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 神经战     
临时人民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加强了苏哈托将军的法定权力,但是苏加诺和苏哈托的双重领导还没结束。相反地,总统能够接近那些在政变的混乱和清洗的冲击之后又开始巩固起来的有实力集团。这些集团不仅包括极左分子,而且包括几乎所有政党,主要是民族主义的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内部的温和派。这些温和派已赞同消灭共产党。在一些地区(比如巴厘),民族党的势力甚至领导了反对共产党人的直接行动。但这些集团在苏加诺政权中是既得利益者,因而坚决反对改革者影响深远的革命热情。他们认为合乎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没有共产主义的苏加诺”政治结构,别无他求。苏哈托将军必须考虑那  相似文献   

2.
在1966年3月中旬动乱的日子里,苏哈托将军正处在十字路口。他该走青年军民所热情赞同的革命道路呢,还是选择艰巨的宪法道路呢?采取某些有限制的革命行动是必要的,如在全国禁止共产党以及逮捕十五名部长。但是苏哈托并不是一个职业革命家或篡权者。他是在纪律严明的军队中成长起来的,不会象几世纪前另一个军人奥利弗·克伦威尔那样砍掉自己国王的头。在印度尼西亚人看来,苏哈托将军在三月这一关的闪电行动简直象个奇迹。仅仅在一年之前,恐怕没有人会想象到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更使人惊讶的是那些决定是以总统的名义和代表总统宣布的。实际上,这就使坚决支持苏加诺总统的人以及全国各地的集  相似文献   

3.
正式总统     
1966年和1967年苏哈托获得了许多职位和头衔。无论在国内或者在国外,人们都确信他的领导权已经巩固了。那么,为什么1968年初却又产生任命苏哈托为“正式”总统的另一个宪法问题呢?当事人苏哈托将军对行动阵线的领导人们强调指出,关于“总统”或“代理总统”的问题并不是他制造的,他极其厌恶任何“表示自发支持任命苏哈托将军为正式总统的声明”。苏哈托如果热衷于“总统”这个头衔,那么他在1967年3月临时人民协商会议特别会议期间早就可以获得了。问题主要不在于头衔,而在于符合宪法的授权,以便于继续执行保持安定的计划。  相似文献   

4.
印度尼西亚由于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赤道线上的翡翠之国”。但是,自从苏哈托法西斯军人集团当权以后,最近八年来,占一亿两千万人口的百分之九十的印尼人民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其情况与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统治印尼时期一样。因此,这个国家最近更以“世界地狱”而臭名远扬。从1965年底1966年初,苏哈托军人集团为进行反革命政变制造舆论,极力诋毁苏加诺总统及其政府的声誉,他们炮制了所谓“人民三项要求”即:“消灭共产党,降低物价和消灭贪污”。苏哈托无耻吹嘘说:他掌权的时代是“建设的时代”而不是“玩弄  相似文献   

5.
印尼十一年来的军人白色恐怖证明,印尼共产党对暂的盘踞在祖国的军人统治的法西斯本质作出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目前,在苏哈托军人政权的统治下,苏加诺总统执政期间作为1945年8月革命和印尼人民奋斗果实而在一定范围仍然存在的民主自由和各种政治权力,已经被剥夺和废除。印尼的“议会”和“人民协商会议”只不过是苏哈托法西斯军人政权的装饰品,好  相似文献   

6.
沉重的担子     
苏哈托惊人地跃登领导地位,这对世界、对印度尼西亚、甚至对他本人都是出乎意科的。到1968年3月被任命为共和国的正式总统时,他从农民孩子到国家元首的一生经历达到了最高峰。但这既不是苏哈托一生事业的最后阶段,也不是印度尼西亚历史的结束。随着他所受到的光荣委托,他肩上的担子就越来越重了。在近几十年中,世界各国政府多次更递。印度尼西亚所出现的特殊变化,其特点在于陆军与行动阵线结成大联盟,而以学生充当先锋。这种现象使共产党政变后的事态发展不致成为仅仅是一次反动的“治安和秩序的恢复”。苏哈托将军并不是一个突然决定发动一场革命并推翻前政权的人。有些时候,他甚至是被穿绿军装的陆军和穿黄茄克  相似文献   

