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生产力不仅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而且是生产发展过程中决定的要索”。(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第711页)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或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总结人类社...  相似文献   

3.
刘旺成  姜华文  王斌 《前进》2004,(4):18-21
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近年来,长治市以实施“百强调产”工程为突破口,着力构建区域生产力发展新优势,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去年达到255.66亿元,同比增长14.8%,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百强调产”的生动实践,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必要前提:立足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构建区域生产力新优势,就是根据本地经…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要从农村生产力这个最根本的问题着手。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我们国家这么大,各地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肯定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生产力是构成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坚持这一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但是,生产力毕竟只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具体领域,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动力是一切运动系统的核心,揭示系统运动变化的动力,是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关键。因此,深刻认识社会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动力,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认为“只有生产关系才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力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曾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08页)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更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思想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的具体体现,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正是这种能力和力量使人类由野蛮进入文明;经济的发展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并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推动了社会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从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现代物质文明和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然而,也正是在这种“征服论”、“改造说”的支配下,人们有时为了谋图眼前利益或经济的一时发展,向大自然进行无限度的索取和掠夺式的开发,人祸与天灾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危机。值此重温一百多年前恩格斯的警告…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成功地探索和驾驭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规律,把握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基本规律,从生产力角度来阐释社会主义的本质,把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确定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根据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互相促进的历史规律,为中国设计了一条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发展的整体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把社会发展看成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力主“抓住机遇”,把在曲折中前进看作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现象。  相似文献   

10.
贺锐 《前进》2000,(10):11-12
江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用“三个代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动。我在工作实践中深深感到,领导干部要贯彻“三个代表”,需要牢固树立四观。一、树立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做建设经济强市的排头兵1、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社会一切事业的基础和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历史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共产党人的历史地位和命运,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三个代表”中把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摆在首位。改革开放20年来,晋城市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及政策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方式是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变化势必受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的影响,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离不开经济增长的承担主体,即人力资源的作用。人力资源不同自然资源,它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始终处于主导和能动地位,是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鉴于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匾乏的现状,从长远眼光看,我国经济要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增长,除了节约自然资源处,更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这直接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运行的质量。而人力…  相似文献   

12.
《思想工作》2004,(4):5-5
摇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发展,是对“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把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即社会经济形态来考察的时候认为,正如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社会的进步,才有文明程度的提高,才有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研究班结业时讲到…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邓小平的价值观,与民族同根,与时代同步,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本文试对邓小平价值观的逻辑结构略作分析。1、“经济建设”是邓小平价值观的价值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  相似文献   

14.
孙锐 《人民论坛》2024,(6):26-30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人才引领驱动的生产力。环顾世界,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一个战略机遇期,如果不抓紧,就将落后于时代。人才助推发展的“马太效应”为新质生产力的先发国家“越跑越快”提供了动力。为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培育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急缺的战略人才力量,深化重点领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并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和制度体系,从而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根本任务。一、着眼于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抓创建,努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集中体现。要发展生产力离不开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重要力量。精神文明建设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1、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抓创建。创建工…  相似文献   

16.
卢晓中 《前进》2001,(5):30-32
一 深入贯彻“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积极 促进生产力发展 在“三个代表”中,首要的是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这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与党的性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吻合的。因此,地税部门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为先进生产力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 (一)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关于经济与税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具体讲,税收来源于经济、根植于经济,换言之.税收增长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之上的,税收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保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应当比资本主义更快些武国侠人类历史的演进是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任何社会都要保持生产力的一定增长,否则社会就不能前进,甚至趋向崩溃.这是共通的道理,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固然要...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高日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关系不断更替的最终决定力量,也就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要素中的决定因素。所以生产力的解放实质上就是人的解放。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当大规模群众性的阶级斗争结...  相似文献   

19.
周景彤 《小康》2006,(2):46-47
2005年中国经济总体呈现“高增长、低通胀”良好态势,这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趋势性力量和政府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的综合产物。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亟待关注和解决的现象和问题,表现之一即是作为经济增长微观基础和主要动力的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初显  相似文献   

20.
(一) 特定的生产关系所赖以建立的生产力,在量的规定上有很大的伸缩性。生产力低的国家生产关系先进,生产力高的国家生产关系落后,是这种伸缩性的典型表现。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是否科学,不仅直接涉及历史唯物论的根基——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而且直接涉及许多重大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要唯物辩证地阐明这个问题,必须承认生产力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能同时决定两种不同生产关系的“共同幅度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幅度示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