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打击“无赖国家”。那么,何为“无赖国家”?美国确定“无赖国家”的标准是什么?“无赖国家”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据什么位置?一、“无赖国家”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产物“无赖国家”(RogueStates,也可译成“流氓国家”)在美国并不是一个新词语,它源于美国特有的政治文化。在美国人看来,世界上存在着善良和邪恶两种势力,它们之间会经常发生冲突;美国是善良势力的代表,那些邪恶势力则被冠以各种含贬义的称谓,“无赖国家”就是其中之一。里根曾经将苏联称为“邪恶帝国”,老布什经常使用“叛逆国家”一词,小布…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上看,恶势力是剥削制度的产物。在旧中国,一些地痞、流氓、无赖与反动政权的官僚买办相勾结,纠合成社会恶势力,官匪一家,警匪联手,占地为王,无恶不作,欺压百性,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人民的社会支柱之一。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暴风骤雨式的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强有力措施,迅速彻底地铲除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社会毒瘤——恶势力。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在人民民主专政强大威慑力之下,恶势力难有复萌、滋生的土壤和条  相似文献   

3.
15岁的花季少女遭受了流氓的强暴,在经历一段痛苦屈辱的日子后逐渐走出心理阴影,然而学校的特殊保护及同学的冷漠、猎奇却让孩子万念俱灰,最终选择了自杀来寻求解脱。读罢《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14期《当被强暴成了公开的秘密》一文,我们在痛恨流氓灭绝人性的同时,是否也反思一下:是什么样的周边环境导致一个15岁的女孩毅然决然地喝下剧毒农药……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6,(8)
"无赖假设"认为,在进行政治体制的设计中,必须把人假定为无赖之徒,官员有贪的原念,若无监督,官员必定无赖,权力必定被滥用。通过分析"无赖假设"与人性特性,阐释行政伦理法制化的必要性,并对行政伦理法制化制度设计的理念与作用路径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王琳琳 《传承》2010,(6):120-121
政治制度公正一直是人们长期以来孜孜追寻的理想目标,休谟有一个著名的"无赖假设"以人性恶为基准,作为其进行政治制度设计的前提,而中国则以道德诉求为手段,典型的"内圣外王"的儒家政治思想。前者为了避恶,后者则要求政治道德之"善",各有所长。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取两者的中间状态,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6.
15岁的花季少女遭受了流氓的强暴,在经历一段痛苦屈辱的日子后逐渐走出心理阴影,然而学校的“特殊保护”及同学的冷漠、猎奇却让孩子万念俱灰,最终选择了自杀来寻求解脱。读罢《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14期《当被强暴成了公开的秘密》一文,我们在痛恨流氓灭绝人性的同时,是否也反思一下:是什么样的周边环境导致一个15岁的女孩毅然决然地喝下剧毒农药……  相似文献   

7.
政治制度公正一直是人们长期以来孜孜追寻的理想目标,休谟有一个著名的"无赖假设"以人性恶为基准,作为其进行政治制度设计的前提,而中国则以道德诉求为手段,典型的"内圣外王"的儒家政治思想.前者为了避恶,后者则要求政治道德之"善",各有所长.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取两者的中间状态,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发生了剧烈的社会转型,在此历史背景下出现了无赖派文学思潮。其中以太宰治和坂口安吾为代表的作家塑造的"无赖人物形象"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反响,顺应了该时代日本民众的精神状态和内在心理。显然,当时的社会转型与无赖派文学思潮是相互共生的,因此对该文学思潮的研究理应紧扣当时社会转型的人文状况和历史背景,才能准确把握其人文叙事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5,(9)
<正>为破解"执行难",最高法院再次向"老赖"亮剑。前不久发布的两个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老赖"将被限制乘坐高铁出行。这意味着,今后对"老赖"的限制将从打高尔夫球、旅游度假等高消费,向普通消费拓展。"欠债还钱"原本是天经地义、妇孺皆知的道理。但曾几何时,"赖账不还"却成了一些道德沦丧、寡廉鲜耻者的无赖行径,社会上甚至不乏欠债者是大爷、借钱人成孙子的怪诞现象。罔顾法律尊严、缺失信  相似文献   

10.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到法国,他要报考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还是未被录取。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大街上,勒紧裤腰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在了琴盒里。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  相似文献   

