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深圳青年生活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里既是西方现代文化和东方传统文化交汇碰撞之地,也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替的冲击带。特区“现代移民文化”和发育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孕育了深圳青年较为“前卫”的消费特征。   1、追求品牌,崇尚权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经济由短缺型向相对过剩型转变,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人们的需求由单纯的功能选择更多地转向情感需求,品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我们的消费生活。据一项调查显示,深圳青年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品牌态度是:“注重”的占 31.85%;“比较注重”…  相似文献   

2.
关于当代青年领导干部「作为观」的思考刘莲玉施展才干、有所作为是党和人民对当代青年领导干部的殷切希望,也是青年领导干部的共同追求,但“欲有所为”的愿望并不等于“真有作为”的现实。因此,透视当代青年领导干部的作为观,无论是对青年领导干部自身的成长,还是对...  相似文献   

3.
从「三个大局」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李荣武苑丽梅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首先,要把文化建设放到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大局中考察。邓小平指出:“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  相似文献   

4.
资本逻辑中的“物”渗透着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自我意识,大众消费价值取向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抽象力量的统治.即“物”的符号隐喻表征了“非神圣形象”控制下的价值追寻和欲望释放,它既具有在“面子”消费观影响下为个体价值正名的“拜物教”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在西方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大众消费价值取向的特殊“幻象”.因此,大众消费价值观的社会重构离不开理性精神的自觉和对当代文化生产的现代性反思.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时代的「书」文化●大众传媒与当代青年●■特约主持/韩雪临■策划编辑/杨长征主持人的话·“书”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早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而当“书”文化在时空遮蔽下发生异质变化时,它所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书”文化广义说来涵盖了从写“书...  相似文献   

6.
如今,大学校园里已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潮”正风起云涌。对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潮”,社会各界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潮”,从根本上来说,折射的是一种当代大学生主动寻找与社会结合的契机,积极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青年文化潮流,因而具有客观必然性。不管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怎样的状态,任何时代的青年都会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恩格斯说:“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21世纪的大学生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成为了青年群体中最早的清醒者和行动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广大农村男女青年接触的机会相对减少,男女之间接触的范围也仅仅限于同村或邻村,由于这种局限,一地」或「她」很难找到和自己性情相投,志同道合的伴侣。因此,建议妇联、共青团以及民政部门联合在基层建*止「婚姻介绍所」,为农村男女青年选择配偶提供接触、了解的场所,使农村男女青年的择偶方式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这样做,对婚姻管理、计划生育和提高农村人q素质都有益处。农村也应建立“婚姻介绍所”@春敏@培武  相似文献   

8.
今日大陆摊厅文化吴祖清“摊厅文化”是市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文化市场衍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当代中国青年进行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和设施。从传统的新华书店到现在的地摊、书屋;从过去的影剧院到现代的镭射影厅、歌舞厅、卡拉OK屋、录像厅(室)等这些现代“摊...  相似文献   

9.
消费活动是当代青年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承载着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超前消费、奢侈消费以及过度的人情消费和虚拟消费凸显出当代青年"经济情商"有待提升。对此,应引导青年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影响,树立计划消费观念、坚持勤俭节约理念、形成理性消费观念、注重精神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挑战与机遇: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化的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社会化是人一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青年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使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如何实现这一过程,首先取决于青年所处的社会地位。边际人与顺应主义的社会化传统的社会学理论或青年研究理论,以“边际人”作为青年社会地位的代名词。所谓“边际人”,“在社会学上指的是一种处于各种文化边缘,而未能真正进入或被某种文化同化的人,有时它又指一种正准备进入但尚处在一种可能性之中的人”。①看来,对青年的“边际人”规定,一方面是相对于一个“中心”而言,青年处于边际的地位。这是由于社会中存在…  相似文献   

