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1月30日,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讲话.讲话阐述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内涵,概括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就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进行正式谈判的具体步骤和设想,同时就两岸“三通”与经济合作、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两岸高层接触互访及台湾同胞关心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与建议,从两岸面临发展经济的共同需求、两岸交流交往面临各种人为障碍及“台独”势力膨胀对岛内政治及统一进程的困扰这些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以打破两岸政治僵局来为两岸经济及其他领域的各项交流与合作铺平道路,奠定基  相似文献   

2.
刘凌斌 《青年探索》2016,(1):97-102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以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虽然存在一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不少令人忧虑的现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通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以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重塑台湾青年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为指向的政治认同。现阶段两岸双方应把交流的重点放在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交往,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生活、就业与创业上,为他们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与大陆发展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影响与引导台湾青年政治认同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
2001年是两岸关系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围绕坚持还是否定“一个中国”原则的斗争更加尖锐、激烈,两岸关系呈现“政治持续僵持、经贸交流升温”的总体特征。展望2002年,两岸政治僵局依然难以突破,但入世的契机将促使两岸经贸关系出现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辛旗 《台声》2000,(6):16-17
自1979年祖国大陆实行和平统一政策以来 ,在海峡两岸各界共同努力和推动下 ,各项交流逐步展开 ,形成相当可观的规模。无论是在经济贸易联系、人员往来、文化体育交流、科技合作 ,还是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双方接触的基础是在一定层面秉持着“中国观念” ,即使两岸敌对状态尚未结束 ,即使对“中国观念”解释上存有分歧。这一“中国观念”决定了两岸政治分歧下特殊的交往模式和一个中国原则。“中国观念”和一个中国原则已经成为两岸尚未统一之下“维持往来的最大中介”和“缓解冲突的最大凭借”。近20年来 ,两岸为扩大交流所采取的一…  相似文献   

5.
1991年12月16日,以“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为宗旨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十年来,海协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江泽民主席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的直接指导下,依据海协章程和授权开展工作,在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的两岸对话与谈判,广泛建立同台湾及海外赞成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两岸协商谈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是祖国大陆的一贯主张。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两岸协商谈判,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的推动下,1991年12月16日,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两岸协商谈判的历程表明,只有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两岸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贯彻实施反分裂国家法,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加强与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的对话与交流。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与往来,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推动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  相似文献   

8.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  相似文献   

9.
评估现阶段海峡两岸关系,不能脱离1995年6月李登辉的访美。由于李登辉一意孤行的访美,使原本缓和平稳、发展势头看好的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现阶段两岸关系处于低迷、僵持甚至倒退的状况。尽管民间交流尚显活跃,但两岸在政治上对立、经贸交流减缓,在国际上围绕“一个中国”的斗争日趋激烈,两岸关系始终在低谷中徘徊。一、两岸政治僵局没有任何突破,台湾当局在“两个中国”和分裂的道路上已越走越远本来,1995年初发表的江主席八项主张,为打破现阶段政治僵局,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契机。由于李登辉访美,使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两岸政治定位的分歧处理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为中心,结合实际,通过对国家与政府、两岸、国家继承与政府继承、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分裂与分离等基本概念进行学理上的辨析,以建立两岸政治定位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两岸政治定位分歧诊断及处理的考察,认为“一个中国”框架下明晰的两岸政治定位有利于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进而提出“一个中国,两个平等政权,中国代表权互补”两岸政治定位底线的建议,而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两岸政治定位也将有助于解决两岸“一个中国”意涵之争。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2月16日,以“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为宗旨的“海峡两岸 关系协会”(简称“海协”)在北京成立。10年来,大陆海协会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积极促进两岸民间的联系与交往,在两岸同胞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一个中国原则共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动两岸对话与谈判,是对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92年3月至1999年7月,海协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举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17次,开展不同层次的对话6次。1992年11月,…  相似文献   

12.
季烨 《两岸关系》2021,(3):15-17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要求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提出“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推动两岸就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支持两岸法学法律界交流交往.运用法治...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02,(6):135-136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开展对话,进行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  相似文献   

14.
贯彻"一国两制"理论,应围绕"有利于两岸人民共同利益、有利于两岸关系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中心思想,灵活运用,务实推动,认真落实.在经济交流上,应搁置政治争议,寻找利益共同点,探索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新机制.两岸经济"合则两利,通则双赢",双方相互交流的发展结果造就了互补互利、共同繁荣的局面,创造了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和民间交往沟通的有利条件,从而使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政治关系有所改善,经济关系突飞猛进,然而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明显妨碍到两岸经济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在两岸关系步人“深水区”之后,两岸双方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巩固“一中框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开启政治对话进程,深化媒体交流合作,努力推进两岸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为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个时期,台湾当局故意挑起最敏感的主权问题,抛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公开在国际场合制造“两个中国” 的局面.中国国家的分裂已经成为两岸关系的主要危险,因此,海峡两岸关系陷入严重僵局,经过十多年来两岸人民培植起来的和缓气氛几乎丧失殆尽.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两岸  相似文献   

17.
一、建立政治共同体,凸显两岸统一性习近平指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九二共识"成为两岸探索尝试构建政治共同体的前提基础,离开了这个"定海神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就不复存在,这是两岸双方展开政治交流磋商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辛旗 《台声》2002,(5):11-12
目前,两岸关系之所以僵局难破,“一国两制”方针难以落实,最根本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不再把追求中国统一作为终极目标,更将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民众自身利益对立起来而予以否认,甚至不承认自己的中华民族定性,不承认自己是在5000年历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然而,一个中国是历史的、文化的、地缘的、血缘的,更是现实政治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邓小平在阐述“一国两制”时反复强调,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一个中国,不是两个中国,“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的统一”。江泽民主席在“八项主张…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8,(23)
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民族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下,两岸经贸关系稳中有进,两岸民间交流日趋热络,两岸青年交流逐步往纵深方向发展。两岸关系的发展,既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祖国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底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同台湾海基会的交流,在中断两年零10个月之后,终于在今年4月重新开始,海基会副会长詹志宏应邀来大陆访问,与海协副秘书长李亚飞会晤,双方商谈了促进两会进一步交往和安排辜振甫在今年晚些时候到大陆访问等事宜。一时间,海内外舆论纷纷评价两会恢复交流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意义,揣测下一步恢复两会协商和进行政治谈判的可能性和时机,国外有些媒体认为“两岸坚冰正在打破”,“‘两岸的政治交往将全面开始”。事实果真如此吗?无可否认,两岸关系的发展经历一段时间的僵持之后,近期有所松动。今年春节之后,两会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