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问曾做过泥瓦匠的前联邦德国总理舒尔茨:“做总理与做泥瓦匠有什么相同之处?”他回答说:“两者都必须是站在高处头不晕。”细思之,这句话对于我们领导干部的执政为官大有裨益。 一般来讲,领导干部身居“高处”,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所以求他办事的人也多。有些人别有用  相似文献   

2.
从杂志上看到一则有趣的旧闻:有人问曾当过泥瓦匠的前联邦德国总理舒尔茨:“当总理与当泥瓦匠有什么相同之处?”舒尔茨诙谐地说:“两者都必须站在高处头不晕!”  相似文献   

3.
一位泥瓦匠出身的部长在接受采访。记者问:“您觉得部长和泥瓦工有相似之处吗?”部长答:“当然,他们都需要保证在高处而不昏头!”这话让人生发许多联想。高处,不论是建设工地的脚手架上,还是官衙殿堂的座椅上,都是“高空作业”。高高在上,有时高得令人眩目,需要仰视。处在这样的高度而不“昏头”,需要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清醒的头脑以及过人的胆识,才能“高而不危,满而不溢”。常识告诉我们,有恐高症的人,心脏不好的人,血压高的人,是不能当泥瓦匠的,特别是在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今天,越高风越大,越高越危险,一不留神,就会出工伤事故。同…  相似文献   

4.
稳住心神     
西尧 《奋斗》2008,(8):60-60
干部干净干事,千条万条,稳得住心神是根本一条。有人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一名泥瓦匠出身的部长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您觉得部长和泥瓦匠有相似之处吗?”部长答:“当然,他们都需要保证在高处而不昏头!”其中的真意就是要稳住心神。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有关“三农”问题的精彩回答,是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何谓“穷人经济学”?舒尔茨认为农业经济学就是穷人经济学。舒尔茨关于农业经济学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农业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在舒尔茨之前,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将农业视为“落后部门”,认为现代化与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农业部门不过是为工业部门提供资本积累、原料以及廉价劳动力。舒尔茨批评了这种理论,认为农业部门不应该成为工业部门的附属,农业部门自身的现代化就是…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怎样解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谈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舒尔茨最重要的贡献是对农业与经济增长、以及农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从而在农业经济学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舒尔茨认为农业经济学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农业对经济发展非常…  相似文献   

8.
有位新闻记者在采访泥水匠出身的德国前国防部长舒尔兹时问“部长先生,做国防部长与做泥水匠有什么共通性?”显然,这是记者在调侃这位部长大人。但舒尔兹并不因此而生气,也没有丝毫难堪之情,反而大度幽默地说:“两者都必须站在高处不头晕。”一语双关,回答得的确妙绝。这句话虽然出自西方国家政坛人物之口,但对我们来说,也还是有值得借鉴之处的。 “站在高处不头晕”,浅显易懂而又含义深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又很难,尤其是那些站在政坛高处的人。 不是吗?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一些身处高位的人,由于没有很好地加…  相似文献   

9.
据报载,一位建筑工人出身的副市长在当工人时初次高空作业,感到头发昏,脚发软,作业困难.后来,师傅带他夜间作业,嘱咐他说:"你只要注意脚下,每一步都踏在实处,便可以放心作业了."他遵嘱而行,果然应验.后来,这位工人几经提拔成为副市长,他对来访者介绍自己的感受,说:"做官也像高空作业,居高位危险性大,但只要脚踏实处,俯观头不昏,远眺眼不花,履险脚不软,处变心不乱……"此话,很是耐人寻味.关于居高位险,魏征在给唐太宗的奏章中早有论述:"想居高之危,息自身躬谦,修德养性,是之为也."意思是说,想到高处有危险,就要谦虚谨慎,加强自身修养,才能治理好天下.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经常用"不愿意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来鼓励人们志存高远、奋发图强。通常一个人树立的目标越远大,就越能激发自身的潜能,冲破各种艰难险阻,达到成功的目标。正如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所说:"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但是,1966年朱德对意大利记者"您想在您身后留下什么样的名誉?"所做出的回答,更值得人们深思。朱德微笑着回答:"一个合格老兵足矣。"有谁能够想到,这位在战争年代身经百战、屡创战功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舒尔茨的解释,传统农业是一种"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1]由此可见,舒尔茨是从投入要素的同质性角度定义传统农业的.  相似文献   

