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应国家的法制化进程,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使立法体制成为利益分配机制,立法过程成为权力博弈平台,立法博弈正在成为一种治理方式.在动力表现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是立法博弈的内在驱动;在目标表现上,民主与文明是立法博弈的价值诉求;在方向表现上,多元利益平衡是立法博弈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2.
行政强制的漫长立法进程折射出当下中国能够提供多元利益主体公平参与的制度博弈平台的匮乏,而行政强制的制度博弈实质体现为公权力与私权利二元关系的紧张与对抗。如何达成制度博弈的均衡解,"平衡论"视角下的行政强制的价值取向成为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运用辩证思维科学认认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群体的利益差别和利益博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思想前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利益差别.在质上应该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合理合法的.在量上应该是适度的。而通过多元群体的均衡博弈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立法是多元利益群体有序寻求平衡的过程。“立法随笔”专栏,以立法工作者、参与者的视角,不仅记录作者围绕某个立法创意、选题等的所见所闻所悟所得,而且记录某项法律法规制定过程及其背后的新闻故事,包括这一过程不同阶层利益博弈的焦点,立法者的智慧、勇气等,以期使立法的内涵透过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某种印记。  相似文献   

5.
正立法中的利益博弈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确认和调整利益关系,实现利益的初次分配,是立法的核心内容。立法直接关系着相关主体利益的配置,立法中利益的冲突和失衡在所难免。利益分配是一种政治,也是一种艺术。利益分配不均,社会就会不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就难以维持。法律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分配利益的规则,如何有效地合理平衡错综  相似文献   

6.
<正>近20年来,我国在人大通过的法律中,由国务院提交的法律提案占到总量的7%到85%,而国务院的提案基本上是由各部委负责制订的。我国立法逐步呈现出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趋势:立法部门不再是主导立法的惟一主体,越来越多的利益主体参与其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立法。但由于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力量上的差异,和一些立法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博弈集中体现于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再分配。由于地方政府拥有公权力、拆迁人经济实力强等因素,使得被拆迁人在利益博弈中处于明显弱势。土地征收补偿的立法理念失衡、法律体系不完整、公私法边界不清,进一步加重了利益失衡。土地征收立法在理念上应以被拆迁人利益为中心,在层级上应以拆迁补偿法为中心,在程序上应以民事纠纷的预防和处理为中心。  相似文献   

8.
在立法过程中,各社会利益团体强势增长的“利益博弈”诉求给“部门利益法制化”这一顽疾带来强烈冲击。通过多方参与的博弈,立法将不再是政府部门之间权力与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而是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我国《侵权责任法》是一部专门性、技术性及思辨性很强的民事立法。基于其调整对象的复杂性、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多元利益的复杂权衡和多种价值取向的艰难博弈中,《侵权责任法》吸纳最新学理研究成果并将现代立法技术发挥到极致。在确定了最终由社会生活现实所决定的法律优先保护利益(价值)选项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式的辩证思维智慧与机敏的平衡术。  相似文献   

10.
近期,在劳动合同法起草、审议及公开征集意见过程中所爆发的激烈争论,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在分化出不同利益诉求的阶层和群体,并且直接影响着立法等公共决策的形成。应当承认,现代立法实际上就是不同利益群体互相博弈的结果,这种利益博弈,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也使民主制度更加富于生气。相比在我国立法实践中积弊已久、富于“中国特色”的“部门利益”乏争,新兴的“集团利益”、“群体利益”、“阶层利益”之争无疑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这种变迁,标志着我国立法正在向正常的博弈状态转型,开始更多地具备现代法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博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立法中的博弈》一书,就通过纪实多部上海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过程,为立法带来了全新的利益博弈概念。  相似文献   

12.
<正>在利益多元化的年代,或许无法苛求立法绝对公正,但最起码应当保障所有利益群体公平参与立法博弈。4月24日,广告法修订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后,最终表决通过。此次修法最大焦点是,卫生系统和社会各界控烟力量坚决主张全面禁止烟草广告,烟草行业及其主管部门则持强烈反对立场。从一审到三审,相关立法博弈持续进行。多个控烟公益组织、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公共卫生和法学领域专家,纷纷召开研讨会并联名上书  相似文献   

13.
从公共政策过程视角看,政府规制是多元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各种利益主体的压力、游说和直接决策者价值偏好的变化,最终决定了政府规制的政策安排及其变迁。为了维护社会和谐,需要实施利益平衡规制,完善多元利益博弈的制度平台,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权,抑制分利集团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14.
立法异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海毅 《公安研究》2002,(10):80-82
立法异化是指享有立法权限的部门在立法过程中违背法律精神,为了部门利益而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借国家权力,谋部门利益;为争地盘,互不相让;抛弃国法,另立特权。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解决立法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利益博弈进入立法领域 追寻近年立法进程,如《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等,会发现不同法律或其草案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  相似文献   

16.
杨芸伊 《桂海论丛》2007,23(4):48-50
目前,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已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鉴于农村公共产品主要还是由政府提供,在委托——代理的理论框架下,根据委托与代理之间的利益差别性以及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导致集体行为非理性的理论预设,文章从多元利益博弈的角度,对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与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基于各自的理性选择却导致非合作博弈的困局进行解读,并提出正和博弈的有效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7.
法律发展与利益变化息息相关,而利益的法律转化和民主输送需要凭借某种特定的力量,通过一定的表达渠道和表达方式予以实现。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利益集团扮演了这一重要角色。多元利益集团是多元利益社会民主制度的一种形式和固有特征,它通过畅通诉求表达而总体有利于社会稳定。利益集团是衍生于基本宪法性权利——请愿权的一项制度,其流弊可以经由良好的宪法设计和专门的法律规制予以消减。传统上,利益集团通过影响立法过程来提升立法理性;近年来,它也试图施压于司法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进而影响法律乃至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地方立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部门不适当地强调部门的利益、扩大部门的权力。一些专家和立法工作者将这种问题称之为"部门利益倾向"。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地方立法步伐和立法质量的突出障碍。因而,探讨在地方立法中如何克服"部门利益倾向"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一、"部门利益倾向"的表现与成因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的法律是社会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产物,是立法者对多元利益整合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立法者需要解决整合合法利益与非法利益的冲突、整合合法利益与法外利益的冲突、整合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三方面的难题,解决上述难题可以选择利益位阶方法、成本效益方法、利益兼顾方法和利益倾斜保护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立法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种利益进行平衡的过程。对公众而言,他们总是希望通过各种表达机制,把自己的利益诉求传递给立法者;而立法者则是在充分听取各方利益表达的基础上,对原始的、多元的利益诉求进行整合、协调和平衡,并通过法定程序,把它们转化成为相应的制度设计。因此,表达和倾听是立法工作中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两者完美的结合,才可能成就一部品质优良的法律。最近几年,我国开门立法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从物权法草案提交全民讨论,到个税法立法听证会的举行,再到劳动合同法草案提交全民讨论——随着民意的全方位介入,普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