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唤孝道     
关于养老的话题总能牵动每个人的心。因为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到了高龄,体弱神衰,又多有病痛,生活难以自理,从经济供养到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都要靠晚辈儿孙服侍尽心。老人含辛茹苦养大了儿女,到了晚年靠儿女服侍孝顺,本是很自然的事。但子女不愿尽养老义务的事也时有所闻。前几年,电视剧《黑槐树》曾以其深刻的家庭伦理内涵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5月份,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四川一位9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为赡养问题与众多儿孙多次理论的辛酸事。这两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老人们都有若干儿孙,儿孙们都有赡养能力,但都没有很好地尽养老义务,使得老人不得不在风烛残年经官动府与儿孙们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2日《羊城晚报》刊登言者的文章,文中指出76岁的郭老汉近日将三个女儿告到通州法院,称自己身患重病,要求女儿每人每月支付500元赡养费。据称,老人其实退休工资较高,并不缺钱,也没啥病,打官司只是因生活孤独,想借机跟女儿们见见面,说说话。经法院调解,最终三个女儿承诺以后常回家看看老父亲。在传统语境中,老无所依就是缺衣少穿、无儿女赡养,但在现实中,有儿有女,不缺吃穿,老人照样孤苦无依,于是有老人使出种种“苦肉计”,以引起儿女关注。就如郭老谎报称病,将三女儿告上法庭,为的只是想多与女儿们见见面。“常回家看看”入法时曾引起舆论争议,许多人都认为此条款执行难。而今看来,若想法规不成为一纸空文,除了道德教化,让孝道深入儿女的观念,同时,也有必要完善细化法规条款,令其人法也入心。  相似文献   

3.
自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儿女就仿佛是父母的连心肉,从吃、喝、拉、撤、睡到上学受教育.处处疼爱得无一丁点儿空儿,一直到闭上眼睛离开尘世而告终。养育、关怀、教育儿女成了父母的终生义务,在经济上则永远是子女们的“债务国”。父母所有的钱、物、力,只要需要,儿女们尽管享受,父母却时时刻刻无条件地供给着。关于“啃老”,儿女们似乎认为天经地义,合理合法。这一现象在农村已形成庞大的气候,令人十分担忧。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数字表明:民国目前有50%以上的老年人倒贴子女钱财.有5%以上的老人家庭出现“啃老”…  相似文献   

4.
张立 《今日广西》2007,(8):51-52
近日,哈尔滨市一位老人以无人赡养的名义起诉自己的儿子,要求他必须每周探望自己一次,对自己进行精神安抚。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老人对“精神赡养”的维权也揭示出赡养方式的新变化,如今一些具备自养能力的老年人,在衣食无忧的同时,开始渴盼儿女们的精神关爱,并且这种需求已逐步上升到寻求法律帮助的高度。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相似文献   

5.
八闽快讯     
《政协天地》2012,(1):73-73
清流县政协日前召开的九届一次会议期间,社会事业委员会的委员们充分利用会议闲暇时间,来到县老年安养中心看望慰问老人,在与老人们拉家常、问寒暖,为老人们送去关爱的同时,委员们还为老人送上了慰问金,此举深受好评。  相似文献   

6.
尹皓坤 《黄埔》2014,(5):33-33
正我心深处,有位世人敬仰的老人。她有着难以数计的儿女分散在世界各地。老人没有任何物质遗留给她的孩子们,而她的晚辈们却异口同声豪迈地说:"老人把她一生培植的崇高精神传给了我们,这是最珍贵的遗产啊!"这位老人在我心中屹立着,她时刻鞭策着我,鼓励着我,也监督着我……我心中的这位老人就是我的母校——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7.
近日,济南市市中区大观园街道人大工作室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深入社区,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众,把温暖送到百姓身边。人大代表在街道、社区干部陪同下来到社区冒雨走访了部分困难群众并送去慰问金。在居民王国志老人家中,代表们送上500元慰问金,详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等。当得知王国志的老伴身患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题记:2000年,中国大陆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0%。发展中的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城里人到农村敬老院来养老说明什么?张路老人73岁了。儿女们工作忙,家境还算宽裕,就把他送到北京郊区的一家县老年公寓养老。公寓收费不低。但老人得了一场病后半身不遂,公寓的服务就不能满足老人的要求了。经儿女多方面考察后,决定把他送到平谷县夏各庄镇敬老院养老。夏各庄镇敬老院是个农村敬老院。院长陈德发工作勤勉,治院有方,工作人员任劳任怨,使住院老人都感到很满意。时间长了,在当地便有了一点名气近年来,不断有来自北京城里、京郊顺义…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31日,清远连州市荣誉市民、侨联荣誉主席、政协委员、香港热心人士黄锡华先生在连州市政协副主席余惠玲和市侨联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保安敬老院,亲切地和老人们拉家常,向老人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鼓励他们团结互助,相互关心,共同克服困难,安度晚年,并向他们送上水果、糖果等慰问品。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九龙坡区“三建立十举措”试点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工作。“三建立”即:建立村关爱空巢老人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以村老年协会为基础的帮扶队伍、“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和“志愿者帮扶空巢者”帮扶机制。“十举措”即:一是教育引导空巢老人儿女依法赡养:二是分类关爱,将家庭困难的高龄、失能、半失能的独居或夫妻空巢老人送镇敬老院或老年公寓实行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11.
《上海机关动态》2008,(6):43-43
黄浦区第二社会福利院长年收养着以孤寡为主的100多位老人,其中有半数老人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黄浦区检察院干警从1990年开始与区第二社会福利院共建文明至今,十八年如一日,坚持定期上门为福利院的老人理发、修剪指甲、打扫环境卫生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有时还为老人们送上自编自导的文娱节目。  相似文献   

