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一个牵动上上下下触及方方面面的老问题。十多年来,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三个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但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依然存在,在有的地方,甚至有所加重。1996年6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指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当前,一些地区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党同农民的关系,影响农村稳定的一大因素”。本文就农民负相过重的具体失现、原因及其对策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意见。一、农民负担过重是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原因。所谓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在非等价交…  相似文献   

2.
张秀芬 《求知》2000,(10):27-28
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就必须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蓟县农民负担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最近几年内,我县各乡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成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最近中央又一次强调要求彻底解决农民负担问题,这确是抓到了当前农村工作的要害之一。泰安市从坚持党性、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高度,就减轻农民负担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表现:农民 负担在哪里 农民负担一般讲是指“三提五统”(即三项村提留,五项乡统筹),农民必须承担;不合理的负担,政府必须减除。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农民负担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三提五统”费之外支出多,数额大。一是集资。当  相似文献   

4.
农民负担反弹问题根源探析王勇穆向民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是稳定农村经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重要保证。但是一些地主伤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农民负担反弹不断见诸报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从研究资料看,人们倾向于将此类问题归结为四方...  相似文献   

5.
减轻农民负担要让农民来监督编辑同志:重庆江津市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动脑筋,出新招,将《农民负担通知书》改为《农民负担监督卡》,把农民当年法定的税费、统筹、提留、劳务等纳入管理,一户一卡,乡镇和村凭卡收取,农民依卡履行义务,全市农民领卡率达9...  相似文献   

6.
错位的“裁判”湖北成尚城据报载,湖北汉川县委、县政府在组织检查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时,要求各个检查组直接深入到农民家中去,听一听农民的意见,问一问农民的要求,看一看农民的负担卡。一句话,减轻农民负担是否有成效,要让群众当“裁判”。让群众当“裁判”,这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注重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民负担过重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与此同时,农民合理负担征收难又成为人们经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乡镇干部,由于承担着农民负担的征收与管理工作,所...  相似文献   

8.
荆棘 《瞭望》1999,(45)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已不止三令五申。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乱摊派几乎年年都讲,送会必讲。然而,这类事件还在一些地方确凿无疑地发生着。少数干部的胡作非为及简单粗暴,已经引发了一些干群冲突,酿成一些不应发生的恶性案件,严重伤害了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这种加重农民负担、漠视农民尊严、侵犯农民利益的做法,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社会大局的稳定。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做好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严肃指出,“党的农村政策在一些地方不落实,是当前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在,不少农民反映:他们承受的各种负担太多,希望有关部门到农村去,开展一次“农民负担万里行”,为农民们反映真情实况,解决实际问题。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农民负担不得超过农民年收入的5%。然而,有的地方各种名目繁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提留、统筹、集资等的上缴数,远远突破了5%的限额。 党和政府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为何年年喊,却年年减不下来呢?主要症结是有关部门和少数领导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规定当作是一条伸缩自如的弹簧,为了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甚至是个人的种种不合理的开支费用,在财政经费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便打起了歪主意,把贪婪的目先瞄向了农民的口袋。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不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他们的眼里,农民负担可多可少,随意制定,是一块唐僧肉,个个都能吃,于是就挖空心思地从农民身  相似文献   

10.
林嵬  刘健 《瞭望》1999,(27)
从河南省农民负担监督办公室提供的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负担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到,1990年,全省农民负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1238%,达到一个高峰,此后逐年回落,到1998年全省农民人均上缴的统筹、提留款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9%,加上各种集资、摊派才占416%。可河南省社科院和信访局最近所做一项调查却表明,大部分地方农民实际负担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但其表现形式越来越“隐形”,农民负担明白卡之外还有很多“暗卡”。最近,记者来到河南省新野县樊集乡钮寨村蹲点调查,发现这里1998年农民负担竟高达300元,而…  相似文献   

