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住心神     
西尧 《奋斗》2008,(8):60-60
干部干净干事,千条万条,稳得住心神是根本一条。有人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一名泥瓦匠出身的部长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您觉得部长和泥瓦匠有相似之处吗?”部长答:“当然,他们都需要保证在高处而不昏头!”其中的真意就是要稳住心神。  相似文献   

2.
有人问曾做过泥瓦匠的前联邦德国总理舒尔茨:“做总理与做泥瓦匠有什么相同之处?”他回答说:“两者都必须是站在高处头不晕。”细思之,这句话对于我们领导干部的执政为官大有裨益。 一般来讲,领导干部身居“高处”,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所以求他办事的人也多。有些人别有用  相似文献   

3.
从杂志上看到一则有趣的旧闻:有人问曾当过泥瓦匠的前联邦德国总理舒尔茨:“当总理与当泥瓦匠有什么相同之处?”舒尔茨诙谐地说:“两者都必须站在高处头不晕!”  相似文献   

4.
有位新闻记者在采访泥水匠出身的德国前国防部长舒尔兹时问“部长先生,做国防部长与做泥水匠有什么共通性?”显然,这是记者在调侃这位部长大人。但舒尔兹并不因此而生气,也没有丝毫难堪之情,反而大度幽默地说:“两者都必须站在高处不头晕。”一语双关,回答得的确妙绝。这句话虽然出自西方国家政坛人物之口,但对我们来说,也还是有值得借鉴之处的。 “站在高处不头晕”,浅显易懂而又含义深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又很难,尤其是那些站在政坛高处的人。 不是吗?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一些身处高位的人,由于没有很好地加…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1)
正曾任前联邦德国总理的舒尔茨是泥瓦匠出身。一位记者曾采访他:"做国家元首与当泥瓦匠有什么异同?"舒尔茨回答:"二者都必须站在高处头不晕。"此言一出,众皆愕然。舒尔茨的独到见解值得品味,也值得我们深思警醒。舒尔茨的回答的确出语不凡,富有哲理。"高处头不晕",语言简洁,道理浅显,却一语中的,既摆脱了名与  相似文献   

6.
那是1941年的春天,一个自称是“八路军朋友”的日本人水原清出现在沂东平原上。这是在沂东敌工站站长郭中玉送来一个报告中说的:苏村以西有小股敌人在活动,头头是一个叫水原清的日本人。水原清会讲点汉语,他宣传“和八路军亲善大大的”。他宣传可以同“共产党谈合作”,“不打、不抓、不骂群众”,“给群众治病”,“有困难可以找我”。这股敌人住在沂水苏村西南、沂河边的大安庄,总共不到20个人。水原清在大安设的据点,没有固定岗哨,也没有防卫设施。这个报告山东纵队政治部刘子超部长(宣传部长兼敌工部长,那时还没有这个部,只有1个敌工  相似文献   

7.
朝高处攀     
李裴 《当代贵州》2020,(10):79-79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鼓励人们要勇攀高峰、登高望远。"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目标是奋斗方向,是前进的灯塔。人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做人做事一定要把目标定得高一些、眼光放得远一些。朝高处攀登,方可“一览众山小”;向远处前行,方能“极目楚天舒”。若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更大的抱负,就要不断往高处攀登,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1”象一个人的身体,“0”象古代的铜钱.“0”越多,也就是金钱越多,那么这个“1”就越有份量,也就是说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就越高.所以,自古至今,大多数人都喜欢追求这个代表金钱的“0”.但获取它的手段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通过勤劳致富、守法致富得来的金钱是正当的,因为他在富裕自己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其  相似文献   

9.
庄电一 《共产党人》2009,(24):23-23
“要重视不巴结领导的人!”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最近在全国部分组织部部长培训班上提出的明确要求。他说:“要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防止任人唯亲、唯近。通过选好干部、配好班子造福一方。”  相似文献   

10.
在台湾做官不容易。他们随时要面对各界的严苛审视:对官员实施监督的“立法院”和“监察院”、在野党、新闻媒体等都“虎视眈眈”。而如何让官员避免犯低级错误,也成为了换届时“新生训练”的重头戏。由新任行政部门负责人陈冲率领的这一届“内阁”,新人“部长”多达16位,于是在新“内阁”就职后的第一个周末,谁都别想休假了——为了让这些缺乏政治经验的人在最短时间内上紧发条,陈冲召集了全体“阁员”、联合国民党共同开办研讨会,教新人如何当部长。  相似文献   

