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暹罗华侨的暹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早期暹罗华侨的暹化中暹两国人民自泰汉以来已持续不断地交往。隋朝派常骏出使赤土(暹罗南部),此后两国使者来往不断。使者来往或贸易交往需要通晓两国语言的人,这种人多半在两国间居留过,他们大都是航海者、商人和水手,以后便成为最早的华侨。华侨最初在暹罗只是寓居,但随着时间推移,寓居渐渐变成定居,通婚融合亦自然而然地产生。唐宋时已有不少华侨在暹罗定居,到元时暹罗各地都有中国人的足迹。广东客家先民在元初已到暹罗。据西人记载,元时普吉岛已有华侨定居通婚。素可泰王朝罗摩坎亨(1275-1319年)时,北京南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海上贸易史上,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贸易往来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暹罗一直是中南贸易中的一个主要国家。本文拟就十八至十九世纪前期的中暹贸易情况作一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其性质及影响贸易发展的因素加以分析,以期有助于中国海外贸易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泰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早在汉武帝时,中国海船就经过泰国境内的邑卢没(华富里)、谌离国(佛统),航往印度的黄支国(康契普拉)1。在素可泰王国建立(1238年)之前,泰国境内有许多小国,各自为政,但都与中国有外交、经贸关系,如盘盘、罗斛、堕罗钵底等等。宋元时代,闽粤海商已频繁到泰国贸易,元代的泉州舶商“其所涉异国……若婆、罗斛,……”2因贸易原因滞留或移居泰国的东南沿海人也随之增多。明朝前期,因与暹罗阿瑜陀耶王朝正式建交,由暹罗王室垄断的对中国的“朝贡贸易”发展迅速,而明后期因月港开禁,中暹私人海上贸易十分繁荣,导致更多的…  相似文献   

4.
泰国,古称暹罗,是个盛产稻米的国家。十八世纪时,暹米通过海路大量运进我国,缓和了当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缺粮形势。本文拟就这一时期中暹大米贸易的兴衰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国与泰国的友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泰国是近邻,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泰国原名暹罗,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是建立统一的国家,为时较晚。在我国宋、元时期,其境内出现两个王国,一个是泰族人在北部建立的素可泰王国,称为暹国;另一个是蒙人在湄南河下游华富里建立的罗斛国。后来,罗斛吞并暹国,改称暹罗斛国。元代末期,泰族首领拉玛铁菩提一世征服了罗斛国,在湄南河下游大城建立了阿瑜陀耶王国,至此,该国宣告统一。这个阿瑜陀耶王国,中国史籍称它为暹罗国,现在叫做泰国。泰国建成统一国家不久,中国也重新统一。1368年2月,朱元璋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汉族的封建政权,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派使臣访问泰国。第二年,泰国国王参烈昭毗牙遣使来华访问。从此,两国使者来往不断,关系很好。本文叙述有明一代中国与泰国友好交往的盛况。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着手探讨暹罗的最初贸易时,我们要记住,远在实际证据开始的时代以前,存在着一个时期,我们绝无从知道其历史而只能试行推想其进行交通及发现的一些情况.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推测,在史前时代,这地区已有某些程度的文明;此外,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对外贸易已就文明程度相等的分量内加以经营,因为生活方面一件奇妙的事情是:一个民族越耽溺于牟利——一般地说,这是会惹超人性的几乎最坏本能的一种活动——这个民族在文明方面就越是前进.我们有早期的证据,可以证明邻近各地间曾经有过贸易关系;我们也知道这种来往一定会使船只来到暹罗沿岸.印度跟中国最初贸易的证据,自然,是不大明确的.汉特爵士(Sir William Hunter)在其所著"英属印度历史"(History of British India)一书中提及铿尼迪(Kennedy)"觉得关于公元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试图就在泰华人在泰国经济制度下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文中所说的,“华人”,是指原先来自中国,后来在泰国定居,具有中国血统的泰国人。 寻求庇荫的华人 从古时起,暹中两国就有着十分良好的关系。据经济史记载,尤其是两国在贸易方面的往来,从素可泰皇朝到曼谷皇朝,以大帆船为交通工具进行商业活动为时已经很久了。其中虽有中断,也只是由于两国政治风云变幻所致。总之,过去的一百年来,暹中  相似文献   