7.
苏哈托将军第一次出国访问是在1961年,那时他陪同纳苏蒂安将军到西欧进行了一次短期的工作旅行。直到1968年3月28日,苏哈托宣誓就任总统后八个钟头,他才出国作另一次访问,这次是到日本和柬埔寨。原来安排在1969年5、6月间对法国、比利时、荷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的国事访问,应贝尔格莱德、海牙和巴黎的要求(因为这三国政府当时有国内的困难)不得不推迟了。官方宣布说:这些访问,以及其他的访问,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在第一次以总统身分出国期间,苏哈托小心地避免仿效其前任的炫耀排场。苏哈托总统虽然不习惯于外交界的礼仪,但他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虽然说不上有什么奇迹。由于日本拒绝给印度尼西亚新的贷款,甚至有人批评他对日本的国事访问是失败的。虽然有不少推测,认为苏哈托的助手们对这次访问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但人们一致  相似文献   

8.
1978年3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第三次当选连任,为期五年。但是,在今后五年中他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充当这个散乱的岛国的政治领导人。苏哈托1966年取代了第一任同时也是终身的总统苏加诺的职位,终于结束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在他上台之前,印度尼西亚已经从荷兰殖民统治下获得了政治自由;在经过了几世纪被统治之后,印度尼西亚重新取得了独立;议会制机构为权力主义机构所取代;军队被动用来从荷兰手里夺取西新几内亚,并试图粉碎新成立的邻国马来西亚;该  相似文献   

9.
国家哲学还是个人哲学?——对印尼建国五基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五基虽然在苏加诺和苏哈托时期都被作为国家的基本原则,但其含义和功用却有很大的不同.在苏加诺时期,建国五基是一种政治设计.作为一种政治设计;建国五基存在目标的模糊性、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是苏加诺执政前期政治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苏哈托时期,建国五基被解释成一种个人哲学.这种哲学强调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并成了苏哈托加强社会控制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1965年9月30日共产党政变前夕,苏哈托还陷于失望之中,可是,在政变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他竟跃上国家的最高职位。这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当了将军并卷入政治,这既不是出于他有什么追逐政治权力的野心,也不是出于他有什么意识形态上的神圣使命。他实事求是和讲究实际地前进。即使在1967年3月他由临时人民协商会议“权威地但却策略地”正式任命为代理总统后,他仍然保持谨慎和克制的态度。他对自己采取的“协商”和“软功”的夹攻战术所取得的成就,从来不作过高的估价。事态的发展证明,苏哈托在临时人民协商会议特别会议结束时所抱的怀疑态度是有  相似文献   

11.
1966年12月31日晚到1967年元旦,首都焕发着欢乐和期望,迎接未来更好的一年。年青小伙子们用吵闹的纸制喇叭、烟火和在街上跳舞,欢度这个没有宵禁的节日。人们多么期望在未来的一年中结束艰难困苦的日子。苏加诺也在欢度1967年元旦。他仍然是法律上的总统,始终从最好的方面去想,他在独立宫主持传统的新年招待会,豪华不逊当年。晚上,他出席了雅加达丹戎不碌港“加蒂卡巴哈里”海军举办的宴会。苏加诺在那里玩了一个通宵,他朝着漂亮的少女频送迷人的笑容,他跳着最喜爱的“玲索”舞,这大概是要表明他对快乐新年的信心吧!与此同时,苏哈托将军向人民作了年终报告。一开始,这位安佩拉内阁主席团主席  相似文献   

12.
编者前言     
《微笑的将军——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是一部比较全面地介绍苏哈托的传记。全书以记述苏哈托的出身、个人经历和他担任印尼总统前后各方面的活动为主,旁及印尼现代史的一个阶段,对于1965年印尼的“九·三○”运动以及其后的反革命政变,提供了较多的背景材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原书于1969年出版,1970年修订发行第二版。本刊根据第二版版本译载,以供参考。这本书的基调是对苏哈托歌功颂德。作者 O.G.罗德曾在印尼居住多年,自称在写成本书之前曾作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实际上,作者是站在资产阶级反动立场上观察事  相似文献   

