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祁刚利 《求实》2005,2(9):31-34
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当前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在国际共运史上,苏共在党内民主问题上所犯的“左”,即民主的缺失,右,即民主的泛滥,这两个方面的巨大错误,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总结苏共在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搞好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主要应从权力结构、政党文化和民主程序上入手。  相似文献   

2.
托洛茨基在批评苏共党内民主严重不足的过程中,围绕党内民主问题有大量理论阐述和思考。他强调,党的领导机关不能代替全党考虑和解决问题,应重视基层党员的民主权利;批评自由是党内民主不可或缺的内容,发扬党内民主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条件;党内民主绝对不是允许派别活动的自由,但要防止派别活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党内民主缺失必然带来党的领导干部的蜕化和苏共的变质。托洛茨基对苏共党内生活状况的批评是符合实际的,在如何防止派别活动等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主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组织原则要求,对斯大林个人集权的认识要比西方学者深刻;他指出党内民主匮乏势必会引起党的蜕化变质,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深刻揭示了党内特权阶层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内在联系。托洛茨基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合理主张,由于淹没于苏共当时关于国内外问题的激烈争论、党内权力斗争等复杂政治因素中,再加上他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最终并没有赢得党内广泛支持和引起党内应有重视,反而最终被打成了修正列宁主义的反对派。这样的结果无论对托洛茨基本人还是对苏共而言都是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地位,党内民主的程度、发展路径、取向等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民主化全局。以民主化为核心取向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自然内在地涵括了党内民主的发展逻辑。发展党内民主,关键在于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4.
党内民主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苏共丧失党内民主的恶果是:使得苏共的各级主要领导人养成了唯我独尊、专横跋扈的恶习;使得党内的思想活力与理论创新能力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思想僵化与教条主义盛行;使得党由志同道合的联盟变成个人独裁,广大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命运漠然置之,进而不战而亡。苏共丧失党内民主给我们的启示是:高度重视发展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切实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才能免蹈苏共亡党之辙。  相似文献   

5.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关系党和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对于中国民主化的进程而言,发展党内民主又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民主建设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苏共的瓦解有许多原因,但苏共在推进党内民主化时没有把握好民主的方向、速度和限度,没有把握好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关系是导致其土崩瓦解的重要原因。理性反思苏共党内民主化的经验教训并加以借鉴,对我们加强党内民主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内缺乏民主和党风不正问题是赫鲁晓夫以来苏联共产党几十年一直存在的问题。近三十年来,苏共的每一次代表大会或中央委员会的报告都或多或少地要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苏共领导不断采取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到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苏共在改进党风,保障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方面主要作丁三件大事。这三件事的涉及面较大,影响也较深远,对苏共在发扬党内民主和整顿党风方面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有8000多万党员.这些党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执政党要履行社会整合的职能.首先应该把党内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整合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重要途径。发展党内民主,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具有特殊意义.这种特殊性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惟一的执政党.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领导力量.肩负着推进社会民主的重任,因而党的民主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党内民主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党内民主,视党内民主为党的生命。本文通过对党内民主发展的历程进行全面考察,以总结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经验。这对于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9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探求党内民主、扩大党内民主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历史历程,如果按党的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顺序划分的话,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初始阶段: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5年七大召开前.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时期,党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充分相信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并一心一意为了群众的利益奋斗,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赢得民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