃清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现象,将反官僚主义斗争引向深入,是新三反运动发生的重要原因。新三反运动本着密切联系实际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与和平的原则,严厉惩治官僚主义者,使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显著的转变。新三反运动为我党现阶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历史借鉴,尤其是通过群众来信打击官僚主义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核心和目标.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我们党进一步探索一党执政条件下所特有的执政规律,树立法律至上的执政理念,确立党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掌控国家政权的制度,探索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3.
曹芳  陆卫明 《求实》2020,(2):4-12,M0003
"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两个维护"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当代体现,是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创造性运用。从历史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对我们党和国家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从现实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是推进伟大斗争的战略选择。深刻理解这三重逻辑的理论意蕴,是深刻把握"两个维护"的极端重要性、以坚决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政治的基本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新视角."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走向社会政治"的政治宣言,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政治建设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5.
执政党执政方式即执政党领导、执掌政权的方式,本质上是执政党与政权两者职权的配置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的运转模式。执政党执政方式可分为三种模式类型:党政职权分开型、党政职权混合型及党政职权合一型。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执政方式有党政职权混合型执政模式的某些特征。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向党政职权分开型执政模式方向转变,要处理好执政党、政权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执政党与政权两者职权关系的科学配置及其职权运行的法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基础上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60年,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也走过60个春秋。在此期间,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实施经过了两个时期、四个阶段,即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两个时期;四个阶段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酝酿、确立和创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第一次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思想,不仅指明了党的建设的政治方向,而且为新的伟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18.
能力是实践主体的内在能量的外在表现力。政党的执政能力是政党作为政治组织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能动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的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是一种系统能量的外在表现力,是以各级党政干部执政能力为基础的党的有机组织系统的对外反映能力。政党的执政能力具有系统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  相似文献   

19.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结合战时情况努力加强党支部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着眼于提高官兵的工作积极性,实施强有力的思想领导;二是着眼于适应新的战争情况,改进党支部的领导方法与作风;三是着眼于解决党员骨干能力偏弱的问题,重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支部领导骨干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庄德水 《求实》2022,(1):4-16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解释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表达政治价值、明晰执纪空间、强化立规执规等功能。在规范性方面,当前党内法规解释的主体、对象、内容、名称存在滞后性;在适用性方面,党内法规解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新发展关注不足,未能对新出台的党内法规作出相应解释,党内法规解释与新的政治要求存在"脱节"。要强化党内法规解释的作用,应推动完善党内法规解释制度体系、重视非正式党内法规解释和建立完善指导性案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