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写写家信     
正"家书"是字儿话,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家信。我问过几个家在外地的朋友,现在还给不给老家的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写信。回答一律干脆果决:"不写"。为什么不写呢,这就不用问了。现在电话这么方便,谁还写信干什么?除了电话还有短信、电子邮件,还有许多叫不上名来的网络先进手段。所有这些,又快捷又方便。你想到谁了,有什么事要说了,拿起电话,基本上不出十秒钟就能和对方说上话。这么一比较,写信就太落后了。可是,毕竟是从纸质传媒时代过来的人,也许还是传统的东西比较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2.
钱,该怎么花?这个问题问得离谱,怎么花?有钱就花呗,钱少就少花,钱多就多花,简单得很,谁不懂得花钱?话虽这么说,其实并不那么容易。这里牵涉到一个消费文化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波及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能力以及消费心态等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窗帘     
“把这个箱子放到哪里?”我大声地问妈妈,我们正搬进一幢空空荡荡的新房子。她充满希望地问道:“是上面标着‘窗帘’的箱子吗?”妈妈穿着一身工作服,头上扎着一块红头巾,在量起居室的窗户,然后把数据记在小本子上。我告诉她箱子上写的是“影集”时,她立即失去了兴趣,“找一个地方放那儿吧!只要不碍事就行。”她边说边又继续量起来。妈妈为什么对窗帘这么感兴趣呢?我们还没有把东西从车上全卸下来呢,窗帘怎么也要等到我们兄妹几个人和父亲把所有东西都搬进屋后再说吧?可是母亲却拿着卷尺和一个小本,从一个窗户走到另一个窗户,带着一种神秘的…  相似文献   

4.
玮东 《新青年》2004,(8):35-37
几年前,刚到澳洲时,有一位尼泊尔的朋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中国制造的产品的确很便宜,可是为什么质量很差呢?听完后我觉得脸上直发烧,一时想不出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只好强辩说,其实中国有许多质量优良的产品,因为质量优良,所以价格就很高,国外客商出价太低,怎么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呢?我之所以觉得自己是在强词夺理,是因为我从事过进出口贸易,对产品质量深有体会,中国有许多产品都登不上大雅之堂,惟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5.
在东北话语境里,"装"的意思就是"假",就是做秀.   "装"不是什么好词儿,明显含有贬义.如果有人问:那人咋样?答:装.那么我们的脑海里就会大致浮现出那人的模样,以及他的品性,会认为那是一个"不怎么样的人".至于究竟怎么个"不怎么样",我们也并不能完整表述清楚,然而在东北人的大脑中,任谁都明白是咋个情况.这个"装"字,很有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意味.……  相似文献   

6.
(一)家义走的时候对我说:“等着我,我很快回来。”我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大学毕业非要去当兵,而且是海军,我只想知道为什么。“小烟,”他叫我,“人都有梦想,就像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娶到你。”我问:“当海军也是你的一个梦想?”家义很深沉地点点头。我们从8岁就在一起,有人打哭我,是吴家义去帮我打架,十几年过去,还在一起,即使不说爱情,也足够到谈婚论嫁的程度。“你说,10岁的孩子有爱情吗?”有一天他这样问我。我笑了,怎么可能?10岁的我还是个小孩子。“小烟,”他握住我的手,“我就是从10岁爱上你,那时我想,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娶这个女孩子。…  相似文献   

7.
就是让个座     
一位女士跟我说,今天自己坐车生了一肚子气。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乘车上班时,见公车上人特别多,上去以后肯定没有座位,就站在站台上等下一辆。好不容易等来了下一辆,还是没座,一直等到第四辆,上面的人才稍少了一点儿,我找了个最靠边的座位坐下。车刚到下一站,上来一个老头儿。这老头儿上来以后先四处打量了半天,然后就站在我旁边不走了。我知道他那意思,他是专等着我给他让座呢!而他一却不知道我为这么一个座位浪费了多长时间,你要是不想站着那你就自己等呗,干吗光想沾别人的便宜?更让我生气的是,车一晃他就大声呻吟,嘴里还…  相似文献   

8.
田鱼     
正你见过田鱼吗?你吃过田鱼吗?头一次来青田,当地的朋友这么问我。莫名其妙之余,曾想:鱼谁没见过,没吃过?可田鱼……田鱼是什么鱼?我却答不上来。不过我也明白,朋友多少有点卖关子,好挑起我去田鱼村的兴致。田鱼村在青田的山口镇,可查看地图,山口镇没有叫田鱼村的。见我很认  相似文献   

9.
向文学致敬     
正杨文闯让我给他写一句话,要有人生格言的意味。我最怕写这种东西,嫌它总避不开好为人师之忌。文闯说,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快要竣工,他们忙着做两件事:一是出本书——《中国作家3000言》,二是烧制一对有数千位中国作家签名的巨型艺术瓷瓶,当作献给文学馆的盛礼。书,冠以"当代《论语》、世纪真言"的名号,自然是不凡的。我有这个资格吗?自问真就难以自答。我怎么就写起文章了呢?不过是仗着年少时的一点兴趣,又  相似文献   

10.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5,(5)
鱼和水鱼说:我时时刻刻睁开眼睛,就是为了能让你永远在我眼中。水说:我时时刻刻流淌不息,就是为了能永远把你拥抱。锅说:都快熟了,还这么贫!不想见上帝小王去爬山,不小心从山顶掉下来,一下子抓住了山顶一块突出的石头,小王大叫:“上面有没有人?救命呀!”一个声音传过来,“孩子,我是上帝,放开手我拉你上来。”小王犹豫了一下,喊道:“上面还有没有别的人?”什么是牛肉拉小丽为一快餐店画POP广告,本来是牛肉拉面可是为了生动形象,就没有写“面”,在“牛肉拉”后面画了一碗面,后来就有顾客问老板:“老板,什么是牛肉拉?”眼眼不。!山顶:一上王…  相似文献   

