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妇女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力军,成为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妇女的优势,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妇女组织建设,提高妇女自身的能力素质,鼓励、支持妇女有效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建立妇女后备人才储备库,促进农村妇女有效参与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善治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要发展,必须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衢州地处浙江西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人口集中在农村,其中富余闲置的农村女劳力78306人,她们富余不富、闲置不闲,就业难,增收难。2003年初,衢州市发起"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参加就业培训,通过创建"衢州保姆"等劳动力品牌,组织农村妇女劳务输出。每年对外输出保姆2000名。一大批农村妇女走出乡村,找到了增收的好门路。 如何进一步加强培训,推动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跨区域就业,结合对"衢州保姆"品牌的创建,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广泛发动、深入宣传,促进农村妇女转变观念。把农村庞大的妇女  相似文献   

3.
因婚嫁失地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过程中困扰农村妇女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其可能的后果之一是使农村妇女由于没有自己名下的土地而在家庭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增加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文章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农村普遍遵从"从夫居"婚嫁习俗的背景下,在土地承包政策调整不同时期结婚的农村妇女,因婚嫁而失地的比重随时间大幅上升;因婚嫁失地使农村已婚妇女遭受来自丈夫的家庭暴力的风险显著增加。鉴于此,建议对土地承包等相关政策进行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调整,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增强农村妇女的经济赋权,提高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有效降低其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农村土地制度的巨大链条上,妇女既享有宝贵的制度资源,也受限于政策的性别中立立场;妇女的土地权益既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框架之下得以体现,也为家户所遮蔽。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充分认识妇女土地权益对于经济发展、基层民主、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促使法律政策倡导下的资源分配做出有利于性别平等的转变,实现"从身份到契约"过程中的男女平等,是重新构建农村妇女经济角色、治理角色、文化角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当前在农村大量男性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很多农村妇女已成为乡村家庭及其社区的中坚力量,也成为农村脱贫工作中的重要群体。如何激发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成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内生性脱贫的视角对山西省永济市和河南省灵宝市两个由当地农村妇女主导创办的合作组织进行观察后发现:合作组织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自发形成的妇女合作组织更倾向于以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工作抓手,重塑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以此为基础形成可持续、生态化的乡村产业与就业创新模式。可以看到,农村妇女身上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经过合作组织的形式激发,成为村庄脱贫和社区良性治理的内生动力,这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村庄女性化格局下妇女政治参与困境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翠莲 《长白学刊》2013,(6):125-130
随着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渐趋加快,我国农村村庄呈现女性化由趋势逐渐演变为格局。农村公共领域对妇女的有限开放和女性参与村级治理的制度安排,使妇女进村“两委”数量有所提高,但在村级治理的政治资源分配中仍居于最弱势地位。在村庄女性化这一特定背景和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应通过制度整合和文化形塑,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环境,疏通妇女政治参与的渠道,优化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主体性条件,以消解村庄女性化背景下妇女政治参与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在2002年新一轮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政策上普遍强调了村委会和党支部交叉任职,以精简干部。但是,这无疑也是对农村妇女在乡村权利结构中的弱势地位雪上加霜。交叉任职给农村妇女进入村委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要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发挥广大农村妇女在农村基层民主中应有的作用,妇女应该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依靠妇女组织以及制度安排来克服妇女进入村委会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8.
杨绕才 《创造》2024,(4):66-70
<正>农村妇女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好农村妇女的“半边天”作用。近年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迪庆州”)农村妇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一些困境。基于此,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背景下,探索农村妇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作用发挥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发挥农村妇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13,(4):31-32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流向城市就业,农村妇女占农业劳动力的比例达到65%以上,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多年来,全国妇联配合农业部门在推动完善保障妇女土地权益的相关法规政策、协调解决妇女土地侵权信访事项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还通过联合召开会议共同推广维护妇女土地权益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14,(4):38-40
<正>山东省威海市妇联紧密结合产业发展优势和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结构状况,通过推办"乡村车间"(协调争取企业把分厂、车间或加工点开设到乡村)重点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难问题,使大批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全市以妇女为从业主体的乡村车间539个,涉及家纺、海产品、农产品、渔具加工等多个行业,从业妇女2万多名。  相似文献   

