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行政行为是由政府组织加以实施的。政府组织常常被人们设定为社会公共组织 ,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最高代表者 ,并不具有自利动因。然而事实上政府组织同样拥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这种特殊利益往往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突出。政府组织既然拥有特殊利益 ,就会具有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利动因。而这种自利动因正是形成公共行政行为不规范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4,(1)
网络反腐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文化动因、政治动因、经济动因和技术动因的深层推动。当前,社会心态失衡、官民互动机制不畅、网络反腐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和网络社会管理滞后已经成为阻碍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壁垒。网络反腐的复杂动因和矛盾乱象呼唤制度的出口和法治的彰显。因此,积极培育良性反腐心态、推进国家与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强化网络反腐的法治保障和健全网络反腐运行机制,就成为实现网络反腐制度化和法治化的紧迫任务和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基本经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的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背景和动因.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了科学引领,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引领社会思潮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探索和改革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思路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4.
全球治理趋势及其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各国的经济政治联系加强,这是否意味着国家将退出历史舞台,被全球社会所取代,建立超国家政府来协调各国的需求?笔者认为,这一提法,有一定现实可能性,但受到众多因素制约。经济层面,市场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建立,提供了全球治理的经济动因,但它自身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政治层面,国内民间社会的发展日益超越国界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但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国际市民社会兴起时保持谨慎态度,不可轻易放弃国家主权或不合时宜地削弱国家权力。意识层面,对世界共同价值观念的追求,作为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发挥作用,但民族意识仍是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仍是作出政治判断和行为的基本标准。不可否认,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现象,但全球治理描述了纷繁复杂现象的一方面,而没有囊括其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5.
周咏梅 《世纪桥》2010,(5):62-64
高校学生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预防高校学生暴力犯罪的问题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探讨。了解和把握高校学生暴力犯罪的动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高校学生暴力犯罪的措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的视域下,现代性具有历史继发性,现代性源起的内在动因是主体性资本的形成,其结果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塑。经济性是资本社会的哲学话语,资本现代性是现代性历程中的重要形态展现。经济性的扬弃是现代性社会继续发展的历史前提,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重构现代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实现伟大转折的根本动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①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与阶段中,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和表现方式,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规定着社会中重大革命与变革的方向。而在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上,这一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考察社会主义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最深层次的根源,必…  相似文献   

8.
谢来位 《探索》2011,(3):84-88
民生政府治理模式创新是指为了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政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旨归,对施政理念和价值取向重新定位,系统地对政策路径、体制机制和治理方式方法改革创新。重庆着眼于产业发展一体化、社会结构开放化、收入分配合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文化建设大众化、人居环境生态化、政府管理民主化等开展民生导向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体现了创新性与继承性、系统性与针对性、科学性与民主性、超前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重庆民生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具有明显的政治动因、体制动因、组织动因和经济动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一是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创新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谋求民生幸福;二是中央政府要为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创新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和保障;三是民生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对我国地方政府转型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工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它既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 ,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对社会分工的具体分析 ,不仅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还揭示了“消灭分工”的现实动因。分工范畴的科学确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发展着的社会现实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改革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只有坚持生产力标准,才能加快和深化改革。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如在社会发展史上,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比封建社会进步,能够取代封建社会,是由于机器生产逐步代替了手工劳动,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机动力的广泛应用,在工业上实现了革命。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比资本主义社会进步,能够取代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11.
刘文俭  段晓斌 《学习论坛》2005,21(12):49-52
重视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品牌,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广大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行政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要用先进行政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论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全球化并非文化一体化或同属化.正如经济全球过程一样,它既包含一体化的趋势,又包含多样化的倾向.它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矛盾的演化过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此,我们对文化全球化必须始终持辩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推进文化创新 发展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宪臣 《学习论坛》2004,20(1):27-29
创新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精神实质,综合创新是保持中国文化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刻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大胆开拓、综合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保持中国文化的先进性.这其中包括内容创新,使中国文化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形式创新,用新颖进步的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体制创新,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范俊玉 《探索》2003,3(6):109-111
先进文化与大众文化各自有着特定的内涵,但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渗透的关系.大众文化的兴起对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我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先进文化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 ,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文化历来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只有先进文化 ,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文化仍将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 ,但真正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则是先进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既有现代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对现代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从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其中许多方面是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相融合的,如何把握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文化的契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大势。这种文化发展大势,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构建和谐社会的真实反映。作为新生的文化现象和崭新的文化命题,和谐文化既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优势,又深刻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新特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实现了文化发展的新的自觉和新的提升。可以这样讲,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催生、孕育的成果和产物,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一句话,是与时俱进、带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深化对和谐文化的认识,不仅是当代文化的重要课题,而且是构…  相似文献   

18.
先进文化谈     
发展先进文化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价值原则,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牢牢树立政党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准确把握政党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不断加强政党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推进党的文化建设,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文化与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进文化”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认真研究和科学把握“先进文化”范畴的科学内涵 ,以及不断创新先进文化 ,无疑对于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文化的内涵及分类何谓文化 ?这是研究和探讨先进文化首先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在前几年“文化热”时期 ,曾有人统计 ,给文化下的定义有 14 0余种。直到目前为止 ,仍然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可见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是何等的复杂多样。我们认为 ,文化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和把握。其一 ,从宏观方面界定 ,所谓文化 ,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