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9月17日,四川省2011年统筹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面试在省委党校举行。经过特许,本刊记者进入面试考场,全程记录“副厅”面试。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四川省统筹公选县(处取领导干部的笔试和面试已经完毕,对面试合格人员的考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考察的内容是什么,考察经历了哪些环节?带着这样的好奇,本刊记者来到省疾控中心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3.
26名公选科级干部的考生一一“过堂”面试,而考官超过一半都是老百姓。近日,在广安华蓥市法院会议室里,一场特别的群众选官考试如期进行。  相似文献   

4.
公选面试,对考生来说,不单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全面展示自己才华、气质、风度的机会。凡那些能在公选面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不仅平时勤于学习、勇于锻炼、善于思考,在面试中也能沉着应战,非常注意答辩谋略和技巧。高超的答辩,不仅是考生灵感进发和知识的展现,也需要技巧的灵活运用。一、化虚为实在面试中,主考官常常会问一些比较虚的问题,考生如果以虚对虚,答起来会觉得无从说起,或不着边际,评委们也会听得一头雾水。所以,面对这类试题,  相似文献   

5.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特邀有关专家在生活技能栏目中,推出领导干部公选面试模拟题的系列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都89岁了,还是头一盘看到这样考干部的!”宣汉县峰城镇板桥村村民邵树兵说。去年9月11日,在看到电视台发布的“定向统筹公选科级干部面试现场实况电视直播预告”后,邵大爷约上几个邻居一起进城,来到宣汉县东门广场,通过设在广场的LED电视屏幕观看面试实况。“这样挑选干部,要靠真本事才行!”乡亲们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各类招录考试中,包括公选、公考、竞岗,面试是重要的环节。经十几年来的实践,发现许多应试者在面试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的缺陷问题,直接影响着面试的质量及成绩。笔者联系最近几年发现的问题,加以梳理归纳,并做些案例分析,以供各类考生参考。抓住实质套准题。审题是搞好面试重要的基础环节。仔细审题就是细  相似文献   

8.
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票决……经过一道道严格的程序,历时4个多月,从农民工中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终于圆满结果,3名农民工脱颖而出,从容地走上了领导岗位。遂宁市的这一举措,开创了我国从农民工中选拔领导干部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面试答辩的语言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试答辩,是语言艺术的展现,不同的应试者对主考官提出的问题,虽回答的内容基本相同,但表达效果会大相径庭。有的人虽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由于思路混乱、语言呆板、矫揉造作或老生常谈,不能给评委留下好的印象,而有的人却能游刃有余地运用语言魔棒,答辩有条不紊,声情并茂,忠诚坦率,新颖独到,因充分调动了语言最积极的因素,发挥了语言最突出的表达功能,深得评委的赏识,最终在公选面试中脱颖而出。那么,在公选面试答辩时应注意哪些语言技巧呢? 一要有条不紊。提纲挈领、条理清楚的话语,脉络清晰,表达有力,易于评委  相似文献   

10.
南充市嘉陵区按照“凭实绩论英雄、以德才用干部”的原则,采取“三结合”(民主推荐与组织推荐、笔试与面试、差额与票决任用相结合)的办法,继承和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实施干部选贤任能“阳光工程”,公选了区水利局长和城管办主任,迈出了公选副职向公选正职的第一步,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达到了“三满意”(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吉林省采用"一推双考"选拔厅级领导干部算起,公选制度已走过二十多年.作为一项产生了深刻影响力与冲击力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选制度在实践中应怎样通过持续性的创新与完善来淘汰"专业考官族"?推、考、选三者怎样有机结合才能破解"公选悖论"?要测评出一个人的真实能力水平,应如何更好地设计笔试、面试与考察?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通过专访公选的组织者、参与者与研究者,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12.
鄢烈山 《唯实》2002,(10):79-80
“公选”是近两年传媒上出现的一个新词 ,与“海选”(普选 )的“选” ,不是一个“选” ,不是“公开选择”(相对于地下党时代的秘密选举而言 ?) ,而是“公开选拔”的意思。比如 ,广东省组织人事部门正在举行第三次副厅级领导干部“公选” ,广州市从今年 4月 1日起正紧锣密鼓地“公选”4 8名区属副处级干部。这种“公选”的职位一般是党政机关的副职领导干部 ,程序是向社会公布“公选”的职位和任职标准 ,广泛接受符合基本条件者的报名 ,组织笔试、面试 ,经一轮轮淘汰 ,最后组织决定谁谁胜出履新。毫无疑问 ,这是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改革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13.
董鹏 《新长征》2011,(2):23-23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公选面试在集安市委党校举行,这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是集安市委组织部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员组织协调能力的管理模式之一,成为了集安市委组织部又一个教学"新品牌"。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探索建立干部正常流动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行政管理领导干部队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工委在辖区范围内对两镇空缺的3名副镇长职位进行公开选拔。经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答辩等程序后,公推公选工作于5月16日进入组织考察阶段。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11,(1):52-5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的要求,把各类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2010年7月以来,云南省首次采取省、州(市)、县三级联合公选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此次公选经过发布公告、报名与资格初审、公开推荐、资格复审、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研究决定、任前公示和办理任职手续十个阶段,在23897位报名人员中,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9,(4):128-128
实际工作中,往往见到说是公开选拔干部,但面试时却不“当场亮分”,不但被选拔的干部不知自己的考核分数或得票情况,就连参加公选的考官也未必清楚最终的考核结果(得票数)。这种若明若暗、对关键程序不公开的做法,即便确实公平公正,也难免给人一种“暗箱操作”的感觉,难怪有人形容这是“犹抱琵琶半遮脸”,是“选择性公开”。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沈阳市法库县确定了18个村作为公选村,圆满完成了公选工作。法库县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了把公选后续工作做好,要求各级党组织把这项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抓好,当作长期任务抓实,当作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完善,努力将18个公选村打造成为全县驻村指导工作的“样板村”、人均收入“万元村”。在党建方面将公选村党支部打造成“五个好”示范村党支部,使公选村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10,(10):32-33
<正>四川省遂宁市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专门拿出2个乡镇分管经济的副乡镇长和1个县招商局副局长职位,面向优秀农民工进行公开选拔。整个公选切实突出农民工的特点进行。笔试环节打破死记硬背,在分析判断实际问题中考察农民工的基本知识、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观;面试采用大  相似文献   

19.
形成科学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公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公选的社会效应如何,选出来的干部是否足够优秀以及如何使用公选干部成为人们对公选制度的考问,笔者认为在公选工作中把握好四种变量关系是对上述疑虑的直接回答。  相似文献   

20.
郑志文 《世纪桥》2009,(19):17-18
公推公选作为干部任用的一种新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在全国各地都有发展,已逐渐规范和成熟,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公推公选中的公推问题、公选问题和公推公选后的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