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权力的配置是法治的核心,那么对权力具有深远影响的法律文化也在以"看不见的传承"方式影响中国法治格局。法律文化多元是一种现实存在,而法治文化的标准则为这样的存在设定了目标。中国历史上铸就的人治传统、礼法文化、法律工具化形成的传统法律文化形成了法治文化构建的传统障碍;对传统资源的过分批判和抛弃及社会信仰危机弥漫社会无形中扮演了法治文化构建的现实困境:面对传统障碍和现实困境,法治文化路径选择从社会主体意识整合的视角出发,即从文化多元、法治意识及社会主体意识方面探究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付蓓蕾 《法制与社会》2011,(26):295-295
"孝治"是儒家政治法律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它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它在肯定和维护"孝道"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在很多领域,需要我们从传统"孝治"思想资源中返本开新,寻找出其中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合理内核,建构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孝"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3.
法治,这一衍生自西方文明中的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一套法律规则在制度层面上的运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共识。进入中国人视野的法治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现代化过程。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被正式写入中国宪法始于20世纪90年代。然而,上层政权的立法活动并不足以说明“法治现代化”在中国语境中的必然性以及法治得以实现的社会土壤在中国已经生成。立足浦东,我们几乎可以判定:。  相似文献   

4.
曹博 《法制与社会》2011,(23):21-22
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同时也是我们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法律规范。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这就以法律的明文规定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法律的理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二十世纪是一个人类崇尚法治、追求法治的时代,法律已经渗透和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致有学者认为,在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要步入一个“法治时代”、“法治社会”,这无疑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与文明。但是,这仅是对现时代政治社会中社会运作方式(或叫做社会治理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表面特征而言的。人类思维发展到今天这样的高度,使得我们就不能只满足于对一种表面形式的讴歌与赞美,时代要求思想家、法学家们  相似文献   

6.
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在法治的模式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性和权威性。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负有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7.
朱钰 《法制与社会》2011,(20):281-282
广告作为一种非常给力的现代生活宣传方式,已经形成一股强有力风潮将我们每一个社会人置于所谓的"广告效应"影响下。而与此同时它也易于成为经营者谋取投机利益的有效手段,我国在对虚假广告法律规制体系方面的相对薄弱更为此种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如何查缺补漏,完善体系的设立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地域环境生成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它塑造了这个区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形成意味着民族的认识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形成,由此会产生两种或多种社会生活方式。道德生活与法律生活方式是对这些生活方式的抽象,这两种方式对不同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很深的影响,对现代社会追求的法治生活与信仰有消极或积极的影响,这就需要从历史和社会的眼光去解析它。  相似文献   

9.
法律秩序的正当性关涉人们对法律的态度、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也是关涉人们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就必须要有具备充足正当性的良好的法律秩序.法律秩序的正当性要从规则正当性、结构正当性和价值正当性中寻得.  相似文献   

10.
郑学海 《中国司法》2013,(11):18-2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无疑将影响未来五年乃至更为久远的国家命运,对于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意义重大,同时,也对深入推进依法治监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深刻理解法治思维的内涵法治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这是一种理性思维,它以宪法至上、法律至上为基本原则,以权利(权力)、义务为中心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的社会控制机制正在经历由意识形态控制向法律控制的转变,这一过程,也正是中国法治生长和发育的过程。法治不仅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更是一种社会管理的方式。律师与法律密切相关,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与社会管理创新息息相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独特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法家的法治主义:历史话语与当代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史记》到《四库全书》,法家学派的法治主义主张蒙受了众多史家的非难与谴责;近现代以来,法家的法治主义又遭受了来自西方的"实质法治主义"学说的侵袭。其实,法家的"以法治国"、"严刑峻法"等政治法律思想是中国原生态法治概念,亦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在当今多元政治思潮并立、社会经济充满激烈竞争的新战国时代及严峻的中国现实问题面前,法家的法治主义主张不失为当今中国法治建设道路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法治至上:行政处罚法的价值蕴含胡玉鸿法治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主要价值目标。从理想的状态来说,法治意味着国家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在法律上均有明确的界定。这就要求法律的制定一方面要按法治的要求来构建社会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倡导法治观念,予社...  相似文献   

14.
孟媛媛 《法制与社会》2013,(20):265-266
每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法律思想,都一定有其特有的社会背景和观念基础。就眼下中国而言,正在以高速发展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发展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法制建设方面,具体引进、吸收、应用西方先进法律体系时,结合中国现状,却出现了一些现代法治理念"水土不服"的情形,简言之就是产生了情与法的冲突。在此背景下引入其他价值体系来解决中国本土实际问题是有必要的,即"引礼入法"来填补现代法治体系与本土民间生活的真空地带,但也不可否认这一举措的开展将面临的困境,也是本文图讨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邱卫东 《山东审判》2006,22(5):10-14
一、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社会关系得到全面有效的调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由于现代社会关系主要依赖法律调整,法治也就成为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摘要: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治国方略,是一种依法办事的社会状态,是一种政治法律制度也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和谐社会所具有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是法治追求的目标。法治在现代社会具有利益平衡功能、维护和发展权利的保障功能、社会矛盾调节功能、稳定社会的基础功能,可以说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必然是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尹杰 《法制与社会》2011,(25):55+62-55,62
在现代法治社会建设中,依法治国是进行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实现法治,首先应该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应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对于以往的"国家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应予改变。这种观念的转变在行政执法中尤其应该受到重视,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时下非常流行的"人文关怀"一词对严格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主法制进程的现代化背后是根深蒂固并且也在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法律文化进程。中国从古至今,法律文化的发展到了今天这一步,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套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并由现代化了的人所主动接受的动态法律观念价值体系,从而反过来推动中国现实的民主法治进程的发展。中国的法律文化自先秦时期就呈现出关于人治与法治的激烈论战,其中关于人治的论述一直称为世界上关于人治社会哲理的典范,那么中国的法治进程也在传统法治文化的演变中一点点推进,中国的法律文化就在这条主线当中交织演化。中国现如今的法律文化,却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也经历过此消彼长的漫长时期。本文将从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法律文化遗产中溯本求源,同时分析现时期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状况来分析中国民主法治进程为何缺乏制约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法制建设也日益提到日程上来,随着法治的不断完善,我们国家正在努力建设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方略更显示了法律的重要地位.生活在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一份子,都应该认真学习法律,因而作为基础的法律普及显然是必要的.本文指出了解法律普及的历史沿革,探讨法律普及存在的问题,认识法律普及的必要性,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对法律普及的改进意见,无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20.
沈慧 《法制与社会》2010,(30):183-184
随着广州"南拓"战略的实施和南沙经济大开发的推进,番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社会综合治理和维稳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检察机关在广州"南拓"新形势下如何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能,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生力军的作用,如何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