8.
16世纪中期 ,葡萄牙人入踞澳门后 ,以此作为据点 ,发展与中国、日本、马尼拉、巴达维亚、暹罗、安南(交趾)等地的贸易关系 ,把澳门建成了其在远东地区的贸易中心。交趾作为葡人在南中国海贸易圈的重要一环 ,于17世纪初 ,葡人在日本的贸易遭受挫折后 ,其地位日见重要。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 ,澳门与交趾的关系常因教难 ,屡遭挫折。为了维持一种较为正常的关系 ,据史书记载 ,澳门曾先后于1621年与1646年派出正式使团出访交趾王国 ,以解决双方在贸易和传教中出现的问题。18世纪初 ,正当澳门与交趾的关系濒临破裂之际 ,耶稣会士庞若翰 (Jean-Anto…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自上而下的改革何其多也,著名的有俄国1861年改革、德意志的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暹罗朱拉隆功改革,以及中国戊戌变法等。如果以改革者的主观意图的现实与否作为评价改革成败的标准的话,那么前四者都算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算失败。这着实令人深思,而更让人惊异的是暹罗这个与中国极为相似的国家竟然也成功了,这是为什么呢?本文试图将暹罗朱拉隆功改革与中国戊戌变法进行比较,以探其中之奥妙。一暹罗的朱拉隆功改革与中国的戊戌维新相比,相似之处的确很多。两者时间相同,背景相似,都发生在19世纪末西方国家将其沦…  相似文献   

10.
一、暹罗①王室实行垄断贸易制度的原因在封建专制国家里,以国王为首的统治集团,拥有处理贡赋和集中商业资金的大权,是惟一有能力进行大规模交换活动的群体,而“皇商之霸权乃是最终迈向垄断贸易制度”②。因此,王室垄断贸易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普遍现象,世界各国大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过以国王为代表的国家垄断贸易制度。从王室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角度看,暹罗实行王室垄断贸易制度具有深刻的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从经济角度看,暹罗十分落后的封建经济是实行垄断贸易的基础。暹罗素可泰王朝进入封建社会,很大程度上是已进入发达的封建社会的亚洲大…  相似文献   

11.
在东南亚地区,泰国虽然是唯一没有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国家,但却不能说它的社会经济结构就没有带上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特征。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为止,泰国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1855年英国以武力强迫暹罗(即泰国)同英国签订暹英条约(又称鲍林条约),遏罗同意英国在暹罗各港口进行自由贸易,并规定对英国的进口商品只能征课3%的进口税。接着,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沙皇俄国也相继强迫暹罗签订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前,中国与退罗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其一是退罗王国对清王朝进行的朝责贸易,其二为中国海商与退罗进行的民间海上贸易。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以中国帆船为主体的中遇民间海上贸易活动曾经兴盛一时,不仅在当时暹罗的对外贸易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构成当时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海上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步入近代以来,随着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清王朝以战败告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与此相适应地,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有关国家的藩属关系亦开始分崩…  相似文献   

13.
越南当局惯于利用历史问题煽动民族仇恨,这是它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的一个手段。对中国这样,对泰国也是这样。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在南方前江省和胡志明市、一九八五年一月在河内市连续举行的所谓“沥涔——吹蔑大捷”二百周年纪念,就是越南史学界为针对泰国而开展的煽动越泰民族仇恨的活动。一七八四年暹罗国王质知的军队与越南西山军队发生冲突。一七八五年一月,西山军在美获河的两条支流——吹蔑河口和沥涔河口伏击暹军成功,此后,这场为时六个月的暹越战  相似文献   

