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户隐瞒民间借贷事实,以存款账户资金丢失为由向银行诉讼索赔牟取不法利益,是现阶段出现的一种新类型案件,其与非法集资活动密切相关,并涉及其他类型犯罪。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银行报案时对存款人的行为性质难以定性并查处,亦无法以虚假诉讼罪或者金融诈骗罪作为立案的案由。本文分析了此类案件的特征及发案规律,认为公检法机关、银行等相关部门应紧密协作,防止非法集资活动向银行领域蔓延,建议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在刑法条文中增加相应的罪名,以打击利用银行账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维护金融秩序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A单位因标的额50万元的民事案件被甲法院冻结了银行账户存款10万元,之后又因一起1000万元的民事案件被起诉到乙法院。该案原告B单位获悉A单位近期有一笔300万元货款的国外信用证到期,该款将会汇入该账户,遂向乙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要求冻结A单位银行账户存款1000万元。对该账户能否再予冻结,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民诉法第九十四条第四款和1993年12月11日银发(1993)356号文件的规定,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该银行账户已被冻结,乙法院无权再予以冻结;另一种意见认为,银行账户…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在北京市高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池强的正确指导下,成功化解了一起涉诉信访案件。信访人黄某于2004年存款时与银行产生纠纷并诉至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在作出判决后,她因不满判决结果,多次到北京市高级法院、最高法院信访。该案挂账到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后  相似文献   

4.
王国才 《法人》2020,(2):82-84
商事案件的主体,在诉讼中自愿签订和解协议并承诺高额违约金,但其在银行的账户被解除冻结后,未依约履行和解协议中已约定好的给付义务。这种行为具有极强的主观恶意,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此种情形下,法院应注重违约金的惩罚性功能,即使存在实际损失数额远小于违约金数额时,法院也可以不予酌减。  相似文献   

5.
评说速览     
木马窃存款银行全赔案件的示范意义福建省福州市中级法院日前对一起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犯罪嫌疑人使用"木马"程序入侵网站服务器,窃取了网上银行客户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及密码,并利用这些资料办卡窃取  相似文献   

6.
紧急避险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构成和处理□龚德培近几年,法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上升幅度较大,其中有些系因紧急避险引起的交通事故索赔之诉。此类案件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不同于一般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在构成和处理上较难掌握,乃至有些被当作一般...  相似文献   

7.
存款人对银行账户资金即存款享有所有权,这是物权价值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物权与债权相区分的必然要求.因此,存款合同在性质上属于资金保管与转移资金利用权的混合合同;存款人与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并非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而是所有权人与利用权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最先受诉法院原则"是解决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原则之一。由于该原则强调受诉时间优先的法院优先享有诉讼案件之管辖权,实践中出现了当事人恶意利用此原则进而拖延、规避预期对自己不利的诉讼的情形。为了规避此类风险,英国等国制定禁诉令制度限制当事人恶意的"在先诉讼"。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最先受诉法院原则"与禁诉令制度在实践操作中的冲突。在上述两公约关于"最先受诉法院原则"构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中出现的禁诉令冲突、"意大利鱼雷"式诉讼等问题,讨论该原则在实践中运用的限制与发展,减少其在解决国际民事管辖权冲突中的机械性,使其更具合理性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原 《法庭内外》2009,(2):35-37
一储户因在存款路上钱被抢而状告银行,结果被法院判决败诉;一储户到银行存款时遭抢而状告银行,结果赢了官司。近乎相同的案件,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判决?请看——  相似文献   

10.
一储户因在存款路上钱被抢而状告银行,结果被法院判决败诉;一储户到银行存款时遭抢而状告银行,结果赢了官司。近乎相同的案件,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判决?请看——  相似文献   

11.
对本可一案受理的音乐版权案件,法院却要求版权人拆分为600余个案件起诉,这一诉拆拆事件貌似合理、合法,实际上却是对民事权利保护理论的机械理解与误读。其之所以发生,是法院和法官被机械的考核制度绑架所作出的无奈而又聪明的选择。此类诉拆拆事件,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维权成本,耗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更可能影响案件当事人利益的平衡和版权立法宗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法院能要求对未立案侦查的同案人予以免诉处理吗?编辑同志:我院审查起诉一起受贿案件时,对案件中的一名同案人是否构成犯罪与法院发生分歧。我院认为同案人不构成犯罪,对此人没有立案侦查,亦未作出任何处理决定。但法院认为该同案人之行为已构成犯罪,应追究其刑事责...  相似文献   

