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我国农民自杀的差异性分布及其变动是由血缘联结度、规则维控度和自杀行动三者共同形塑的产物。本文运用8个典型村庄的农民自杀数据对这一框架的6个基本命题进行了初步检验。检验发现,近30年来农民自杀现象在年均自杀率、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年代分布、类型分布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差异。而当前农民自杀现象发展的趋同方向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青年人自杀率持续降低、老年人自杀率持续上升、性别差异持续缩小、绝望型自杀与利己型自杀逐渐成为各社会类型中主要的自杀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社会整合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安居乐业,但在该环境下,仍有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出现。其中,自杀现象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大学生已成为自杀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学大师涂尔干曾对自杀现象研究,写成《自杀论》一书,该书将自杀行为与社会事实相结合,提出三种自杀类型: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或反常型自杀三种。将大学生自杀现象与涂尔干的《自杀论》相结合,探讨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杀一般是在某些特定心理和社会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诊治是减少大学生自杀的关键,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危机干预机制,对于预防大学生自杀是有益的。要做到加强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实施预测工作;开展自杀预防教育;明确危机干预步骤。  相似文献   

4.
杨光锦  周健 《学理论》2011,(34):42-44
如何获得长期生存和良好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社科类社团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从资源依赖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功能设定等原因,我国社科类社团在获取合法社会身份、课题项目、资金政策、人才等关键资源的过程中,对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党政机关产生了过度依赖,具体表现为政社不分、多头管理等。过度外部依赖不利于组织实现长期生存和健康发展,我国社科类社团可以采取面向社会需求的发展战略、增强"造血"功能、塑造良好外部环境等措施,降低自身对外部环境尤其是对外部组织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校成立理论研究型社团是大学生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应从学校领导和行政干预、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规范社团管理模式和创新社团活动形式等方面加以建设,保证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的谋利行为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之一,但经济人的谋利行为应以不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为前提。损人利己和舍己为人只是道德层次关系中的两极,分析的道德层次关系有七层:损人损己、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利己不损人,利己利人、利人不利己、舍己为人。其中利己不损人是经济人应遵守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 ,加强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探讨了自杀预防、干预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并提出了自杀预防和自杀危机干预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家庭结构及其变动和人们的死亡观念是理解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的关键因素。婆媳关系和夫妻关系及两者变迁所呈现出来的双重失衡状态,使得处于劣势地位的已婚青年女性容易走上自杀之路。人们相信死后还有一个存在的世界,并认为在死后的这个世界中,能够看到对造成她们自杀死亡者的惩罚,因而,自杀成为已婚青年女性寻求救助的一种手段。在这两大因素背后,更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推动了自杀的产生。社会实践现场中自杀后的一系列表达是构成农村已婚青年女性对自杀死亡后进行想象的现实基础。现实生活中这种社会实践的上演与习练,会通过女性意念的投射与模化映置到未来的自杀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史辉 《学理论》2010,(8):143-144
大学生自杀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构建有效的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机制,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需要。辅导员作为高校专职学生工作人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明确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和作用,探讨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中的途径和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心理素质与自杀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大学生健康登记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人格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等量表对2002—2005级近2·7万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并对2002—2005年广东省高校自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整体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下降趋势,自杀有上升趋势,文章认为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心理教育等正面教育,健全对具有自杀意念学生的测查及危机干预长效机制,完善学生—家庭—学校“三结合”的联动心理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吸毒行为及其防控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吸毒行为是一种具有复杂背景的社会越轨现象。青少年吸毒行为可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和失范型。获得毒品的可能性、社会角色的紧张度、社会管理力度及个体自我控制力是目前影响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防控应该着力改善产生吸毒行为的社会宏观环境 ,确定吸毒高发区及易感人群 ,进行以社区为主的早期预防 ,提高首戒率 ,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12.
孙俊妮 《学理论》2010,(7):64-65
人的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这个问题一直为经济学和伦理学所关注,而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亦成为一种客观需要。本文从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入手,首先分析了经济人假设的含义,然后重点讨论了利己的道德正当性及其局限性,最后在其局限性的基础上对利己与利他的统一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与民主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理论界,强调社会资本与民主发展之间的关联的论述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并非如学界所认为的一种简单的、直接的关系:有些社会资本是现代民主所需要的,有些却不是;有些社会资本网络可以对民主起到促进作用,有些却不能。并且,就社会资本影响民主发展的方式来说,也有需要澄清的看法。我们的结论是,就作为价值与规范的社会资本而言,中国民主发展所需要又是中国社会比较缺乏的,乃是抽象的社会资本;而中国民主发展不那么需要的同时在中国社会又相当丰富的,乃是具体的社会资本。就作为网络的社会资本而言,必须清楚并非所有的社团都能对民主起到促进作用,有些社团有可能是损害民主发展的。我们提出的区分两者的关键标准是:社团能否在内部产生出互惠、信任以及产生互惠和信任的团体是否和其环境发生积极的联系。当然我们也看到,在中国,真正有力量的社团往往不是按照民主的原则架构起来的,而真正有利于民主的社团却处于非常无力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机制 ,分析自杀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并从实践中总结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三点策略和干预自杀的三段六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澳门是一个社团社会。到目前为止,光在当局完成了注册手续的社团就有1500多个。也就是说,40余万人口的澳门,平均约280人就拥有一个社团。在澳门,任何公众性的活动如果没有社团参与,简直不可想象。前不久澳门文化中心前的公路启用,当局举行通车仪式,澳督到场主持,因为没有社团参加“助阵”,总共就只有稀稀拉拉二三十人,其中还有一多半是记者,那场面煞是可怜。由此可见社团在澳门何等重要。澳门社团之大者,莫过于“街总”,即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  相似文献   

16.
段博楠 《学理论》2014,(2):36-37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鼻祖,更是西方伦理学的代表性人物。斯密从人性作为切入点进行考察,对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价值取向进行深刻论述。同情、利己和合宜思想作为亚当·斯密伦理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核,对我国现代化发展有强烈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我国网络社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具有数量多、领域广、影响大、质量良莠不齐等特点;其成因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必要的技术条件等外因,也有人们价值追求和网络社团自身优势等内因。我国网络社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法制建设滞后、政府管理缺位、网络社团的公信力不足、资源要素匮乏、组织结构性障碍等。为了推动我国网络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应从创新治理理念、加强法治建设、构建新型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与培育机制、加快自主性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网络社团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杀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客观因素如学习压力、情感挫折、人际关系问题和就业压力等方面,也有主观原因,包括大学生本身的生理因素、存在的认知偏差、不良的性格因素以及耐挫能力低等因素.在探讨这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环境,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都有助于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集中讨论两大问题:其一涉及到法国社会学大师埃米尔·迪尔凯姆的自杀学说。笔者认为,迪尔凯姆的自杀学说在论及性别问题时带有浓厚的男权主义偏见,他的分析偏移了他所大力提倡的社会事实研究法;其二民国时期京沪两地的青年女性自杀格局。根据笔者的分析,京沪女性的自杀问题在当时非常严重,两性自杀死亡率相近;两地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的自杀已遂和未遂事件中女青年所占的比例最高;诱因多是家庭矛盾或情感纠纷。本文意在厘清古典社会学自杀理论的局限,也在将中国近现代的自杀问题纳入到社会性别分析框架中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载体,网络新闻的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网民的"议事日程"。当自杀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时,网络媒体对自杀新闻报道的数量、方式和态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2009年9-11月间新浪、搜狐、网易、新华网、南方报网等国内五大网站的自杀新闻进行研究,运用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分析法,来探讨我国网络媒体是如何报道自杀新闻和设置相关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