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工作本质在于为弱势群体服务.  相似文献   

2.
法律援助是指通过国家成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为社会贫弱成员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制度。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时于经济困难和诉讼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实现不因经济困难和处于弱势地位而受到影响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28日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企业和个  相似文献   

4.
《人大论坛》2007,(5):30-30
法律援助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机构及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收、减收、缓收费用的法律服务。据统计,从1998年至今,我省一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000多件,共计有6万多人通过法律援助受益。值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开展10周年暨《贵州省法律援助条例》实施5周年之际,本刊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和内容,特辑《公民怎样申请法律援助》和《哪些事项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两篇文章,以期需要法律帮助的人们能沭浴在法律援助的阳光里。  相似文献   

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我市法律援助制度自1997年建立以来,特别是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的颁布实施,全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较快,为实现社会平等、促进司法公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落实好《重庆市法律援助办法》(渝府令第80号),做好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实施《重庆市法律援助办法》法律援助制度是司法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司法公正,确保"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措施,是国家对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取法律服务费用、提供法律帮助的制度,同  相似文献   

6.
李小敏 《群众》2011,(12):30-32
法律援助是对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依法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法律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是一个国家法制健全、宪政民主、人权充分、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是《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2001年,我省在全国较早颁布了《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并于2005年根据国务院公布的《法律援助条例》进行了修订,为我省法律援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司法人权的重要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易 《人权》2003,(5):31-33
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38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分总则、法律援助范围、法律援助申请和审查、法律援助实施、法律责任和附则,共6章31条,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法律援助的全国性立法,目的是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法律援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陈林 《小康》2008,(4):10-10
为保障社会贫弱者能够不受经济困难所制约,享有与普通公民同等的法律帮助权,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人权,国务院于2005年制定出台了《法律援助条例》。现在看来,它不足以有效解决法律援助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曦 《中国残疾人》2010,(12):19-19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残联与会昌县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残疾人特殊对象实施法律援助活动方案》的文件,对法律方面有困难的残疾人纳入了法律援助范围,并对法律援助范围内的残疾人发放了3000张法律援助绿卡。同时,县残联与县法律援助中心定期组织跟踪回访,以便了解他们的法律需求、及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收、免收费用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经济发展、法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律援助对于促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司法人权,完善社会保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就是要为那些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无偿的法律帮助,落实“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获得法律援助是公民的权利,实施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法律援助要围绕涉及解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发挥职能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和利用一切资源,尽可能使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够获得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2.
焦作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始于1998年10月。两年多来,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免费为群众法律咨询10300人次,审查法律援助申请2900余件,批准1436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38l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944件,公证106件。为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司法人权作出了贡献,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了法律帮助,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笔者在这里采撷几朵法律援助的花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困难企业及其职工法律援助机制 ,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和各级工会组织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法律专业人员 ,对因财产状况不佳或经济支付能力低下的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实施法律帮助 ,使其能够通过正当法律程序主张自己的正当权利 ,从而得到平等、及时和充分的法律保障的一系列具体制度规范、组织机构、物质条件等的总称。这一机制的确立与实施 ,对于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走向法治轨道的甘肃而言 ,无疑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实现司法公正 ,全面保障人权 ,积极健全法制 ,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通行的一项法律制度,就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为经济困难和处境不利的群体提供免费和减少收费的法律服务,以实现法律赋予公民的平等权利。 法律援助制度的确立,是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法制完善的必然产物。法律援助最早产生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1495年英国出现  相似文献   

15.
豫政办〔2007〕104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省司法厅《关于确定全省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关于确定全省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国务院令第385号,以下简称《条例》),促进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经济困难人员的合法权益,现就全省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提出如下意见:一、法律援助范围根据《条例》第十条的规定,除按照《条例》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对公民提供法律…  相似文献   

16.
潘宣任 《今日海南》2009,(12):33-33
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由政府承担法律服务费用和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确有困难的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和特殊刑事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使公民不因经济状况差异都能平等得到法律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法律援助制度自1994年在我国开展实施以来,已成为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一把利器,对构建平安和谐社会产生了不可忽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2 0 0 2年 3月 2 7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 ,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规范法律援助活动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 ,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 ,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免收、减收费用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承办法律援助事项、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人 ,受援人是指获得法律援助的人。第三条 律…  相似文献   

18.
法律援助又称法律扶助,它是指国家制定的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并提供无偿法律帮助,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诉讼公平、司法公正的一项法律制度。长期以来,法律援助作为国际社会普遍推行的一项司法救助制度。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然而就是在最近几年间,法律援助这一伸张正义、扶危济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31日,省司法厅厅长张坚受省政府委托在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上汇报了全省法律援助工作情况,本刊记者就我省目前的法律援助工作情况和今后的工作思路采访了张坚厅长。记者:什么是法律援助?开展法律援助有什么重大意义?张坚: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法律援助有以下几个特征:1、法律援助是国家行为或者是政府行为,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经济困难"是确定法律援助对象资格的首要条件,但其标准不明确,绝大多数省份是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或者企业最低工资作为经济困难的标准。随着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该标准已不合时宜。应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将家庭可用财产与最低法律服务价格进行比较判断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