11.
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乡村治理研究是以理解乡村秩序如何维系,乡村社会如何发展为主要任务的问题导向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它大体上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理解乡村治理发生的背景、历史条件及其现实处境;中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理解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度和法律在农村实践的过程、机制及后果,并为理解农村政策的实践提供理论解释;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理解乡村社会内在的运作机制及农民的生活逻辑。据此思路,本篇报告将对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状况做出描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回顾毛泽东时代集体经济的历史经验,对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妇女组织与合作经济的发展现状,以L社工机构(1)在一个华南农村推动的乡村旅舍项目为例,探讨新型合作经济中妇女组织培育与妇女增权的路径。文章分成三个部分:集体化时期农村妇女的组织状况、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妇女组织与合作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广东某一村庄妇女组织与合作经济的当代实践。文章认为,扎根于农村社区,采用优势资产视角以发展新型本土合作经济,将有助于实现妇女的劳动合作及妇女增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到了战略高度,在重视城乡融合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除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返乡就业外,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调动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使流动人口与留守人口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留守人口相对减少相辅相成。农村留守妇女在总体数量上已经大大减少,留守地也从农村转向乡镇乃至县城。概言之,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妇女是经过长期市场和政策筛选后的"剩余"群体,她们面临着更为沉重的照料负担、更为严峻的婚姻危机和更难启齿的疾病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这些新特点和突出问题需要得到政府更有的放矢的关注和干预,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实现今天的发展局面,离不开农村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器作用和蓄水池功能。一方面,随着改革深化,我国逐步建立起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支撑起加工制造产业,我国迅速从农业大国发展为"世界工厂"。另一方面,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我国加速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先后开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农村的基础地位。在如此巨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未产生"贫民窟"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制度中的农村妇女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妇女参与的实现与扩大不仅有赖于政权的现代化,有赖于政党的制度安排,同时也有赖于传统性别文化的破除与妇女群众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为此,必须赋予农村妇女以真实的和个体的主体性,建构一个"横向"的妇女力量整合机制,使农村妇女能够参与到党和国家的政治体系中,建立起国家与农村妇女的纵向联系.同时农村妇联组织在代表女性整体利益的政治沟通过程中也必须注重整合分散的妇女权力资源,通过不断地自我更新实现农村妇女参与的草根化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改革史研究不能单单被认为是一项学术性进展,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三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理论上,农村改革史研究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叙事和逻辑诠释,有益于丰富我们党"三农"工作的世界历史意义。实践上,农村改革史研究应促进全社会达成"政治共识",以推动全社会形成合力投入"三农"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人口的比重大于城市,而农村妇女占农村总人口的一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批男劳力外出谋生,在田间地头劳作着的大多是妇女,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是妇女。而与农村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就是乡镇妇联。对农村妇女工作的部署,必须靠乡镇妇联去贯彻落实。推动乡镇妇联主席合理配置,探讨乡镇妇联工作如何定位,对于夯实妇联基层工作基础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亚历山大行动理论为视角,探讨农民工家庭选择妇女"留守"这一行动背后的结构原因,同时,也探寻农村妇女婚后留守的内在行动逻辑。农民工家庭作为行动主体,在进城还是留守这种行动抉择的过程中,不仅受宏观制度和观念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务工农民家庭微观行动策略的影响。在留守乡村的决策中,农民工家庭会对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解释和谋划,制定行动策略,做出行动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9,(3):30-32
保定是农业大市,总人口1080万,其中农村人口850万,妇女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的65%以上。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妇女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农村妇女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妇女人才,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保定市妇联从2000年5月开始,  相似文献   

20.
我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从事妇女工作以来,一直十分关注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我看到,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已经摸清了情况,提高了认识,积累了经验,为解决好这个老大难问题创造了条件。一、必须高度重视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土地权益是农村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是一个自实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