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统一战线要为西藏新农村建设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一战线怎么办?这是一个值得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研究、探讨和实践的问题。如何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我认为,要把握以下三点。一、全面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理论、新思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当务之急。统一战线围绕建设新农村服务,首先要教育引导广大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区党委的部署上来,正确理解把握党中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委统战部积极发挥统战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一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人才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组织统一战线中的各类人才围绕新农村建设、农民致富增收等问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帮助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农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对策,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实践》2006,(4):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责任。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探索新思路、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方向,深化内涵、拓宽途径、提高水平,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成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06年2月21日发布。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06年2月8日至11日在海南调研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责任。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探索新思路、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发展新文化,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统一战线》2008,(1):63-64
山东省高密市委统战部发挥统战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一是发挥统战资源优势,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按照“宣传好、发动好、保障好”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发动非公企业发挥资金、智力、信息等优势,以参与村级民主管理、村企共建双赢、产业发展带动、捐助公益事业、热心慈善捐款、主动回报家乡等六大模式,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8.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涌现出许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其中后石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对于我们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生 《今日浙江》2008,(20):18-18
近年来,湖州市从发挥社会各界积极性、创造性出发,突出抓好市校、军民、村企、省部四大共建,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社会的“大合唱”。市校“重唱”“三农”工作走在前列的湖州,新农村建设中碰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缺人才、缺技术、缺规划。2006年3月,浙江大学向浙江省领导提出,希望全面参与浙江新农村建设。得知这一讯息,湖州市立即抛出“绣球”,  相似文献   

10.
《江西政报》2006,(17):1-1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部署。今年以来,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增加了农业投入,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人均纯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总的看,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11.
杨显斌 《前进》2010,(7):25-27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充分发挥政协的优势,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是新世纪新阶段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陈锡文 《思想工作》2006,(10):I0002-I00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的论述。根据中央的这一战略部署,200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继续加强“三农”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的问题。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部署。  相似文献   

13.
张金如 《中国发展》2007,7(1):104-10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新农村建设确定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省委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适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这充分说明了中央和省委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惠及全国广大农民的一项民心工程.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系重大。铜山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精神,求真务实,强化措施,在“培育新农民,打造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建设“民富、村美、风正”的新农村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这里,主要谈谈新农村建设实践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长垣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优势,实施“五项工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庞清涛 《人大建设》2007,(12):49-4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之一。人大代表作为权力机关的主体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理应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邦杰 《北京观察》2006,(11):14-15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进一步部署新农村建设。笔者今年参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与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在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河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总结各地特色,供大家思考。总的来看,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委统战部把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各社会阶层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央和省市关于新农村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创新统战理念,积极为新农村改革发展献智出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抓、助、促、送、保”。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采访对象: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观察记者:顾主任,您作为三农工作的老行家,对浙江农村建设情况已经是非常熟悉了。就您所掌握的情况来说,您认为浙江在建设新农村方面哪些是走在前列的?顾益康:浙江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走在全国前列,并多次受到中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民职业素质低、农业技术含量低、富余劳力转移率低、农家生活水平低的现状,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农民是建设中国新农村的主体,当前中国破解“三农”困局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而唯一能够担当此任的就是职业教育。因此,端正认识,积极投资,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制度,切实加强职业教育事业建设,是提高农民及农民子弟的职业素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