14.
暹国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暹(沙炎,SAYAM),是什么意思?根据泰国学者集·蒲米萨的考证,它不是泰族的自称,而是安南、柬埔寨、占婆、马来等族对泰族人的称呼。暹,是太阳初升的意思。①那么,暹一词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据现在看到的史料,在占婆碑铭中,位于芽庄的浦那羯罗碑,公元1050年就出现暹这个词。②英国的卢斯教授曾写了题为《缅甸历史初期的暹》的论文,提到公元1120年在蒲甘碑铭中也出现了暹这个词。③12世纪,泰国的素可泰王朝尚未建立。暹一词,在我国古籍中,首见于元代编撰的《宋史》一书中,而且与南宋左丞相陈宜中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井澳之败后,陈宜中“欲奉…  相似文献   

15.
清代前期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解除海禁,宣布开海贸易后,即急遽地发展起来。作为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口岸的厦门,据估计,贸易最盛时每年的出洋帆船当在100——200艘之间,其载运能力约有十万吨左右。这些贸易帆船遍及东南亚各地、有“噶喇吧、三宝垅、实力、马辰、暹罗、柔佛、六坤、宋居(月劳)、丁家卢、宿  相似文献   

16.
自18世纪末中国帆船对吧城、马尼拉的贸易逐渐衰退之后,到19世纪初期依然没有摆脱持续衰落的困境。与此同时,暹罗及安南的王朝兴替,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帆船对两国贸易衰退的势头,并促使彼此间贸易往来在19世纪初期再度兴旺起来。19世纪初期英国在据有新加坡之后所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得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而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可谓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英国、暹罗的学者认为泰族发源于中国南方 ,南诏是泰族建立的国家 ,忽必烈平定大理引起泰族大量南迁。陈序经教授是我国最先质疑和反对英、暹学者上述论调的学者之一 ,在我国泰族研究学术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出版的《泰族起源问题研究》一书中提到 ,最先反对“南诏是泰族国家说”的我国学者是凌纯声(1938年12月发表《唐代云南的乌蛮与白蛮考》)、方国瑜(1939年12月发表《南诏是否泰族国家》)和许云樵(1947年发表《南诏非泰族故国考》)①。笔者认为 ,最先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还有一位著名学者 ,他就是曾任中山大学副校长的陈序经教授。…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但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否会受到邻国日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三个地区与中日两国贸易比重显著大于其他地区,中日两国贸易竞争存在加剧的趋势,此外,中国仍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仍未脱离早期以日本为核心的"雁行结构",日本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可能要超越中国;第二,中亚、南亚和中东欧国家对中日两国贸易规模整体偏低,但中国领先日本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中国扩大在这些地区的影响;第三,"一带一路"范围内,中日互为最大贸易国,但中国对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品为主,并呈贸易出超,短期中国仍需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不能以牺牲与日本贸易为代价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第四,中国需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技术,与日本在竞争中共同构筑稳定的国际分工体系。总体而言,中日两国在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各具优势,但中国不足在于缺少核心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产业格局中仍受制于日本,因此在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也必然受到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泰国华侨社会,史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中国人移入暹罗的背景中国人移居于暹罗,导源于中国人同南洋所进行的帆船貿易。因此,移居于暹罗的中国人几乎全部来自福建、廣东两省的原因、可以从囘答下面这个問題中得到解决:为什么特別是福建人和廣东人发展了航海技术並且同南洋展开了貿易关系? 自然,可以从許多方面囘答这个問題。这些沿海省份的近代“中国人”人口,是那些來自長江流域和更北地方的移民的后裔。汉代吋,移民和汉化(Sinification)的过程,在中国南部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对外进出口快速扩张和国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进出口数据虽然能反映两国的贸易依赖关系,但是由于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以产品内分工的方式融合在全球价值链之中,必须借助全球间的投入产出表才能准确掌握日本生产对中国需求的依赖。根据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对日本出口流向进行分解、以及对两国国内增加值按照最终吸收地进行分解的结果表明,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满足中国的内需,以中国为中心的三极贸易结构明显存在,但并不是日本对中国贸易的主体;日本经济增长对中国内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外需最为依赖的国家;而中国经济对日本的依赖程度要低于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因此不难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走势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要大于日本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