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问题,主要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势力的恐怖威胁,台独分裂势力的隐性恐怖主义不可避免,极端个人恐怖主义亦开始出现。我国的反恐工作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本着“预防为主”的反恐原则,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2.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危害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重要而突出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频繁发生,破坏规模增大,覆盖范围更广,并往往与民族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正确分析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并研判其发展趋势,将有利于科学制定反恐策略、有效遏制和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3.
西班牙恐怖组织"埃塔"的逐步衰亡说明,恐怖主义的产生和蔓延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民族和历史原因。要消灭恐怖主义,就得消灭产生它的根源,使矛盾和冲突得到合理的解决。其对我们的启示表现在,从思想层面消除其极端思想,普遍提升教育水平;在地理上加强其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加强民族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升民众的反恐意识,加强国内打击恐怖主义力度和国际上的反恐合作等。  相似文献   

4.
赵伯乐 《外交评论》2009,26(3):122-133
南亚是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其特点主要包括:恐怖主义组织数量众多,且在不断增加:恐怖主义组织的目标各异,形式多样;活动频繁,危害剧烈等。除了民族和宗教复杂多样、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巨大等被经常述及的原因之外,历史文化传统中的暴力因素,南亚各国国内利益集团的博弈,一些政府反恐不力,以及美国等西方势力的介入,也使南亚的反恐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面对挑战,南亚各国加强合作、联合反恐的走向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5.
国际恐怖主义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演进,成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威胁。恐怖组织的层出不穷、"独狼"式恐怖主义的威胁等挑战以及民族分裂型与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的发展蔓延,使得反恐层面上国际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而建立健全国际安全合作机制首先要制定统一的反恐概念标准,还要进一步打牢国际反恐合作的法律基础,并且要以国际反恐联合侦查为切入,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最后要倡导联合国主导下的军事合作反恐。通过国际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起到遏制全球恐怖主义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恐怖活动犯罪是危害最严重的暴力犯罪之一,具有主体多元化、动机多样化、手段科技化、活动全球化、后果严重化等特征。根据政治主张、形成原因和主要侵害对象,可将其分为极左恐怖组织和极右恐怖组织,民族分裂主义组织和宗教极端主义恐怖组织,国家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极端恐怖主义组织等多种犯罪类型。恐怖活动犯罪的原因极其复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防控恐怖犯罪活动,需要从强化反恐意识、建设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反恐法律体系及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当前,孟加拉国的反恐局势不断恶化,以暴力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恐怖袭击事件频发,具有恐袭者低龄化、恐袭诱因贫困主导、网络恐怖主义深度演化、宗教极端思想不断蔓延等特征和趋势。为了打击国内恐怖主义,孟加拉国采取的反恐行动策略包括:制定修订反恐法律,成立反恐部门,确立反恐为第一要义;重视反恐情报收集,开展全球反恐合作;发动宗教领袖和群众参与反恐活动。孟加拉国反恐实践对我国反恐工作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完善反恐法律法规体系;坚持情报主导,由反恐处置转变为反恐与防恐并重;变革反恐模式,由精英反恐转向全民反恐;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由反恐本土经验走向多元合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滋生蔓延,形成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和恶劣影响,形势严峻。实践证明,学校既是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渗透的对象,也是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我省由于地理位置、政治布局等多种原因,必将成为恐怖组织觊觎区域。我省部分高校已经出现学生涉恐风险加大、"自我极端化"风险上升等现象,现状令人堪忧。依据《反恐怖主义法》,针对全日制学校在反恐防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反恐工作建议,形成人人熟悉反恐基本知识、树立反恐安全意识、掌握应急处置技能的良好局面,达到普及恐怖主义知识、有效预防恐怖活动、构筑安全校园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一、恐怖主义的全球化特征自2 0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导致一些局部、国内或地区性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恐怖主义的根源、恐怖组织活动、危害及反恐斗争具有了全球化色彩。首先,恐怖主义与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民族分裂、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都有关系。这些问题原来大多是国内问题或地区性问题,但从2 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这些问题日益与众多国家的利益紧密相连,并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恐怖主义根源的全球化推动了恐…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威胁既来自实施暴力袭击的恐怖组织,也来自其他的"潜在恐怖分子"。强硬的反恐政策主要是为防患和制裁少数极端恐怖主义分子而制定的,被广泛当作威慑恐怖分子而降低恐怖风险的有力政策工具,却忽略了其可能引起潜在恐怖分子的反弹。在印度尼西亚,一些宗教极端主义者极易将强硬反恐政策的压力解读为对穆斯林群体的压制,因此,印度尼西亚反恐实践对于本研究具有样本意义。构建反恐主体与对象的互动博弈行为模型,有助于分析政府强硬反恐政策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政府的强硬反恐可以导致恐怖活动动员的减少(威慑效应)或增加(反弹效应),这取决于安全收益、经济外部性和宗教极端思想等恐怖意识形态的内生关系。这种对反恐效果的内生描述跳出了西方传统语境中反恐研究的局限,拓展了现有反恐理论的研究外延,可为受恐怖主义威胁的相关国家完善和优化自身反恐政策提供一个新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