12.
《上海支部生活》2011,(3):10-15
团聚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春节长假转瞬即逝。随着小辈们陆续上班、上学,很多老人家里一下子冷清下来,他们又回到了平常独居的生活状态。在爆竹的余音中,一个问题再次困扰我们:儿女不在身边的日子里,谁来照顾这些孤独的老人?  相似文献   

13.
翟向远 《天津人大》2013,(10):37-39
2013年7月28日,宝坻区海滨街道吴辛庄村村委会。因为搬迁改造而分散居住在四面八方的400多位村民早早地就聚集到这里。大家肃穆而立,老人们互相搀扶,有的还坐着轮椅,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  相似文献   

14.
提及农村养老,不少人是这样想的:有儿子的老人由儿子家庭赡养:没儿女的,作为五保户由村集体供养。好像农村不存在养老的后顾之忧。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在安徽省桐城市的双港镇(注:该镇以塑料包装著称)进行了调查,少数老人的生活状况令人震惊,正因为他们有儿子,所以他们的养老问题也最易被人们忽视。  相似文献   

15.
《上海支部生活》2010,(7):63-63
张大爷吃了儿女送的含有红参成分的保健品,不到一周,就出现了心慌,口干,烦躁,失眠等不适症状,到医院一查,发现控制得非常好的血压飙升到170/105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16.
社区就业悄然“问世” 在福州市二化社区的老人活动中心里,70多岁的张沛光老人向笔者说道:“建国以来,咱们的经济发展了,城镇化也快了。再看看住的房子、吃的东西,可比建国那会儿强上百倍。年轻的时候,你根本就不敢想象会有现在这样的好生活!”不过,也有让张沛光老人不顺心的事。“现在,时间变得重要起来了。邻居们每天都在赶时间啊,弄这个忙那个的。儿女们出去工作,自己一个人在家,有点孤单。”  相似文献   

17.
<正> 体面人就医记体面人赵先生最近对医院比较反感。老母亲生病了,中风。老人辛劳了一辈子,现在有了疾病,正是儿女们表表孝心的时候。孝顺是什么?就要在这个时候检验了。老母亲这病来得迅速,得赶紧送医院。于是赵先生就马上叫了个的士,大老远把老母亲送到了一家较大的省城  相似文献   

18.
2009年,20余名清一色的姐妹因为一个共同的心愿——“放大爱心,送上开心”走在了一起,携手成立了“上海宝山红时组合艺术团”。3年来,这支团队先后进行了40多次公益演出,为敬老院的老人送上了女儿般的关爱;为智障孩子送上了母亲般的拥抱;也为驻扎在宝山的解放军官兵送上了亲人般的问候……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1,(30)
正除了陪伴、倾听与理解,更期待儿女们让老人们增强对于生活的信心,让老人们觉得自己还没老,还能做事,还有价值,从而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或许这才是老年人最好的"保健品"。保健品骗局"围猎"老年人的现象近年来屡屡发生,受害的老年人因此蒙受金钱、感情、身体方面的巨大损失。旁人对此既心痛又无奈,可身为受害者的老年人对保健品却依旧"爱得深沉",背后的原因值得整个社会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20.
田俊迁 《思想战线》2012,38(3):125-126
杓哇土族也被称为卓尼土族,他们生活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杓哇土族乡境内,目前人口600多人。建房、儿女结婚、老人过世是杓哇土族家庭中的大事,当这三大家事中的某个事件在某个家庭发生后,得到消息的亲戚和乡邻不仅都会上门帮忙,同时也会送上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