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焦点概览     
宏观调控下一步如何走最近,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我国52位知名经济学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宏观调控下一步如何走是当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一些经济学家说,转变政府职能是下一步宏观调控的关键。学者们认为,本轮宏观调控源于各地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而投资冲动又主要是各地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和GDP政绩观催生的结果。因此,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变经济投资型政府为经济服务型政府是下一步宏观调控的关键。在调控措施上,一些经济学家说,下一步应以坚持使用“以市场和法律为主导”的调控手段。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2.
时事学习     
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初见成效去年底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大步前进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金融秩序混乱、基础建设“瓶颈”制约矛盾突出、物价涨幅升高。国家及时采取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宏观调控措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  相似文献   

3.
孙卫芳 《前沿》2004,(10):39-4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由于制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海外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先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点 ,进而讨论对外直接投资的“瓶颈”问题 ,最后笔者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4.
针对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如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情况,中央采取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避免了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宏观调控已见成效在正确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下,去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扭转了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下滑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近几年来增长最快的。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经济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一季度是43%,二…  相似文献   

5.
引子回首2004年,中国经济事件的重中之重当推始于当年春末夏初的宏观调控。而对宏观调控的看法也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宏观调控很有必要,非常及时。正因为中央政府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将一些已经明显偏热的行业降温,才使我们又一次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这也为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番宏观调控其实没有必要,既然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那么,企业投不投资,往哪些行业投资,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政府没有必要站出来干预。政府动不动就出手,还叫什么市场经济?实际上,中国国情决定了本轮宏观调控的意…  相似文献   

6.
谢波  赵志凌 《群众》2007,(1):24-26
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新一轮宏观调控,不只是针对投资过热等问题而进行的短期的经济景气调控,更是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宏观调控持续3年来,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朝着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结构性矛盾等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必须高度重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一、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和江苏的积极应对新一轮宏观调控,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第五次控速降温的宏观调控。有几个新的特点:一是见事快,动手早,是一次预见性的主动调控;二是采取“边调控边判断,步步推进”的策略,适时加大…  相似文献   

7.
侯廷智 《前沿》2002,4(8):61-64
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 ,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计划经济” ,以及它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的“主客观”关系。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 ,这是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时近年终,盘点浙江2004年的“收成”,让人感到沉甸甸的一大收获,就是落实“有保有压”的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回望一年来的工作艰辛,总结一年来的可喜成就,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宏观调控的大考面前,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4600多万人民,郑重地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全省GDP将跃过万亿元大关从中央宏观调控的几个重点方面看,我省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做法,均可圈可点,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正如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报告中所说的,在宏观调控面前,全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快速…  相似文献   

9.
傅吉青 《政策瞭望》2004,(11):22-25
今年以来,浙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投资和贷款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消费和出口需求进一步扩大,三大收入保持增  相似文献   

10.
◎“大投资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先◎“大投资观”要给人才提供可靠的政策保证◎“大投资观”立足于对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大投资观”要规避人才投资的风险 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不是人才资源大国。据《中国工商报》载,我国人才资源存在两个5%现象:一是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左右;二是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而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人才更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  相似文献   

11.
徐进科 《政策瞭望》2004,(11):30-32
2003年,对于金华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 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就是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达到2149美元,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在金华跨入这一门槛的时候,国家针对全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适时实行了宏观调控政策。这次宏观调控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后的首次实践,目前仍在进行之  相似文献   

12.
略论宏观改革对地方经济的影响陈鸿宇1994年初以来,为了突破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发展,制约市场经济主体发育的体制“瓶颈”,我国采取了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先行的重大战略,财政、税收、外汇等领域改革措施迅速出台实施,金融、外经贸、计划、投资等领域的改革也已确定思...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如: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情况,中央采取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避免了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4.
周景彤 《小康》2006,(2):46-47
2005年中国经济总体呈现“高增长、低通胀”良好态势,这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趋势性力量和政府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的综合产物。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亟待关注和解决的现象和问题,表现之一即是作为经济增长微观基础和主要动力的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初显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中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后,本市围绕清理整顿土地市场、强化信贷管理、严格清理投资项目、加强价格监管和调控等,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运行呈现出符合宏观调控要求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宏观调控的抑制下,“过热”的钢铁行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统计显示,一季度钢铁行业共完成投资332亿元,增幅同比下降1.4%,而去年同期为增长106.4%。  相似文献   

17.
迷失的"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确定的基本治国方略。这个方略提出并写入宪法后,几年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在实施这个方略中,有许多看似“法治”的做法,或者为了推行“法治”而采取的一些做法,实际上根本违背法治的基本精神,甚至以“法治”之名,行破坏法治之实。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许多“法治”之举违背国家的根本大法。离开宪法谈“法治”,钻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不健全漏洞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形成的“法治”是没有宪法的“法治”,是迷失方向的“法治”。一、如此“法治”建设法治…  相似文献   

18.
黄启学 《桂海论丛》2007,23(2):71-74
广西选择和实施“工业兴边”战略.必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抓好电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非公经济.进一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对接“M”型区域经济.促进“工业兴桂”。  相似文献   

19.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治理通货紧缩与反过剩已成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从财政政策来看,去年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带动了投资快速增长。但在我国“弱财政、强金融”的格局下,靠财政增加投资的做法恐怕很难持久,而且单纯靠投资刺激经济也有其负面影响。 首先,从市场供求关系分析,1999年市场供求总格局是,需求相对不足,供给持续增强。从总需求来看,由于今年世界经济仍有发生衰退的可能,我国经济发展仍将以内需为主。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来看:  相似文献   

20.
民进党上台后,在入世压力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下,对台商赴大陆投资政策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在:加强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管制 台湾当局在对台商赴大陆投资采取一些开放性措施的同时,加强了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管理,设置了许多新的障碍,加大对所谓“违规者”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