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和世界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考,它超越了传统的安全理论,既具有人民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等理论特点,又展现了群众史观、系统思维和发展理念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境界。总体国家安全观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又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国家建设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普适性,具有非凡的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安》2015,(5):37
2014年4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提总体国家安全观。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3.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适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为时代注入了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强调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近日,人民论坛编辑部采访整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讨论,现将部分专家观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新时代新形势不仅呼唤新的发展观、改革观,还需要新的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适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价值观念、工作思路与机制路径,是新时期下的"新国家安全观",将会为破浪前行的中国航船,构筑更为坚固的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5.
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其中"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一要义。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安全,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张海波 《群众》2014,(8):17-18
<正>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种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传统国家安全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安全体系的演变是一个继承与拓展、积累与完善、调整与深化、改革与创新的持续发展过程。根据"时景-图景-场景-愿景"四维分析框架,中国经历了基于传统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国家安全体系、基于转型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过渡型非传统国家安全体系、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总体安全的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三个阶段,是不同时代主题和国际环境下中国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战略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思想与国家安全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其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于应对不同时期国内外安全环境和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与挑战,实现对国家安全更高层次的追求;内在动因源于国家安全理念和国家安全战略变化,外在动因源于重大国家安全事件的推动。新时期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敏锐洞察国家安全环境、更新深化国家安全理念、精准厘定国家安全内容、统筹规划国家安全战略布局,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8.
保证国家安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其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需要我们予以深刻理解,并切实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和要求贯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9.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思想及根本遵循,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检视当前全民反恐战略的主流设计,存在定性与价值追求模糊、暗示恐情"严重"、诱发族际间偏见等不足。科学的公众参与反恐活动方式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在厘清全民反恐与专群结合、人民战争等传统话语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原则、理念、制度三个维度对全民反恐战略进行改良,具体包括确立全民反恐的原则、树立"反恐中主体"理念,以及建立全民反恐分级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安全是生存与发展之基,保证国家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基本目标之一。解答"实现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怎样保证国家安全"问题,构成了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新形势下国家安全治理这一重大战略课题,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之一。国家安全观从本质上反映了国家安全现实需求。"天下虽平,忘战必危"这样一种忧患意识,表明了内乱外患、强敌入侵的潜在威胁,倡导的是居安思危的安全观。改革开放30多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论述,是做好这项重要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清醒认识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树立"自信、开放、多样、创新、务实"的文化安全观,大力推进以意识形态安全、核心价值观建设、现代传播能力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安全在保障国家总体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为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新的视域和重要指引,明确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遵循和重要价值,对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顺应国家安全环境新变化,对国家安全发展形势的新特点、新目标、新任务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推动构建平等公正、互利共赢、和平安全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熊婧文 《前沿》2014,(19):38-40
邓小平国家安全观,是邓小平理论关于国家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新时期国家安全和外交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学术界关于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研究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等方面。在今后的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研究中,研究工作要密切联系实际,加强系统研究,注重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由大向强的新阶段,国家安全呈现拓展深化的新需求,安全态势呼唤掌控全局的新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怎样保证国家安全"这一重大战略课题,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阐述了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安全观,不同国家的安全观也各不相同。一个国家的国内政治基础对总体国家安全具有制约与影响作用,从而影响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与发展。政治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根本,如果政治基础不牢固,政局动荡不稳,政治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影响政治安全的各项基本变量,完善政治制度、夯实政治基础、稳定政治体系,采取多种措施以有效保障国家的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16.
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反映,二者具有同构性。国家政治安全决定了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属性,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保障,构成了二者最基本的安全关系。在全球化快速变化的时代,国家文化安全不可能长期依赖于政策保护,必须立足于全面的国家文化安全法制体系建设,以国家文化安全法制体系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空间,为国家政治安全实现提供根本保障。在新的国家文化安全威胁正在快速生成的复杂文化安全形势下,实现我国国家文化安全从政策性安保体制向法制性安保体制的战略转变,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当务之急。战略转型期的中国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文化安全困境"的挑战,准确把握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的新态势,积极推进开放型国家安全制度建设,科学实施国家文化安全再平衡战略,凸显为中国国家安全新需求。建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为依据,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国家政治安全为根本,以国家文化安全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国家文化安全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国际文化安全立法为参照,与中国已加入的国际公约规定相一致,与其他相关文化法律相协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安全法制体系,是国家政治安全实现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全局,必须深刻把握总体国家安全与军事安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从总体国家安全大局下定位军事安全,切实认清国际国内总体安全形势的复杂多样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军事安全对总体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切实认清军事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军事手段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保底手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统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下坚持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地位不动摇,协同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北京观察》2023,(6):30-31
<正>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好首都国家安全。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在中共十九大上将其确立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安全治理实践,可以清晰地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积极探索和创新,在应对国家安全问题上已形成独特的治理理路:在战略定位上,基于对国内国际复杂安全形势及风险挑战的科学判断,强调维护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在安全观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国家安全治理的全新指导思想;在道路探索上,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统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理念,不断开拓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新境界;在实践方略上,注重完善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多维并举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通过创新国家安全治理,切实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开创了国家安全治理新局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牢靠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确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反映一国政治观点和外交立场,是特定政治话语的表达。地图是国家版图最常用、最直观、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问题地图”表达了有悖一国主张和利益的政治话语。中国版图表达深受“问题地图”困扰,频发的涉华“地图门”暴露出系统性国家安全风险,版图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从全局上把握版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版图意识缺位、外方地图作妖、不利话语生态、技术便利条件、地图服务困境共同造成了中国版图“问题地图”泛滥。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民版图意识宣教、深研境外“问题地图”机理、打破西方传统地图惯例、创新完善地图治理监管、深化地图服务供给侧改革有助于推动版图安全治理。公开地图所涉他国版图表达的联动安全风险亦需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