11.
散木 《同舟共进》2008,(8):46-47
顷读《同舟共进》2008年第4期,王彬彬先生《假如顾顺章没有被捕》一文,从"流氓"参加革命,到当年海上闻人顾顺章如何呼风唤雨、遽然叛变,乃至魂断秘室,端的是惊心动魄。可以对读的,想来应是王学泰先生那本《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虽说"游民"不同于"流氓",但两者界限本来就很模糊(在中国古代,"流"、"游"相似,"民"、"氓"亦相通,因而"游民"、"流氓"也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  相似文献   

12.
“流氓文化”,在狭义上,是指渲染色情、暴力等内容的低劣文化;从广义说,流氓文化是指社会生活中具有流氓性质的不健康现象。它主要包括流氓意识、流氓行为及其代表流氓人物,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中的流氓势力。中国的流氓文化有多种表现。现实中的流氓文化根源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残余、法治不健全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错位,因此,防治流氓文化也需要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泼皮是商品经济的副产品 泼皮,比流氓要狠,比无赖要凶。不少国人了解这个群体,都是从《水浒传》开始的。以宋朝为背景的《水浒传》,堪称一部“泼皮教科书”。从小说而知,泼皮是一项古老的“职业”,而且,我们还知道泼皮是在宋代突然兴起和泛滥开来的。因为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宋代出现了最早的资本因素,作为“资本”运作中黑暗的一面,相当于爪牙的泼皮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渔村的上空突起乌云像一个变脸的无赖妄想把渔民的春天掳走南海,我的祖宗海我的爷爷葬身鱼腹南海就成了我的祖宗我的奶奶二十三岁守寡坚贞不二。  相似文献   

15.
何德龙 《两岸关系》2004,(12):17-19
继陈水扁公开表示中国、蒙古不是"本国"之后,11月9日,台湾"教育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6年度台湾高中历史课程纲要,新纲要最大的不同是将"台湾史"从原来的"中国史"中独立出来,与中国史、世界史并列,各占三分之一的课程,而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的内容则纳入"中国史"。"教育部长"杜正胜用一种无赖式的逻辑解释说,因为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台湾属于日本殖民时代,所以列入"中国史"并没有  相似文献   

16.
吹牛皮不打草稿,说瞎话不眨眼皮,从不知脸红心跳为何物,这些为人所不齿的流氓品质几乎成了一些官员跻身于官场且扶摇而上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7.
流氓恶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为害百姓,无恶不作,已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不对这些犯罪分子进行严厉打击,改革开放就无法正常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人民群众就不会有安全感。本刊此期特组织刊发《他何以能横行十年》及《农村集镇流氓恶势力犯罪透视》两篇文章,一是旨在揭露流氓恶势力的恶行,二是希望有关方面加大打击这些犯罪分子的力度,在中央统一部署的这次"严打"中彻底铲除此类犯罪活动,还人民以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18.
王毅 《北京观察》2000,(1):43-44
近年来,对于失去制约的政治权力与流氓密切结合而共同犯罪的事件,世间已经屡有所闻,而随着广东省阳春市前市委书记严文耀在巨额贪赃的同时,更指使副市长等人雇用流氓凶手谋杀本市市长一案的披露(见《南方周末》1999年7月2 3日第1版),人们对此种罪行将有更为强烈的印像。从古到今,政治威权在多种可能的发展方向中选择和沦入与流氓社会的结合,这造就了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反社会方式,同时也对整个国民心理有着最深的毒害。社会史研究说明:流氓阶层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着相当的地位。宋代以前他们曾频繁卷入国家权力纷争,但宋代以后则日益  相似文献   

19.
<正>3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听取陕西代表团介绍当地脱贫攻坚情况时,共同回忆起3年前他看望的金坡村留守儿童,当时,那位留守儿童在总理的鼓励下操着浓浓的陕西口音给爸爸打电话:"爸,俺家来了大人物(dǎrēn wù)!"。总理高兴地说:"我记得,小女孩很可爱。其实,老百姓是天,人民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20.
当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流氓恶势力犯罪较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已成为影响和阻碍当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毒瘤".针对流氓恶势力犯罪特点和原因,公安机关要与时俱进,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更新工作观念,创新工作举措,以变应变,主动进攻,克敌制胜.在工作中特别要注意"从源头上抓起、从组织者打起、从基础工作做起"三个环节,以提高打击防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