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的告别》在主体领域,排演了一次对主体的突围活动,用影的选择宣告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失败,塑造了一个彷徨于无地的他者形象,是鲁迅对主体身份和出路的一次现代意义上的思考。全篇的意义:只有从《影的告别》中的"影"的形象——告别自我的他者形象——出发,才能将《野草》各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解读,从而真正理解《野草》主体形象的后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2.
告别     
我被这个季节砍伤   我要用整个青春与它告别   甩一甩年轻的黑发   潇洒地迈出高贵的门槛   就像黄昏留不住夕阳   小河留不住岁月   我被这个季节砍伤   我要用整个青春与他告别   将飘满忧伤的记忆装进行囊   把鲜花写在脸上   挺起钢铁锻打的瘠梁   让阳光洒向心灵   寻找下一个季节来临的方向 告别@王勇  相似文献   

3.
胡玥 《人民公安》2011,(13):23-28
最令记者内心震撼的是,当王会伟向记者告别的时候,他低着头,哽咽着说,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人了。他走之后,我很寂寞……  相似文献   

4.
引子28年前,一个刚刚20出头的小伙子,穿上军装,告别了滋润的江南土地,告别了多情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远去北国的征途。这一去整整12年。而这12年中,又有整整8年,是在辽阔而寒冷的北大荒度过。冰冻的黑土地,记录了这个小伙子黄金般的年轮,也承载了他第一次垦荒的艰苦岁月。铁镐垦凿冻土的铿锵声,穿越了一个动荡的年代,也给这位小伙子蒙上了岁月的风霜。他走向壮年,也迈向了成熟,先后担任步兵202师后勤仓库主任、生产股助理员、北安农场运输修建连连长、农场机务股股长。解甲归来,他又辗转了保安、望亭、浒关、长青等…  相似文献   

5.
张力 《时事报告》2010,(1):81-81
住在瑞士城市里的大卫先生是个工程师,同时他还是郊外一家CSA(社区支持农业)农场的“股东”。他这个“股东”投入的是小部分资金和每周一次的农场劳动,“收益”则是农场生产的无污染有机农产品。  相似文献   

6.
一代宗教学大师吕大吉先生,在与病魔顽强抗争了3个多月后告别了家人,告别了他无以数计的学界同仁和后学、各界友人和对他崇敬的人,怀着无限执着和遗憾,告别了他未实现的梦~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之梦”。他走了,走得让人心碎。让人无限怀念。凡是与他相知相交的人无不痛悼地发出感叹。如果让生命的火花再挽留十载春秋,吕大吉先生的“理想之梦”将会再一次的闪烁出思想光芒,将为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再增添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英雄无悔     
与黑暗、与罪恶搏击了12年,他最终以战斗的姿态告别了战友和亲人,把自己永远定格在深深挚爱的刑警生涯,宝力格,人民将永远记住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8.
<正>告别被神话的飞人刘翔,迎接一个复出的新人刘翔,或许是退赛事件一年后,我们最该学习的务实心态。398天后,刘翔回来了。似乎是因等得太久,在上海,他的主场,这个上海小伙一上场,现场8万观众立  相似文献   

9.
喜欢在夜深人静时阅读鲁迅,贴近他的心跳,倾听他的灵魂在生命最后岁月里的呢喃。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永远地告别了人世,带着悲凉与绝望。因为他眼中所看到的还是污浊与不堪,他对这个世界的期待还远远没有实现。在生命的终极,鲁迅留给世人的依  相似文献   

10.
丹心     
当卜宪太告别病床,第一次迈开那颤抖的双腿,重新选定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当他被光荣地评为1992年全省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的时候,他心潮起伏,泪花模糊了眼睛,他带着孩子似的微笑,深情地看着妻子;万语千  相似文献   