11.
一、农村税费改革概述在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按年收益不超过3%的比例向公社上交管理费。20世纪80年代初,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除按土地上交订购粮外,基本上没有社会负担,但由于农村道路等公共事业无力开展,一些地方和部门开始向农民收费。到80年代中期,农民负担问题成为农村热点和难点问题。1985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向农民乱派款乱收费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严加控制“集资”、“赞助”、“捐献”活动,不准摊派指标。199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农民增收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农民增收趋缓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非农产业就业困难 ,农民负担过重 ,政府对农业投入比重过低等。农民收入下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合同书成摆设乱摊派有对策百分之五之外的负担谁来管何泉,周柏钦,项宗友自1993年,安徽长丰县减轻农民负担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刷的“农民负担和粮油棉定购任务合同书“发到了农民手中。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书上,中央和省、市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意见及当年农民应负...  相似文献   

14.
晓施 《瞭望》2002,(23)
地处江汉平原西部边缘的湖北枝江市曾是一个农民负担问题比较严重的县级市,负担最高时人平达350多元,亩平达260多元。农民为此曾到处上访,1991年曾有一位农民还因负担过重到省政府上访后自杀。 与农民负担相伴的另一个难题是:有的农民对政策范围内的提留、统筹顶着不交,致使部分乡镇出现了教师工资发不出来、财政揭不开锅的困境。如何化解农村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民负担过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负担重已成为影响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的矛盾焦点。针对贫困山区农民负担状况、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农民负担的范畴及程度1、农民负担的范畴。农民负担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的事。农民负担过重这一新的农村矛盾的出现,也只是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开始的。什么是农民负担?那些属农民负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文件上都有规定,那就是农民承担的三提五统,即村级三提留: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乡级五统…  相似文献   

16.
贵刊文章指出,2004 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成效 明显,事实的确如此。 但我们也要看到,未来 几年还需注意三方面的 问题。 最突出的是治理农业 牛产性费用和经营服务性 收费中的乱收费。严禁在 向农民收取水费、电费过 程中乱加价和搭车收费, 或以经营服务的名义变相 加重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7.
黄蕙 《瞭望》2003,(13)
1990年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按国务院要求,农业部对中央有关部门涉及农民负担的文件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清理。 199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条例》,规定农民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不得超过上年人均收入的5%。 1993年3月,中办、国办发出《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  相似文献   

18.
林嵬  刘健 《瞭望》1999,(27)
去年以来,由于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回落,农民劳务收入减少,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面对农业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的新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指出今年农村工作必须抓好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两个突出问题。要做好这两项关系全局的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是切实把过重的农民负担减下来。如果农民负担不减轻甚至反弹,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而且容易诱发基层干群矛盾,加剧农村不稳定状况。过重的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地方和部门贯彻中央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力,监管机制不完善,对违纪行…  相似文献   

19.
当前,减轻农民负担的呼声很高.农民负担过重已成为久治不愈的"痼疾",成了严重的社会性问题.究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党政部门的一些领导干部丢掉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追求虚名,急功近利,堆砌"政绩",搞虚报浮夸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减轻农民负担必须把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重实情,办实事,讲实效,才能真正把农民的负担减在实处. 一、实事求是地核定人均纯收人,合理确定"两上交"基数,使之与农民的实际收人保持"适度",不致于超过经济承受能力.对国务院规定的"两上交"不能超过上年人均收入的5%,农民是  相似文献   

20.
农民负担重是近年来农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一个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顽症”。尽管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但目前农民负担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央抓得紧,负担就下降;稍微一放松,负担又反弹。 农民负担真的是久治不愈的“顽症”?非也。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一些代表为减轻农民负担开了个“药方”:精兵简政。 农民负担与精兵简政有什么关系?人大代表、衡水市委书记白润璋这样解释: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农民负担一再出现反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目前许多地方的乡镇机构臃肿,干部队伍和招聘雇用的人员庞大。 中国人常讲一句话,叫“人多好办事”。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讲效能的今天,这一古言开始失灵。人多不一定就好办事,而且有时人多反倒是一大包袱。对党政机关来讲,机构臃肿、冗员过多更是后患无穷,所以我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