11.
交友务慎     
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才说:“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领导干部同样也有着友谊和交往的需要,也总会有三朋四友。然而,领导干部交什么样的朋友。却是一个不能忽视、不能不慎的问题。孔子云:“与善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武汉大学的后勤系统里,部长、副部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一批干部纷纷倒下。在谈到这一现象时,该校的一位老教授说:“最近十余年,高校人数、规模数倍于以前,却没有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健全而完善的财务等管理制度,很多人想不腐败都很难。”  相似文献   

13.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千百年来,这句俗语一直激励人们积极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然而,任何事物都是有利也有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为什么难呢?这“人往高处走”恐怕是原因之一。如果我们的“天之骄子”不把眼光总盯在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再把收入看得实际一些,就业就不那么难了。一个家在农村的大学生,他毕业选择工作岗位时,家乡所在地的小城市向他连续送了几道秋波,可他心目中的工作地点是像大连、上海那样的大都市,在大都市里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工作,他宁肯等着也决不回原籍的小城市家乡就业。原因很简单——“…  相似文献   

14.
德国的社会风气 德国人好学、求进、礼貌,也不乏热情。不管乘什么车很少有抢上抢下抢座的现象,如果两个人相遇都是相互礼让。人们上得车来都先是依门而立,看到里边有座位时再去落坐,而不少人一坐下便拿出书报阅读,老年人则带上花镜也不浪费掉这段乘车的时间。这种好学求进的精神着实可佳。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阿拉伯人拿着一盆鱼,在火车上遇到一个日本人,一个德国人,一个中国人。日本人问阿拉伯人:“请您告诉我,您的鱼可以在日本繁殖吗?繁殖这种鱼需要什么条件?成本贵吗?”中国人问阿拉伯人:“请您告诉我,您的鱼好吃吗?是清蒸的好吃还是红烧的更好吃?”德国人问阿拉伯人:“请您告诉我,您的鱼在动物学上属于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别人帮忙。学习上需要帮忙.工作上需要帮忙,在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或没能力处理的问题时.更需要有人帮忙。有些帮忙是自己请求的.也有些帮忙是人家自愿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主动和自愿来帮忙的人就越多。  相似文献   

16.
商界奇才,曾任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他留给人们最大的遗产是什么?我以为不是他的亿万家业,而是他的座右铭:“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精读细品这24个字,让人感触很深,深受启迪,从中可以窥见荣毅仁运筹帷幄、纵横驰骋、雄才大略的一生。“发上等愿”和“择高处立”。就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或个人做什么事都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有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定位要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推翻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作…  相似文献   

17.
1916年,肖华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一个泥瓦匠家庭。童年的肖华聪颖好学,在学校每年都考得第一名,因而获得了“神童”的美誉。他个头不高,衣衫破旧,却心存高远。12岁那年,老师出命题作文《我的将来》,同学们大都企盼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肖华却立志“打倒军阀”、“铲除列强”。  相似文献   

18.
论"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之异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少博 《理论学刊》2006,46(1):67-70
为防止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误读,需要辨明“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异同。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与“物本”、“神本”相对立,都凸显人的主体性,都以人为目的。二者的区别点在于:“人本主义”强调的是抽象的人,而“以人为本”强调的人是具体现实的人;“人本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人权,“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民的利益;“人本主义”只是以人为目的,而“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目的又作为手段。  相似文献   

19.
所谓人才“倒流”,是相对人才的传统流向,即所谓“人往高处走、往好的地方流”而言的,是人往“低”处走,往“差”的地方流。此种人才流动虽谓之“倒流”,但并非真正倒流,而是优秀人才从人才密集、有的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地方,流向国家建设事业更需要、更有利于发挥作用和锻炼成长的地方,流向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主战场,这是对国家建设和人才成长都有利的合理流向,应当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3,(8):53-53
“沙发经济”,这个词源于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很多人网上购物的时候都是坐在沙发上(或者浴室、阳台等),而不需要再正襟危坐在电脑屏幕前专门购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