11.
最后一班岗     
他在保安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度过了整整3个春秋。再过3天,合同期满,他将脱下那身蓝制服,告别这个特殊的军营。然而3天后就是祖国50年的大庆。下岗后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情不能平静。是啊,他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北京,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呢?他把要为“国庆”站完最后一班岗的申请交给了班长,班长默默地在申请书上签了字,又把申请送到了队长的面前,队长最了解自己队员此时的心情,当即签了字。申请送到公司,第二天,签字批下来了,当他接到通知时,这个保安战线上的老兵,当着全班七八名战友的面,两眼湿润了。他打通了家里…  相似文献   

12.
正"走到世界尽头的植物学家"1911年3月中旬,从上海开往美国的船上,一位跛着右腿面带疲惫之色的英国人正与身后的世界告别。他全名叫厄内斯·亨利·威尔逊,35岁,半年前的一次事故打乱了他的计划,不得不提前离开中国。而且,令人沮丧的是,事故留下的残疾使他再难重返中国西部继续他的田野工作。威尔逊是一名植物采集者,从1899年到1911年的12年间,他先后四次到中国采集植物标本,收集植物种  相似文献   

13.
5月23日,高松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的第55次拍记,未了他写道;“不想再发片了,55次拍记对我就是无言的告别。”  相似文献   

14.
挂职的岁月     
春寒料峭的三月,由于工作之故,我孤身一人来到了黄海之滨这座“烟霞散彩,日月耀光”的美丽城市——连云港。如今已是盛夏七月,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看着连云港的一派热闹景象,我暗自告诉自己:我不是这里的一个匆匆过客,因为我已经告别亲朋好友,要在这个崭新的城市生活工作一年,体验一个完整的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15.
心香一瓣寄哀思———悼张纯之同志纯之同志走了。我随着告别的人群走进了他的灵堂。在他生前半个月,我们还见过一次面,通过一次电话。未想到他很快住进了医院,没有多久即匆匆离开人世远走了,永远地远走了!在他住院期间,我去看望他,见他精神还好。他让我靠近他坐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卫士     
高校卫士青元赵程洲,这个来自宁夏西吉大山里的娃儿,为了给首都高校治安奉献一份光和热,毅然告别了年迈的双亲,加入了首都保安队伍。了解赵程洲的人都称赞他是“高校的卫士,盗贼的克星”。在担任清华大学巡逻班长这短短一年多以来,他带领队员昼伏夜出,创下了个月抓...  相似文献   

17.
1993年12月18日,美国旧金山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可是就在这一天,一位本世纪东方的传奇人物,悄悄地从台湾搭飞机飞临了这个城市。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发动过震惊中外“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将军。这也是张学良携妻子赵一荻第二次来到美国。  相似文献   

18.
“走到世界尽头的植物学家”1911年3月中旬,从上海开往美国的船上,一位跛着右腿面带疲惫之色的英国人正与身后的世界告别。他全名叫厄内斯·亨利·威尔逊,35岁,半年前的一次事故打乱了他的计划,不得不提前离开中国。而且,令人沮丧的是,事故留下的残疾使他再难重返中国西部继续他的田野工作。  相似文献   

19.
警察魂魄     
老局长走了,在病榻上走的。 在告别这个世界的前几天,老局长已无力支配身体的器官,亲朋好友床前探视,他总是微闭双眼静卧难起;而惟有公安民警走近病榻,老局长却总要顽强地睁开双眼将一缕深情留给战友。  相似文献   

20.
一帆 《人权》2005,(6):16-17
7月2日上午11时20分,河南省新乡县古固寨镇三王庄村村头,几百名村民依依不舍地挥着手“保重身体,还要再来啊……”他们是在向来自日本的赤田清治先生告别。 85岁的赤田清治先生紧握着村民魏有廉的手“你也保重,只要我的身体允许,以后我还会来看你们的,毕竟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啊……”这是赤田清治第8次来到新乡县古固寨镇三王庄村,多年来,他一直惦记着这里的每一位村民,先后为这个村的小学捐资达20万元人民币。一位日本老人,为什么会对三王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