12.
著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创始人干祖望教授1912年出生,至今头不晕,眼不花,腰板硬朗,步履轻松,思维敏捷。98岁的他主要是得益于  相似文献   

13.
<正>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江苏省某市有一位村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立足村情,艰苦创业,经过近30年的努力,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发展为六年蝉联该市的强村,他本人也成为了村支部书记中的一面旗帜。当记者问他怎样才能当好一名村支书时,他回答说:"我始终坚持‘三不’,即:为官不偷懒,有权不滥用,见钱不眼开,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读完这则报道,笔者禁不住要为这种"三不"干部而拍案叫好,他的这一番话,值得领导干部细细品味深思。  相似文献   

14.
正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中,舒尔茨医生带着姜戈去了臭名昭著的"糖果农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解救被贩卖到这里的姜戈的妻子——女奴布鲁姆希达。一个女奴最多不超过500美元,但是如果他们直奔主题去赎买布鲁姆希达,那么一定会遭到农场主的勒索。买卖双方是通过互换信息来判断对方的价格底线的,如果庄园主获得"姜戈愿意为了他的女奴付出高额代价"这个信息,无疑会采取价格歧视,最大程度压榨舒尔茨医生和姜戈的消  相似文献   

15.
长寿的秘诀     
《新长征》2007,(10)
一位老人在150岁生日的时候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一位记者问他:"先生,你是如何活到150岁的呢?"老人回答说:"其实很简单。我只是从不与人争论。"那个记者说:"那不可能,肯定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食物啦、情  相似文献   

16.
"你们夫妻俩是咋回事,这卖菜咋不吆喝呢?"肖跃平站在乔建新夫妻俩的摊位前观察半天后说。这对夫妻天刚亮就赶到插甸乡集市,可直到下午3点,才卖出10多公斤菜。夫妻俩有些为难地回答:"书记,我们以前没卖过东西,不知道咋吆喝,也不好意思喊。"原来,乔家今年在肖跃平的宣传动员下,头一次种了2亩大白菜,希望靠卖菜创收。如今白菜有收成了,夫妻俩却在卖菜上犯了难。"不吆喝,人家怎么知道你的菜好。""那喊些啥呢?"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07,(4)
问题一:你认为家庭与事业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吗?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难题。招聘单位自然非常希望你以事业为重,但也希望你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后院不失火",才会使人无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干工作,才能发挥出你的聪明才干。显然,直接回答事业与家庭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或根本不存在矛盾,都是不合适的。建议你这样回答:"我以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家  相似文献   

18.
近期有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一则是某公司到一高校招聘员工,面试研究生时问最近在读什么书,学生坦然回答:"没读什么书,因为没时间。"另一则是某宣传部门去地方调查优秀读物的学习落实情况,随机问两名机关干部:"这些书你们买了、读了吗?"一位回答说:"我们单位好像没买。"另一位说":买过,只是没有时间读。"从这两个事例中,我们听到了一个共同的不读书的理由——没时间。我不知道他们的时间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只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即人本管理,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目前已引起国内外企业的普遍重视,成为当代优化企业管理的新潮流。一、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人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管理哲学。它回答了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了什么?企业的发展靠什么?这三个关系企业命运的重要问题。(一)"企业即人"。"企业即人",是指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企业无"人"则止。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人的潜力极大,关键在于开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过:"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富是靠人的能力。"一些统计资料表明,人的能力只有10%被利用。对企业而言,开发人的智力,挖掘人的  相似文献   

20.
一位老和尚让小和尚伸出自己的食指,问小和尚:"这是什么?"小和尚回答说:"这是一。"老和尚又问:"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手指。"老和尚再问:"你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再想了想回答说:"这是食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