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郁 《政府法制》2010,(23):15-17
中国5000年文明史,有无数让人自豪的文明成果,但有一点说来让人气短,那就是吏治不佳、贪墨不绝。5000年里,反腐倡廉至少3000年,但始终是屡反屡贪,边反边贪。有学者评价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一部贪污史。”这话有点极端。如果中庸地说,应该是:一部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一部反腐倡廉史。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维修屡受气,苹果公司缺乏责任感 "苹果的歧视让我很受伤,我觉得苹果作为一个国际大公司缺乏对中国消费者最起码的尊重."北京某高校学生小潘气愤地说,"以后我再也不买苹果的产品了!" 小潘的气愤源于苹果公司售后服务执行"双重标准"——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苹果手机在保修期内出现指定故障后都可更换新机,可在中国,小潘却遭遇了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我结识的美国朋友,几乎都是中国迷。沉迷于学汉语,沉迷于在中国做生意,沉迷于和中国 人做朋友,沉迷于做中国孤儿的父母……他们是用朋友的眼光打量我们,他们对中国,对中国人 的看法应是客观而又亲切的。 “我有中国女儿了。” Janetsedgley 蒙大拿大学电脑信息服务部职员,1997 年领养了一个中国女孩儿。 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正是这份时时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帮我结交了很多中国学生,她们个个聪明、勤奋,而且漂 亮。我喜欢这些中国学生,先后请了好几个中国学生住在我家。袁菁在我家住了四年,都成了一家人了。我忘不了…  相似文献   

4.
祁发权  于洋 《法治纵横》2013,(12):29-30
毒品.大部分吸毒人员都知道它无论是对生理还是心理都是有害的,但是,他们却都屡戒屡吸。不断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因为吸毒.他们众叛亲离,妻子离开了他们.朋友疏远了他们……  相似文献   

5.
周婷 《法律与生活》2010,(18):61-62
见到小武(化名)之前,主审法官告诉我,他是一个“屡抓屡偷的惯偷”,判刑和法官的教育似乎对他不起作用。 等待小武的时候,我先见到了他的父亲老张。这个中年男人,看上去很憔悴,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08,(18):47-47
同志们:我这次到国外考察,是有很大收获的,特别是对我们彻底粉碎“崇洋媚外”的思想是大有教育意义的!在这方面我最有深刻体会的是:洋鬼子都很傻,都没有我们中国人聪明!下面我就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刘晓 《政府法制》2012,(32):8-8
偶然登陆美国白宫网站,竟然发现了两个让我惊讶的信息,一是任何人都可以给美国总统奥巴马打电话或写信,一是公众可以参观美国白宫。这对美国人而言再平常不过的信息,却让我这个中国人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8.
晓德 《政府法制》2008,(14):33-33
巴基斯坦把储备帐篷都给了中国 “我父亲告诉我,当全世界都遗弃我们的时候,中国人把最好的东西自己不用,送给我们,我们才打败了侵略者。我愿意捐助一切,愿意去救人!”得知中国发生地震后,一位巴基斯坦网友写下了这样的留言。而类似的表态在巴基斯坦人中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9.
高东 《检察风云》2004,(16):24-25
屡犯屡查,屡查屡犯。药品回扣问题为何如此难以根治?是利益驱动,还是体制痼疾?是环境使然,还是"逼良为娼"?下面,让我们听一听患者、医家、厂家、专家、领导都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政府法制》2010,(12):33-33
同志们: 我这次到国外考察,是有很大收获的。特别是对我们彻底粉碎“崇洋媚外”的思想是大有教育意义的!在这方面我最有深刻体会的是:洋鬼子都很傻,都没有我们中国人聪明!下面我就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和日本人接触打交道。尽管都是黄种人,可是在日本呆久一点时间,就能一眼分辨出迎面走来的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我认为日本人特有的神情是谨慎的,目不斜视的,谦恭有礼,但却对周围的人刻意保持距离。不似中国人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样子。再和日本人接触多了,也能慢慢感受到这种谨慎背后的民  相似文献   

12.
华远房地产集团总裁任志强说,他“只给富人盖房”,并说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他要让—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人们称他屡发“狂言”,招致很激烈的批评。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所以笔者认为他有权利说他想要说的话,这是他的自由。但是别人也有权利对他的话发表不同意见,这也是每个公民的自由。因此我也要对他的“狂言”表达一些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鲁迅的理由,是老先生好玩。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老先生去世,到明年整70年了。70年来对鲁迅的印象与评价都是个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相似文献   

14.
资讯台     
我的钱如何让我的钱生出更多的钱,这是当下中国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从人追钱的辛苦,到钱生钱的刺激,中国人的金钱观短短几年间经历了一次刷新。曾几何时,那是“我们的钱”,“国家的钱”,“银行的钱”,而现在是“我的钱”。人人都想理财,人人都想投资,但在还不够成熟的金钱观下,在不够理性的钱市中,我的钱——如何找到出口呢?(《新周刊》)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也是《中国监察》的忠实读者。我觉得这份杂志叫人看了爱不释手,回味无穷,从中可以受到教育,得到启示,增长知识。所以,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我们单位都要订阅一份《中国监察》。每次杂志一到,我总是抢着先看,遇到好文章,我还讲给别人听,推荐给别人看  相似文献   

16.
朱元璋曾经是郭子兴帐下的一名亲兵,屡立战功,屡献良策,深得郭子兴器重,不但将自己的干女儿嫁给他,还升他做了统率兵马的总兵官. 从一个要饭的穷小子,一个普通的兵蛋子,一下子成了军中的第二号人物,很多人心里不服气,特别是那些战功赫赫的老将,他们年龄比朱元璋大,功劳比朱元璋多,名声比朱元璋响,如今,每次开会,朱元璋坐在头一把交椅上,他们却屈居其后,怎么想心里都不甘.大家明里暗里风言风语不断,说出生入死不如娶个好老婆.  相似文献   

17.
记者:陈先生,您的业绩在学术界已广为人知。您出版了12部个人独著的研究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问题的学术专著,发表了近200篇学术论文,还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央军委特等奖等十多项国家级奖项。您的著作和文章深受广大青年的喜爱,据了解,您是在屡经磨难的情况下取得这些成就的。这很使人敬佩。今天希望您能谈一谈如今您眼里的毛泽东。 陈立旭(以下简称陈):在毛泽东思想面前,我永远是个小学生。我一直认为我写的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特殊的罪犯,他为自己的犯罪动机设定了一套冠冕堂皇的理论 詹桂福也许要算一个特别的犯罪分子,虽然他的犯罪行为并不罕见。十多年来,他断断续续地从事贩卖私盐的勾当,顽固地屡抓屡贩。在2002年6月至2003年8月这段时间里,詹桂福多次从广东购进私盐总量达214余吨,创下广西近几年来查处的私盐个案之最。 他如此猖狂地贩卖私盐,是因为他偏执地认为:“我没有犯罪,我  相似文献   

19.
我坐在从德围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相似文献   

20.
李巍 《中国律师》2005,(7):48-48
2005年6月13日,这一天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平淡的一天,但对于我来说,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不但获得了执业律师的资格证书,而且幸运地成为北京市第一万名律师,成为北京各大媒体瞩目的焦点。同事和朋友闻讯后都纷纷向我表示祝贺,并问我的感受如何。我当然觉得非常幸运,因为承受这个幸运光环的人不论是我还是别人都是偶然的,但仍然觉得非常激动。因为,对北京律师乃至中国律师的发展来说,都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