13.
1975年8月14日,印度尼西亚议会通过了有关政党和专业集团的法令,使1973年由政府所建立的政党制度合法化。“简化”政党制度的目的在于消除或者至少缓和五十年代、甚至在苏加诺有领导的民主制度时期,普遍存在的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剧烈对抗。苏哈托政府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认为当前这种政党制度(包括作为职业组织的专业集团、建设团结党和印度尼西亚民主党)是合适的。但是,这种制度是否能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和印尼的关系通常表现出强烈的波动,在紧张对立和亲密合作之间转变。两国的传统关系开始于1963年至1966年印尼与马来西亚的敌对时期,由于1963年至1965年新加坡短暂地归属于马来西亚,这一时期新加坡也成为印尼的攻击对象。1966年,苏加诺总统被苏哈托的“新秩序”政府赶下台,随着印尼政权的更替,两国外交关系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10月1日:根据雅加达电台广播,若干名将领(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有联系)企图发动的政变已被粉碎,一个新的革命委员会已经接管政府.10月3日:雅加达电台广播所有政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除外)忠于苏加诺的声明.昨天,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支持9月30日运动.苏加诺总统广播说他还活着,平安以及掌权,他已经恢复对武裝部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1998年5月,印尼总统苏哈托在“反腐败”、“反独裁”的口号声中被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苏哈托的下台与战后初期印尼对腐败治理的不力及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息息相关。本文试图就战后初期印尼腐败问题的成因、特征、反腐败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作一简要论述。一、印尼的腐败问题随着战后公共官僚任务的急剧增加,印尼政府在社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腐败现象也日渐增多。到苏加诺执政时期(1945年8月─1967年3月),腐败已成为社会性的问题。印尼共和国首任副总统哈达在其50岁时说,“腐败已在印尼社会放纵,并侵蚀了政府的许多…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自从1965年苏哈托将军上台以来,实行“新秩序”政策,以“不要政治,要建设”为口号,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使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这种“不要政治”的前提却是以苏哈托总统为首的印尼军人集团的专政。军人不仅在军事事务上,而且在印尼社会的政治经济事务上都占据支配地位。那么军人是怎样走上政治舞台并达到目前这种对国家的控制程度的呢?又是怎样巩固其统治并维护其合法性的呢?本文拟分三个部分阐释这一问题:首先描述军人走上政治舞台、实现政治合法化的过程;然后介绍军人集团巩固政治地位的手段及其对国家实际控…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现正在实施1989—1993年的第五个五年计划。印度尼西亚希望通过这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达到苏哈托总统所称的“经济起飞阶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印度尼西亚正在设法更多地依靠私营部门来获得必要的资金,促进结构的变化以及提高生产率。这个战略变化包括实行一系列公共政策“改革计划”,其目的在于大大放宽对贸易和投资的管制,提高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效率,以及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份量。对于一个迄今为止仍然是高度集权和官僚主义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要彻底背离以往的习惯作法。但这也是风险很大的一个战略,很可能在经济起飞的航道上碰撞许多空中陷井。印度尼西亚自1967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在苏哈托执政的早期(1967—1972年),主要的目标是将苏加诺总统当权最后几年的经济崩溃恢复到正常状  相似文献   

19.
“Golkar”是印尼语“Golongan Karya”的缩略语,意思是“专业集团党”(FunctionalGroups)。专业集团党(Golkar)是一个政治组织,主要用来动员选民对苏哈托总统的政府的支持。它在1964年10月由高级军官建立,当时称为“专业集团联合秘书处”(JointSecretariat of Functional Groups,印尼语是“Sekretariat Bersama Golongan Karya”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又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治宣言》,系苏加诺总统在1959年8月17日向印度尼西亚全国人民发表的独立日演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