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职空间教学环境下,文中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空间教学实践探索为例,通过试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关注和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探讨和验证了形成性评价方式在空间英语教学中所发挥出来的优势及对学生所产生的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课程评价正在逐步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了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地评价课程学习,应当构建适合基础化学课程特点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基础化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教学实践表明,形成性评价不仅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它不仅仅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形成性评价具有主体性、多元性、过程性等特点,在韩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手段,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李保杰  苏永刚 《工会论坛》2008,14(5):103-104
形成性评估方式能够充分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传统的终结性评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外语教学方法、内容和相应竞争机制的改革。而多元化评价强调课程评价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课程评价的公正性、多样性、综合性和全面性,可以有效地评估学生英语学习的行为表现,利用语言行为表现进行评估,这有助于发掘学生语言学习潜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形成性评价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它可以有效弥补片面强调教学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的诸多负面影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统一理念,制定计划,形成合力;多方参与,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学习档案配合评价量表,实现评价手段的多样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实行形成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保持评价计划的完整性和持续性;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设计评价活动;控制班级规模,采取小班化教学;把握好情感因素和道德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现状入手,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评价体系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手段,对大学英语教与学的促进作用:一是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评价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在形成性评价中,学生成为学习和评价主体,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平台的天然药物化学混合教学模式将网络教学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并以此为基础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使之在课前预习、课中参与学习及课后反馈互动等环节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并建立健全网络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参与度、认知投入与情感投入纳入形成性评价体系,从而让学生享受网络学习的成果,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亚敏 《工会论坛》2011,(5):107-108
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督促和激励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属于终结性的评价,过度重视学生的成绩等方面的内容,忽略了教育的主体——学生。而形成性评价是对传统评价的延伸和拓展,属于创新的评价体系,倡导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等综合技能为内容,开展以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评价,进而不断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形成性评估是挑战和超越科学主义、客观主义“量化评价”范式的“质性评定”改革运动的产物,是以学生学习中的全面表现为评估内容,多元主体参与,利用多维度评估手段,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动态的评估模式。从“评估什么”、“谁来评估”和“如何评估”三要素介绍形成性评估模式,阐述这一评估机制反映出教学系统论、人本教育观和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教育思想,并从促进学生的完整性建构,利于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指导课程改革的发展方面论述形成性评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的要求,系统地收集信息,对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成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目前对教学评估模式多数仍停留在以分数为主的评估上,即只重视可测量的外在的行为目标,而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也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多样性的考虑,因此并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实际能力。这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和测试中存在的严重缺陷。还有,传统评价标准单一,在这种评价标准的导向下,学生的个性差异被抹杀,学习的内容、方式、目标等简单趋同,而所谓个性化教学,只不过是在学习进度上有所变化而已,根本无视学生个性的复杂性、丰富性。因此,需要一种更为完善的评价机制来测评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而形成性评价正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既是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形成性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着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在分析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不足基础上,结合形成性评价的内涵、作用、原则和多元目标,本研究重点构建了大学英语教学多元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为现代大学英语的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江西公安专科学校112名新生进行了调查,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当是:完善分级教学体制.不但要继续实行形式上的分级教学,而且要真正实现内容本质上的分层次教学目标;改革现行单一的大学英语综合类的课程设置,采用2+1+2的课程设置体系;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改变现行的以级代考,以考为终极目标的评估体系.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点考察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结果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评估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一套形成性评价试行方案在高职高专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客观地介绍了形成性评价这一教学评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优越性,同时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可借鉴的建议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过程性考核是考核评价中公平、科学、有效的方式。成果集评价法能满足过程性考核的要求。它能记录学习者在短期或长期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成果设计、发展瓶颈、进步和收获。它的推行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在我校学生的专业规划学习和课程学习中采用成果集评价法,将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英语自主性学习就好比是爬山,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辛付出,才能不断登高望远。教师的预构成语块教学则如一块路径指示牌,给学生指明方向的同时,增加了学生不断学习的勇气,从而能保证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顺利开展。英语学习需要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过程,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通过预构成语块的教学,能优化英语学习的输入方式,提高学生英语输出的地道性和流利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全面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展开。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创新素质的培齐中,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通过研究新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打破目前仍占主导地位的接受型学习,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创新方法,锻炼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构建大学生创新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视角:证据法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教学论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认知主体,强调“情境”的重要作用和“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主张创设良好的学习7环境、构建以质性评价方法为主的评价机制。我国证据法学“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观的要求,现有的案例教学、模拟法庭、诊所式法律教育、教学实习等改革措施也或多或少存在不符合证据法教学实践要求等问题。应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证据“情境”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全面发挥“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改革证据法学教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学”以建掏主义、情境认知、多元智力、专业技能等的多种理论为基础.强调教学的情境性、真实性,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合作以及教师等成人的指导作用。“情境教学”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多情境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学习互助小组、真实性评价这五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打破“均码式”教育传统,有助于学习者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跨越知识与现实二者间的鸿沟。但是.“情境教学”的课堂应用也受到来自学科、时间管理权限、课堂管理等各种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张连美 《工会论坛》2009,15(1):109-110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很大的弊端。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将终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学质量对通识课程的实施成效起着关键作用。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来对我国某高水平大学通识课程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自身课程收获有较高的认可度,但对教师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的评价相对较低。未来高水平大学通识课程课堂教学中需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订、创建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教学环境、采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借助信息技术来挖掘通识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