11.
正监察御史,李畲,他的母亲,对公家事私人事,分得清清楚楚。有一天,仓库派人将李畲的俸禄米送到他家,李母亲自计量,发现多了三石。她就问原因:为什么会多出三石呢?送米小吏答:送到其他御史家的米,也是这样的;她又问:送米来的车钱要多少?小吏又答:送其他御史家的车,也不用钱的。李母一听,大怒,立即让  相似文献   

12.
十年     
23岁,她大学毕业。也就是在毕业这一年,认识了陆游。陆游是与她同系不同班的男生,习惯低头看人。一个对女孩子,偷眼扫视而绝不会先开口说话的男生。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呢?黛去上自习,碰巧坐在陆游的身边。碰巧陆游的同学过来说,让陆游每天给他占个座,反正他长在图书馆。黛便顺势搭腔说,那你顺道也给我占个座吧,我就不用早上起得这么辛苦了。陆游迟疑了一下,木木地僵硬地笑了一下点头。就这么简单,黛事后想起,仍会暗自微微笑意。如果当时黛不说那一句话,是不是命运就会从他们身边溜走?或者黛说了,而陆游未搭腔,是不是今天一切也都不一样了?所谓…  相似文献   

13.
长生 《新青年》2004,(12):38-39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是对于即将毕业的人。隔着4年的大学路往回看,一眨眼就望到了尽头,而待仔细一瞧,却又是昏昏忽忽,怎么也瞧不清楚,只识得一个个人的影子,轻飘飘没有落地的塌实。回味大都如此吧,如果真看得清楚了还怎么叫回味呢?还有什么能一次次地诱人回味呢?  相似文献   

14.
正书籍,对于普通人或许没有像吃饭喝水那样重要,一个普通人读不读书属于个人喜好,但一个手握行政权力的人如果不读书,尤其是不读文学经典,则会造成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同样,作为一个报纸杂志社的普通工作人员,你可以只喜欢读一两种书,或者只读一种网络穿越小说,这都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职业编辑,一个把编辑当成事业做的人,在编辑行业想当一名令人尊敬的编辑家,那你不但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哲学、历史、地理、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正说起贺知章,人们就会想起他的《咏柳》、《回乡偶书》等传世名作,还有他与李白的那段佳话。但贺知章是哪里人?宁波为何有他的纪念祠即贺秘监祠?他与宁波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他那几首家喻户晓的诗究竟作于何时?作为生性狂放的一代文豪,为何还能官运亨通?……说实话,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这些问题我真的还答不上来,尽管我整天都在贺秘监祠里办公。有时被问到了,却说不全时,心里  相似文献   

16.
甚至,别人问起我兄弟姐妹几个,我总是支吾着然后把话题岔过去,实在没办法,就说,还有一个妹妹。如果他们继续问,妹妹在做什么?我会轻轻咳一声,然后说,在家。不做任何解释,不多说半句话,极力想出些什么事情把妹妹这个环节跳过去。我的妹妹,3岁那年,得了小儿麻痹,然后,靠一个轮椅代替了脚。所以,当我长成一米七零的女生,当我婷婷玉立后,我想到的不仅不是妹妹的悲哀,而且常常感觉有一点点地自卑,为什么,我的妹妹不是如我一样婷婷玉立的女孩子?为什么她偏偏是个瘫子呢?很明显地,我的父母以我为骄傲,从小到大,我是一只白天鹅,学习好、会跳舞、会弹…  相似文献   

17.
不得不说     
《新青年》2004,(2):33
去年过圣诞节,公司里同事互相买礼物,规定只花5元钱。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放在一个大信封里,每个人再从信封里随意抽出一张纸条,抽到谁就给谁买礼物。这样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礼物是谁买的,也许会有一份意外的惊喜。我收到的礼物是一个掷色子的玩具。我有些惊奇,也有些不解,为什么送给我一个掷色子的玩具呢?后来问其他人,原来洋人们认为亚洲人都喜欢赌博,所以同我开了一  相似文献   

18.
平淡的生活     
《海内与海外》2021,(2):36-37
新春刚过,窗外的波兰依然白雪覆盖,零下10度。还有一周就开学了,转眼20年,这异乡的风景怎么都抹不去心中对家国的思念和崇敬。女儿天天跟着我练习篆书楷书,工笔写意,这天突然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教汉语啊?是啊,当初远嫁,初来乍到,也有人说:干嘛教汉语啊,是个中国人就做得了,做生意多好啊,你看,我已经成了百万富翁了,你还是个穷老师。  相似文献   

19.
姜米粒 《新青年》2002,(6):46-47
看电视,少儿节目,主持人问一个小孩,苹果横切一下,里面是什么形状的?小孩答不出看着那个愚蠢的主持人就生气。这个问题问的本身就有问题,“苹果里面”,除了苹果皮就是苹果里面,圆的?椭圆?那该是一个不太圆的圆形。主持人是想问苹果核的形状吧?不是每一个小孩子都会切苹果的,有很多五六岁的小孩甚至没有动过刀呢。通常意义上的横着切,会看到果核的形状是一个五角星。  相似文献   

20.
艾丽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消息,吃惊得张开了大嘴,久久地合不上.她怎么都不能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呢?自己的这个玩笑是不是太过头了呢?4月1日是愚人节,不管是谁发明的这个节日,艾丽只知道这是个开玩笑的日子,反正大家都知道,所以开什么样的玩笑都不会有人信以为真,当然,也有这样的时候,人们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