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只要放宽视界,便可看到,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学界关注的一些重大论题,往往是异地同源的,"五四"就是其中的一个热门对象.就像中国大陆一样,"五四"之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学人,始终是一个萦绕心中的话题.但在台湾,谈论"五四"曾经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现在回头看去,台湾学界谈论"五四",评论抑或研究,走过的是一务早期为"五四"辩护而晚近试图重建"五四"之史的路径,其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制则是关键.近30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学术交流的增强,台湾学界对"五四"的评论与研究,渐趋开放.  相似文献   

2.
正我计划今年5月去一趟台湾,不料从3月的反服贸开始,台湾"学运"不断,4月爆发的反核四运动一直延续至今。友人劝道,彼岸"学运"一波接一波,想等他们消停再去,可够得等。其实这些"学运"多以请愿为主,即使是涉及大陆的反服贸,也不会对大陆游客造成影响。于是,我按原计划出发,踏上了台湾之旅。在台期间,确实感受到"学运"  相似文献   

3.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1979年以来我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方针。30年来无论台海局势如何变化,这一方针从未动摇和改变。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面对"台独"势力的猖獗和两岸复杂严峻的形  相似文献   

4.
台湾"官二代"的求学经历,不是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就是放弃岛内顶尖大学去喝洋墨水,甚至还有从中学时代就被"放洋",或是去读贵族学校。说一套做一套教育改革25年来,台湾教育机关一直引以为傲的,是其广设高中与大学,施行学校区化。然而讽刺的是,当初鼓吹改革的官员,其二代或者三代,却没有"享受"教改的成果。他们中学时期就读的学校,几乎都是富贵逼人的私立贵族学校,  相似文献   

5.
台湾社会的"日本情结"是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诸多因素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日本情结"在包括电影在内的台湾文化作品、台湾的政坛、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等领域都有许多不同的表现,而形成这种"日本情结"的原因复杂多样。此外,这种"日本情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表现在"日本情结"产生的复杂根源决定了台湾社会亲日的长久性;台湾社会的"日本情结"使得两岸在行为上出现了不一致性;"日本情结"加大了外部影响两岸关系的空间;由于"日本情结"的影响所产生的两岸认同的偏差导致两岸未来在统一道路上的整合更加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正"史上最偏心遗嘱"近日在台湾诞生。这份遗嘱中,"台湾船王"张荣发将自己价值500多亿元(新台币)的财产和家族企业全部留给二房之子,大房的子女们则连名字都未提及。张荣发1927年生于台湾宜兰苏澳,1968年创立了长荣海运,从一艘旧货船出发,历经17载奋斗,建立起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队,成为"世界集装箱航运之王"和"海上皇帝"。  相似文献   

7.
正1984年3月,在召开的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上,海南的领导曾问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在传达当年2月14日邓小平与几位领导同志的谈话精神时,为什么不提"海南20年赶台湾"。因为邓小平的这句话对于他们来说,不啻是一把尚方宝剑。那次谈话,邓小平确实说过"如果用20年时间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到台湾的水平,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交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中美关系经历了对抗--解冻--了解--建交的历史过程.在对待敏感的"台湾问题"上,反映了美国人在这一历史时期里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有关乙未"台湾民主国"成立庆典上的礼仪细节,至今仍为众多研究者所忽视.在礼仪已被高度政治化、被确定为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秩序严格的政治制度的清代,接受台湾绅民拥戴担任"总统"的唐景崧在庆典上遥向清帝行三跪九叩首礼,而台湾绅民代表则对唐景崧行进见内外王公之两跪六叩首礼,从中不难看出,当年台湾绅民虽然宣布"自主",但显然将所成立的"台湾民主国"界定为大清皇帝治下的政权,而非与大清国闹分裂、搞独立.  相似文献   

