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摇篮。然而,当前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和很大规模上制约着整个教育领域。在教育内容方面,都是只注重书本知识和理论,不关心知识的应用和现实背景,不求广博的知识面,不关心学生的全面理解,学生只是模仿教师的示范,不讲创造,不求甚解,忽视了其它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方法上,以解题、练题、押题为中心,搞题海战术,讲求大运动量训练,学生死记硬背,生搬  相似文献   

2.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纠正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本质的扭曲,是“以人为表”的教育理念的自然回归。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教师主导能力的发挥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3.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纠正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本质的扭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往往的自然回归,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教师主导能力的发挥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着手,而我国的基础教育体制严重阻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改革现行教育体制,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长远和现实需要的战略意义。 高校是以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为教育目标的,是以高深知识的传播为手段,以研究新问题、创造新知识为使命。人类近现代文明史中的重大发明和创造,许多都是直接出自大学校园或间接出自大学培养出来的学者。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迎接信息高科技时代的需要,也是为了改变当前大学生思想、知识现状的需要.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做到改革学生管理教育方法,并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创造宽松组织环境,培养造就创新典型,主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等.  相似文献   

7.
一、素质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身心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是相对于传统的技能和应试教育而言的。素质教育是适合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一种现代教育。具体可概括为:①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③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要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群体的意识,要使学生不仅关心自己的成长,而且关心家庭、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即要使学生“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是许多教育者关心的问题,对此应采取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因此教师不仅传播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网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常规管理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如何有效加强学生公寓和学生网络的管理 ,实现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有利于针对学生在知识文化教育 ,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营造出更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管理水平 ,我校积极探索研究 ,创造出一些新鲜经验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长期以来占据基础教育统治地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引导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论在教学体系还是在教学内容方面都偏重智育,明显忽视德、体、美、劳等其它方面的教育。结果十几年的基础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了“考试机器”,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求异思维、创新意识薄弱,学生毕业后,分配到新的工作岗位很难胜任工作,并且十分缺乏创新、创造才能。应当说,应试教育培养的是平庸的人才,已严重限制了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这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校被看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就是接受和储存知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革旧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发展培养学生智能,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已成为教育的主题。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结果,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的作用已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 一、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建立良好的知识环境 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受创造欲望驾驭,以寻求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是建立在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等诸多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拓全方位的创新教育,以达到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创新知识的目的,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使命.文章分三个层面具体论述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创新教育问题1.学会学习新知识.学会获取、选择、利用、交流和开发信息的本领,将自己改造为"信息人".2.培养创新能力,提倡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格,培养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积累创造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学、研究、思维、表达的能力.3.通过智能教育、终身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开拓创新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主旋律,以及“知识沉化”,专业性教育层级被推高等大背景下,“专业教学”应提升为“专业教育”,新的专业教育理念是:在“三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会思考、能实战、不作弊、善合作”,以此提高专业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在以创造为特征的21世纪,掌握知识的内涵是创新不是因袭。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不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在1998年考察北京大学时又明确强调: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在培养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方面已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阻碍了创新的发展.因此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响亮地提出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口号,并把会议的精神和主题确定为: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最高表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形势迅速变化的今天,倡导创新教育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大的作为,关键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此必须努力发展高等师范教育。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高等师范教育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主要包括:要有准确的定位,即高等师范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坚持师范性;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主要包括创造能力、创造精神和创造兴趣的培养和教育;教师要学会发展自己,主要包括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和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既为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高等学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并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具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人才培养和知识应用等重要职能。从长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教育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变革,就是由应试教育向以培养创新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转轨,这是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面向21世纪改革和发展教育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体系,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较,从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乃至教育评价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实施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主的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由传授型转向创新型,否则就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