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正是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环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将倒逼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推动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同时,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当前,合肥市在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传统服务观念落后,缺乏互联网服务思维;数据孤岛普遍存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难;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层次差距上下联动难;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大数据管理无章可循。今后,要进一步做到:着力优化再造政府服务;着力加快政务平台建设;着力推进数据资源共享;着力加大基础保障力度;着力健全法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益凸显的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碎片化问题,"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推进地方政府整体性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广州市海珠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新型社会治理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高效便捷、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了立体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地方政府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正确把握互联网技术与政务服务的手段—目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制度建设和部门协作,善用大数据,推动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变革,进而实现整体性治理。  相似文献   

3.
符晓辉 《学习月刊》2009,(18):55-56
电子政务是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革新和完善,从而向全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推进电子政务,对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已经成为各级、各地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并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微博用户规模已达2.75亿人次,其巨大的信息集散功能使得它成为近几年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工具。在微博广泛兴起的背景下,政府部门也积极参与其中。截至2015年3月底,新浪网政务微博账号超过14万个,呈稳步增长态势。经过三年多运营实践,政务微博逐渐由单纯的信息发布窗口向政务处理平台转变,"信息发布+政务服务"成为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政务微博虽然可以有效提高政府回应效果,但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意见交流平台,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在制度层面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需要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4,(8)
<正>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架起与人民沟通、为人民服务的桥梁,是政务服务中心践行党的群久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严格按照"把您的事当成我自己的事去办"的服务理念,"把小事做成精品,把细节做到极致"的工作要求,以"让政务服务更高效,让群众办事更满意"为目标,严格规范行政行为,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服务效  相似文献   

6.
我国面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地向城市集中,需要统筹城市建设和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这种转变需要实现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传统的"政府包揽一切"向党委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力量、基层社会组织协同作用和公民参与转变;由单一的行政管理向法治、道德、网格化、信息化等精细化管理转变,从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适应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7.
梁平  卢霞 《求实》2006,(Z4):19-20
"电子政府"也称政府上网,它是管理信息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目前,建立电子政府的具体做法多为:各级政府机构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向民众公布本机构部门的组织架构,领导成员,办事流程,新闻动态等功能模块,功能齐全的网站则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检索服务,使政务公开,并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务在网上与社会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8.
正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便民利企良好发展环境,今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推进政务服务"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为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要求,推进政府"效能提升年"建设,解决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业务协同难、审批服务标准不统一、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高等问题,旨在实现贵州政务服务网与实体政务大厅服务能力双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省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审批更简、监督更强、服务更优;创新工作举措,提高政务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感受度、满意度,真正达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创新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工作进路,但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仍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和新问题,亟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当务之急是总结已有的探索经验,瞄准实践存在的具体问题,全面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潮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价值定位、深化机制和制度保障等层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流程再造工作落实到位,督促政务服务中心加强监管,提高行政效能,督促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为群众服务,8月19日,太原市杏花岭区纪委、监察局在政务服务中心举办了"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活动暨政风行风听证对话会(图为听证会现场)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破除体制性障碍 ,转变机关作风 ,优化四川投资环境 ,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政务服务中心运转情况的调研 ,探讨省级政府政务服务创新的成果经验 ,冀求能对政府转变职能、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顺应当前时代特征,对治理做出的有益探索,对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又受制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简政放权含金量不大、事中事后监管不够、精准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使得"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一新鲜事物的成长处于较为严峻的环境之中。要为"互联网+政务服务"这粒种子提供必要的土壤、阳光和水分,就需要从问题入手,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4.
银川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组建实现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的行政审批服务局为突破口,以促成服务对象方便快捷办成"一件事情"为目标,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行政审批流程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核心改革举措,实现分散审批向集中审批、集中审批向集成审批转变,大幅提升审批效率和政务服务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积累了好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贵州扎实推进政府建设效能提升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便民利企良好发展环境,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推进政务服务"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和方式系统性重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以来,寿光市坚持以改革助推服务提质、效率提速,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市场活力的"加法",努力营造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营商环境。一、实施"流程再造",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围绕破解窗口审批事项少,授权不到位,只能受理、不能办理的"收发室"问题,以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政府的服务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启了政府治理新时代。新疆在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中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服务等举措,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政务服务能力不足、统筹协调推进难度较大等普遍问题及专业复合人才匮乏、互联网发展不均衡等地区问题。结合新疆"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实际并借鉴国内先进省市的建设经验,推动新疆"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发展,要从业务路径、技术路径、运行路径、管理路径入手,从而加速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对我周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其根本任务是实现政府角色的转变,即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从"全能政府"向"有效政府"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尹小平 《奋斗》2010,(9):61-61
<正>做好民政工作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责任,创新是义务,创新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成果越多,百姓受益就越大,坚持用创新的思维指导工作,通过创新不断地改善民生,通过创新更好地保障民利,用创新发展的成果造福百姓。一、创新服务观念,由传统服务对象向覆盖社会需求转变民政传统的服务救助对象只是"五保"老人、"三无"人员、优抚对象和残疾人。为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其他一些社会群体也需要政府给予关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省级政府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亦日益严重。传统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分野在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失效,揭示了生成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可能存在多元化条件组态的事实,为解释并解决发展不平衡现象提供了可能。一体化政务服务建设可被视作政府应用信息技术并进行组织重构以提供整体性、无缝隙的政务服务的过程,因此,现运用TOE理论框架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条件组态的研究模型,并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开展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是生成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的必要条件,生成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的条件组态则包括“技术-组织-环境协同主导型”“技术-环境主导型”“技术-组织主导型”,且实证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由此可得,省级政府可以通过重视并提高政府数字化水平、增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基于本地特色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提高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