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从当福州市委书记,再到当选国家副主席直到当选总书记后,一直关心海外华侨华人,并作过许多论述。习近平侨务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华侨华人为住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华侨华人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华侨华人具有爱国情怀,是中国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在"两个一百年"建设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习近平侨务论述由七部分构成其体系。即是"奉献论""爱国论""机遇论""创新论""纽带论""优势论""大侨务论"。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侨务工作、侨联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最广泛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作为一名搞粮食加工的企业家听了深受鼓舞,认为这是为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为闽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的基本内涵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即"话语权物质论""话语权辩证法""话语权阶级性""话语权权力论",分别从物质生产能力的决定性作用、理论对实践的巨大反作用、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个层面对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话语权思想"深刻阐释了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保障、掌握话语权与构建话语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非意识形态化与"意识形态终结论"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核心是政治话语权等重要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和管理工作中,要以物质实践和科学理论作为话语权之源,以"文明基因"为构建话语体系的出发点,加强阵地意识,勇于捍卫和扩大自己的话语权,牢固树立意识形态安全观。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是中国打赢消除绝对贫困攻坚战的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内涵可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维度来把握。从工具理性维度来看,主要回答了在新时代中国"如何搞扶贫"的问题,阐述了新时代脱贫攻坚"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基本遵循。文章着重从"脱贫标准论""发展根本论""精准扶贫论""可持续脱贫论"和"内生动力论"五个视角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鄂政办发[2021]2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6.
徐振伟 《求索》2023,(6):115-120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了保证粮食安全,我国建立了健全的粮食储备制度。这一制度体现了应急管理思维,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民生安全的重要制度之一。当前,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更好应对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对粮食安全若干问题进行审视和思考,并提出有效的路径安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等"六清"行动逐个存量清零,我区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本实现了胜利收官。扫黑除恶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行动,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建设壮美广西的重要保障。2018年1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三年为期目标,利刃扫黑,铁拳除恶,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李佳薇 《湖湘论坛》2020,33(4):71-80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呈现一种由"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说"向"关系互动论"的转向。但研究中尚缺乏较为本土的分析框架。借用梁启超"超国家主义"的概念,以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与社会的长时段关系实践为分析对象,创造性地从"化"与"治"、"礼"与"法"两个维度的权力拉锯中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展开权力视角下的研析,尝试进行实体论创新与关系论整合。研究发现,这一历史时期"国家融于社会""无国家"与"超国家"特征明显;"文明国家"与"伦理社会"并置,且在"化"与"治"、"礼"与"法"的权力互动中表征为"内圣外王"之理与"平天下"之目标的匹配,"皇权不下县"与基层乡治传统的耦合。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具有明显的"超国家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9.
高磊 《小康》2024,(9):88-89
<正>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是重要着力点。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于首位,明确提出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灌输论"是列宁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俄国经济派和部分西方学者歪曲列宁意识形态灌输理论,将其曲解为"唯意志论""教条论""取代论".科学批判和回应这些责难与歪曲,对于准确把握列宁意识形态灌输理论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问题的安全,属于兼具防御型安全和管理型安全属性的问题,既可能面临源自生产销售属性的"粮食产量大落容易,起来很难""谷贱伤农"等带来的管理型安全威胁,又可能面临竞争对手国运用粮食数量和价格武器蓄意攻击所带来的防御型安全威胁。我们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应对一切粮食安全威胁时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谭会乐  许兵 《传承》2012,(4):38-39,77
中国共产党人在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相继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和谐动力论"等思想,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这四个动力论是一个前后相继、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从实践上看,这是对当今世界和中国所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变革所作出的积极的判断和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认识不断深入演化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3.
一、粮食安全的核心是生产安全2014年年底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农村工作总方针,同时会议也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等息息相关。按照世界粮农组织提出、国际社会公认的关于粮食安全—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质量合格基本食品—的定义,粮食安全是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表明了我们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深切关心群众生活的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5.
王刚 《群众》2022,(13):52-53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他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许多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粮食安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苏粮集团作为江苏最大的国有粮食流通企业,肩负着服务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必须牢记“国之大者”,深化改革创新,始终把粮食安全保供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全力当好服务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国内外资源、创新政策支持是未来我们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有效措施;同时,我们应努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支农惠农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创新粮食生产微观组织,培育新型种粮主体是破解"谁来种粮""如何种粮"等我国粮食生产现实困境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工作。厘清新型种粮主体特征、功能以及与传统种粮主体的区别等内涵,有助于社会各界对其达成统一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土地政策、技术与物质条件以及外部环境已经较为适合培育新型种粮主体。但当前的准入政策、粮食直补政策、土地流转政策、金融支农政策、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等在支持新型种粮主体培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弥合,以确保新型种粮主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把握新粮食安全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重大课题,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粮食安全举世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要求、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机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人民论坛》2015,(6):26-2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习近平论小康社会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4年六项主要任务中,第一项任务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强调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表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