13.
白世平  李南 《法制与社会》2012,(27):108+110
本文归纳了当前一房二卖的主要表现形式,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中的主要方式,并就如何保护购房者权益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代小静 《法制与社会》2012,(27):276-277
基层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适用调解机制,具有快速、及时、高效、便捷的优势,不仅可以及时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而且符合法院审判价值,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分析交通事故案件逐年增长以及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现状,提出了交通事故案件适用调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基层法院处理交通事故案件的多年司法实践,总结交通事故案件调解工作经验.通过剖析基层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适用调解机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基层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适用调解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初至1997年初的近一年时间里,上海市发生了数十起企业在银行的存款被人用形式齐全的或伪造的贷记凭证骗走的案件,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涉案的商业银行有数家,涉案的企业则多达数十家。由此引发的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民事纠纷,法院亦因当事人提起诉讼而在审理之中。钱存银行,不知何时飞出从笔者接受当事人委托的一批案件来看,这类案件大致分成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企业在银行的存款被人用形式齐全的贷记凭证划走。这种情况往往有“中介人”介入,他们利用企业想获取高额利息的心态,动员企业在某家银行开户存款并承诺给…  相似文献   

16.
甘国彪 《法制与社会》2012,(24):116-117
近年我国出现大量的恶意诉讼案件,不仅浪费司法资源、增加法院工作量,而且更重要的是损害司法权威、侵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本文在分析恶意诉讼行为的概念、内涵以及具体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恶意诉讼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几点建议,以期能遏制恶意诉讼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法庭内外》2011,(6):56-56
随着商品房交易的旺盛,装饰装修合同纠纷随之增多,存在着许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前不久,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对此类案件的特点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妥善处理此类案件的对策和建议。该法院通过调研发现此类案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诉讼保全措施能否对担保人适用?编辑同志:我院受理一起经济纠纷案件,某甲向某乙借款,某丙为甲的担保人。法院受理后,因某甲无还款能力,某乙遂向法院申请保全,请求冻结某丙在银行的存款。对法院能否冻结某丙的存款产生了二种意见分歧。第一中意见认为,只要是案件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存款占有的归属,应区分"存款指向的现金"和"存款债权"两种不同意义进行讨论:根据"现金占有即所有"的一般法则,存入银行的现金归银行占有(所有),存款人依据存款合同取得对银行债权的占有。在错误汇款的场合,错误进入收款人账户中的存款,性质上属于不当得利,应返还给错误汇款人。拒不返还、数额较大的,构成对汇款人所有的财产的侵占。借用他人账户存入存款的场合,存款名义人系该存款债权的占有人,存款名义人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通过挂失、补办新卡的手段取出存款的,成立对实际存款人的财产之侵占;在保管他人银行卡过程中,未经他人授权或者超越授权额度取款,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视情形成立信用卡诈骗罪或者盗窃罪。微信、支付宝等用户对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微信、支付宝公司或微信、支付宝绑定的银行账户所属银行享有债权。行为人非法转移他人微信零钱、支付宝余额资金及所绑定银行账户中资金的,应认定为行为人窃取了他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债权或者对银行的存款债权,构成盗窃罪。  相似文献   

20.
李伟伟 《人民司法》2023,(1):107-111
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大大提高了市场主体准入效率,释放了市场活力,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提交虚假材料骗取公司设立登记的案件。该类案件的处理具有一定的疑难性和复杂性。本文以J省N市两级法院2017年以来审理的536件公司登记撤诉之诉案件为观察样本,通过归纳公司登记撤销之诉的主要特点,检视公司设立登记撤销之诉的司法困境与成因,立足司法审判实际,在司法审查标准方面,提出克服孤立地主张适用形式审查或实质审查标准的认识,秉承对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原则,从行政主体、执法目的、程序、证据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在判决方式上,明确对工商登记机关设立登记中存在错误的内容予以部分撤销,而不宜作出全盘否定公司法人格的撤销判决;在救济路径方面,建议探索构建撤销登记行为之诉与履行法定职责之诉相分离的司法审查机制,以期能对此类案件的审理提供可参考可推广的裁判标准与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