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叶冬华 《群众》2023,(8):16-17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对制造业发展始终高度关注。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区域竞争的焦点赛道。作为中国医药城的核心区,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近年来坚持走集聚高端人才、引进高端成果、落户高端企业、发展高端产业的专业园区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0,(9):28-29
<正>2009年,泰州医药产业园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江苏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3.
叶俊东 《群众》2024,(4):26-2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近年来,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为契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十年三步走、力争双一流"战略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全球一流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牢固树立项目核心意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聚焦产业化,突破大项目,构筑新优势,努力打造成为经济发展主阵地中的"主阵地",项目招引排头兵中的"排头兵",项目建设示范区中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驻徐省政协委员赴泰州、新沂等地,就生态文明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视察。委员们先后视察了泰州生态文明建设及国家医药高新区建设情况。委员们对泰州市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开发利用荒滩资源、积极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在新沂市,委员们先  相似文献   

7.
泰州医药高新区以创新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制度优化,构成经济发展新的供给侧动力系统,推动泰州医药高新区产业向更高端迈进。  相似文献   

8.
高港区是伴随着地级泰州市的成立而诞生的一个县级区,拥有24公里的长江深水岸线和国家一类开放港——泰州港。行政区划的调整,给高港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建区两年来,全区各项事业蓬勃开展,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1998年,全区完成国内生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国家高新区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坚持人才为本、产业为先、项目为王,初步探索出一条集聚高端人才、引进高端成果、落户高端企业、发展高端产业的特色园区发展新路径,正在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7,(13)
正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发展新要求、城市发展新趋势的战略举措。泰州将主动策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城市经营效率,努力建设特色明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为融入和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城市建设新定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泰州建设Ⅱ型大城市的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5,(9)
<正>引领发展新常态,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泰州紧紧聚焦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中心任务,通过深入实施"智汇泰州、智强泰州、智安泰州"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全力打造"智慧泰州",不断释放创新驱动红利,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智汇泰州":突出企业人才重点,推进集成式政策创新,外引"金凤凰"企业兴,则发展快。泰州牢固确立"利好企业"理念,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强企"的若干政策  相似文献   

12.
毛庆武 《江苏政协》2013,(11):37-37
<正>泰州市高港区政协积极创新、主动作为,紧紧依托政协委员工作日活动,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在推动全区科学发展上、在推动和谐社会构建上、在推动发展成果共享上作出了新贡献。自2012年11月举行委员工作日以来,高港区153名政协委员定期来到各自的委员工作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的和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总结今年工作情况,规划明年发展方向;有的直接走村入户,慰问困难群众;有的带上药箱、带上快板,开展送文化、送医药、送科技  相似文献   

13.
张雷 《群众》2013,(7):31-32
沿江开发10年,是泰州发展最为迅速、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10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色优势逐步显现,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医药名城、文化名城、生态名城"三个名城"建设初见成效,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份额不断提升。按照省委提出的"泰州要加快融入苏南经济板块,加快实现在全省崛起"的要求,泰州将坚持做到高起点融入、转型中接轨、升级中辐射,致力转型升级,加快融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53家高新区之一,是新疆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总体规划面积18.75平方公里,2004年又新增北区建设用地11.3平方公里。自1992年建区以来,高新区立足新疆资源优势转化,特色产业异军突起,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创业环境不断优化,融合发展已具规模,初步建成了新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现代化的科技新城区。  相似文献   

15.
包咏菲 《群众》2023,(10):44-4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任务。作为盐城布局数字经济的主要承载板块,盐城市盐南高新区具备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近年来,盐南高新区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关键增量,推出《盐南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详细规划了未来三年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举措。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盐南高新区践行“以数据为核心、产业为主线、项目为关键、科创为支撑、企业为基石”的数字经济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努力建设长三角地区大数据产业集聚示范区,大数据产业已经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标志性产业。  相似文献   

16.
陶宏 《政策》2013,(10):42-44
<正>去年8月,孝感高新区晋升为国家高新区成为省内继武汉、宜昌、襄阳之后的第四个国家高新区。标志着孝感高新区跃上了新的台阶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起更重要的使命和任务。为充分用足、用活、用好国家高新区金字招牌,一年来,孝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城融合为方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着力把高新区打造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龙头,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为全省加快构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陶玲 《群众》2023,(3):16-17
<正>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泰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两会要求,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担当精神,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活力动力,以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8.
宋艳红  韩子睿 《群众》2024,(3):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求“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科创载体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大力推动高新区、孵化器、硅巷等科创载体建设,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周庆 《群众》2023,(5):41-4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江苏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指出要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常州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常州市“532”发展战略主力军,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实干状态,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7,(17)
正生物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泰州市突出"中国医药城"核心板块,以聚力创新为关键,以打造医药城"人才特区"为支撑,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以人才链引领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的良好效应,人才红利正成为泰州加快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先发优势。着眼产业发展,聚焦"高精尖缺",不断创新招引机制,构筑人才引领发展高地业以才兴。泰州市牢固树立"人才大突破、突破大人才"理念,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