10.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事实决定了台湾社会意识必然呈现中国意识为主体意识的特征。中国意识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心理基础,是抵制"台独"的最深厚力量。为完成统一大业,中共中央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再三强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岛内统独各派也纷纷打着民意牌。那么,台湾人民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意识是台湾社会意识的主流,这就是统一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不可动摇的决心.一般认为,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关注台湾问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际上,早在"文革"后期,邓小平就情注海峡两岸,心系祖国统一,为恢复因"文革"中断的对台工作特别是对外交往中台湾问题的处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初步形成了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12.
1895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将我国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派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率部侵入台湾,台湾爱国军民奋起抵抗。1895年10月,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被炮弹炸伤,不久便一命呜呼。日本政府决定在台湾建立神社,将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作为“神”来祭祀。1901年,神社在台北圆山建成,名为“台湾神社”,这是日本人在台湾建成的第一座神社。  相似文献   

13.
葛壮 《实事求是》2016,(5):30-34
自从台湾在新世纪伊始的2000年完成了历史上的首次政党轮替,在台湾政权大位上掌控权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国民党黯然下台,并且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又因为相当诡异的"3.19枪案"而让民进党再次执掌大权以来,在陈水扁为首的贪腐势力作祟下,台湾社会经济经历了整整8年的沉沦,以蓝绿双方阵营恶斗不断的政治乱象也在进入本世纪后愈演愈烈。2016年,民进党党魁蔡英文再次通过政党轮替登台,与台湾地区这些年来日渐凸显的所谓"台湾主体意识"紧密相关。本文就此话题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俾人们多视角地增加对两岸情势发展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4.
台湾问题本属中国内政,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复杂化。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考虑历史、法理、现实三重要素。邓小平着眼于现实与未来,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不仅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获得成功实践,也极好地体现出台湾问题的要素所在,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大陆的"十二五"规划和台湾的黄金10年规划是有对接基础的。台湾的黄金10年不仅仅是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10年计划,也是马英九以及国民党意欲连续执政的10年计划。  相似文献   

16.
台湾"公投"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它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畸形儿,与"台独"是一对孪生怪胎,从一开始,"公投"就与"台独"结下了不解之缘,"台独"是"公投"的战略目标,"公投"是"台独"的战略手段.  相似文献   

17.
1970年代"乡土文学"论战兴起的台湾左翼思潮,经过1980年代一系列的文学论争,产生了"统一左派"与"本土主义左派"的分裂与斗争,"本土左翼"名为"左翼",实际上是以"台湾意识"为核心,推动"文学台独","左翼"只是他们粉饰"台独"身份,为"台独"正名的工具。所谓的"本土左翼"论者受到史明、叶石涛"台独史观"的影响,与陈映真等主张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统派左翼知识分子形成鲜明的对立,与政治上的"本土运动"互相呼应,并对台湾1980年代以来的"文化台独思潮"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人民日报海外版》11月1日刊登王平的文章说,美国联邦参议院10月30日通过"台北法案"。该法案据称是美国因应台湾的"断交潮"所设,主要内容大抵可概括为:其他国家不准跟台湾不好,否则将面临美国威胁。近几年,美国出台了一系列与台湾有关的法案,2016年重申  相似文献   

19.
"两会"以来,大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莫过于"大部制改革"了。在海峡对岸,台湾版的"大部制"改革,也备受关注。台湾的"政府组织再造",是指"行政院"相关机构的整合撤并。从1990年代末期就开始着手规划。经过22年的讨论与规划,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自2012年元旦起分段实施。精简"米虫"1949年国民党撤台以来,台湾"中央行政机关"的组织架构一直维持大陆时期的八部两会的建制;进入1970  相似文献   

20.
台湾自1895年被日本强行割占后直至当今的一百来年间,其历史变迁的实质,一是回归祖国,二是两岸统一.而这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这两大政党的"合"与"分"是息息相关的.本文拟就台湾被日本侵略者割占及其后百年的历史变迁为背景,从国共两党关系的角度,探讨台湾的历史命运与国共两党关系的相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