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生态保护与发展并重,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成为市人大代表们审议发言的共识. 如何坚持生态保护与发展并重,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武隆区、石柱自治县给出了发展样板.  相似文献   

2.
正灌阳,昔日红军长征三次经过的红土地,而今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增列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示范县。为此,灌阳县不断探索开辟生态发展转型之路,全力走好生态保护"长征路"。第一,吹响集结号,用生态理念为发展充电。近年来,灌阳县把加强生态意识放在突出位置,立足县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吹响了生态保护发展的集结号。一是坚持念好"生态经"。通过电视、报刊、广场LED显示屏等  相似文献   

3.
何平 《重庆行政》2015,(3):14-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同志也意味深长地说:“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核心任务也是发展。”重庆市委的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将地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武隆带进了全新的生态时代。建设生态保护发展区,要求既守住生态底线,又释放发展能量。武隆积极把发展置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建设来通盘考虑,按照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生态建设更加完备、生态保护更加严格、生态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化更加普及、生态产业更加发达这“六个更加”要求,加快打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武隆公园”,逐渐探索出一条生态文明引领、生态经济支撑、生态制度保障的绿色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4.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丽水市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努力践行“两座山”发展理念,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打造“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双示范区,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群众》2020,(15)
正万里长江奔腾不息,赋予了两岸绵延不竭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近年来,地处长江之滨的泰兴市虹桥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与流域治理同步规划、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同步推进、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同步落实,加快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群众满意"的发展新路径,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  相似文献   

7.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指泉州、漳州、厦门三个设区市的范围内,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2007年6月,福建省编制出台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确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目标,制定了具体任务、相关项目和政策措施,以有效指导和统筹泉州、漳州、厦门的文化遗产以及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拥有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生态景观,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世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极具代表性,对于保持河海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气候、蓄洪防旱、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复杂多样、相互交织,生态系统恢复难度大、过程缓慢、稳定性较差,退化风险仍然存在,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为此,致公党山东省委会牵头围绕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开展民主监督调研。调研发现,目前制约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主要问题有规划政策和要素支撑体系不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突出、生态工程成效仍不稳固、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较大、盐碱地综合利用矛盾较多等。建议从强化规划引领和要素保障、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巩固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科学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  相似文献   

9.
正初夏伊始,由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2013年"湖北环保世纪行"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自1993年开展以来,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大力宣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对于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已成为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宣传品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改革  相似文献   

10.
吴权 《群众》2013,(4):19-20
党的十八大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进步与自然和谐状态的反映,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发挥人类所特有的能动性,“取之有度、有取有予”,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维护资源环境对人类的长远供养能力,为当代和后代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营造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11.
正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黔江区、石柱自治县、秀山自治县、酉阳自治县、武隆县、彭水自治县等6个区县(自治县)划分定位为了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一)"我最关心的是市政府将如何支持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建设。"在本次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汤亚兵说,秀山自治县作为全市经济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保障财政刚性支出已力不从心,要承载起建设生态保护发展区的重担,自身力量实在是捉襟见肘,必须从市级层面  相似文献   

12.
阮春生 《今日浙江》2012,(18):30-33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要实现“双赢”,关键是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20,(2):41-42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真言、谋良策。保护黄河生态,共筑绿水青山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首先要让母亲河“健康”起来。  相似文献   

14.
《政策瞭望》2014,(7):36-38
近年来,丽水市按照建设“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环境部介绍,截至7月26日,全国已有14省份发布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16省份已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即将完成 。  相似文献   

16.
正7月30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闭幕,表决通过了《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吉林生态日"的决定》,将每年9月26日设立为"吉林生态日"。这是近年来吉林省在保护和发展生态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查干湖时强调,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重托,为我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7.
顾萍 《群众》2019,(13)
<正>高港是泰州的滨江主城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拥有20公里长江岸线,区位优越、生态秀美。唐朝诗人张若虚的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描写的就是滨江临海、春夜月明的动人景致。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力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通过国家级生态区考核验收,获评首批江苏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具有高港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下简称《漓江条例》),是我区第一部综合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漓江由此告别了没有专项法规保护的历史。《漓江条例》从立法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等各方主体,在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对于建立漓江保护的长效机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月红 《重庆行政》2014,15(6):86-87
正重庆市委、市政府将渝东南武陵山地区的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武隆县、彭水县6区县(自治县),约1.98万平方公里范围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彭水县要实现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目标任  相似文献   

20.
地处长江中游的江西,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且毗邻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省份之一。近年来,江西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为推动构建江西省整体生态补偿机制,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