11.
消费社会是指在当代的后工业社会里 ,消费已取代生产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动力和目标 ,而生产和消费也不再仅仅是经济术语 ,其本身已具有了文化的内涵。在后工业社会里 ,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不再是生产而是消费 ,消费成了理解整个后工业社会的关键点之一 ,消费文化这一流行术语的提出就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费瑟斯通指出在消费社会里消费文化具有双层的涵义 :“首先 ,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 ,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 ,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 ,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 ;其次 ,在文化产品的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中,适时引导城乡居民调整消费结构是一个重大课题。1996年12月5日(光明日报)发表(当前消费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一文提到:“在我国,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一直偏低。1995年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城镇居民家庭为8.8%.农村居民为77%。”’据计化娱乐占市体.教育消费比重更当社会未向小康.人们的温饱基本满足后,精神生活的需求必然益增多.对子女的消费开支迅速增长.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消费必须引导。我国有些地方富裕以后,物腩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但精神生活没…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青年观念文化的转型文献良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时期。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必然引起社会文化的转型。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本文将从青年价值观的转化上来分析青年精神文化的转型特征。其一,文明价值取向上,从物质第一型重新转向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的逻辑框架下,表面上标榜理性消费的青年“哈租族”实质上是消费社会中消费异化的变种.青年“哈租族”的租生活以虚假需要为消费动机,在物化的人际交易关系中追逐商品的符号价值,建构起虚幻的平等世界.中国当代青年要正确处理与消费和消费品的关系,才能踏上理性消费之途,复归青年人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 2 1世纪的消费将成为文化型消费。所谓文化型消费 ,是指在人们的全部消费生活支出中 ,文化消费支出占有较大的比重 ,成为主体。目前 ,西方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比例高达 5 5 % ,已经超过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这是由于文化消费弹性很大 ;同时 ,也是由于人类对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很大弹性的缘故。从长远来看 ,文化消费的比重 ,包括我们国家在内 ,所有国家都将超过 5 0 %。生活消费这种“文化化”趋势 ,由物质型向文化型转换 ,是必然的 ,是规律性的经济现象。这是由于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 ,收入的增加 ,精神文明的进步和文…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变革与精神消费升级催生了数字内容的生产,青年群体通过会员消费成为数字内容的主要消费群体。通过对青年群体会员消费的剖析,可以发现,青年群体会员消费具有“唯快不破”的即时性获取、“体验至上”的情感性满足、“层级差异”的可见性供给等特征。青年群体会员消费的实践逻辑,在个体层面体现为时间控制和轻歇体验,在群体层面体现为圈层区隔与自我归属,在社会层面体现为动态诱导和非会员排斥,从而在会员消费过程中给青年群体带来情感满足、圈层归属以及碎片化消费、身份焦虑的双重影响。为了避免青年的盲目消费,也为了会员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当建构会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从青年自身、网络平台和国家治理三个层面共同完善会员消费市场,引导会员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市民小说崛起,王朔、池莉等人开启了充满市民文化精神的文学空间。然而,诸多研究多以西方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等时尚、热点理论话语来解析中国当代新市民小说和“王朔与池莉现象”,而忽略了它们生成的本土性原生态语境,牵强附会之处甚多。自宋特别是明清以来中国市民文化精神以及西方近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影响,构成了当代新市民小说和王朔、池莉作品中的具有新质的当代市民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已有研究大多从家庭视角或消费文化视角探讨节俭行为的塑造过程,却忽略了传统与当代文化话语互动的作用。文章通过对16位“抠组”青年的半结构式访谈,借助“工具箱”理论对文化话语在“抠组”青年建构节俭理解及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传统节俭话语与当代多元文化话语共同作为文化资源,参与到“抠组”青年节俭消费的建构过程中。传统与当代话语间存在着融合与背离两种关系,不同关系塑造了不同的节俭理解和行为。研究也为进一步理解转型社会中消费行为的变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孙瑾 《人民论坛》2023,(23):130-134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反向消费”的热潮下,当代青年的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变化。“反向消费”的青年群体更享受“循环”带来的乐趣,更乐于以租代买、共享和交换;在意品质生活和性价比,寻找大牌平替与“货比三家”;目的明确,不再囤货,更注重商品的功能价值;对国货的兴趣日益浓厚。“反向消费”现象是由多因素驱动的,包括经济发展阶段转变、消费态度的变化、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个体消费动机的转变。“反向消费”不仅对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还对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变革效应。  相似文献   

20.
黄悦 《理论月刊》2007,(3):174-176
青年一代的政治认同与否以及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如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是否能够顺利传递,关系到我国社会政治的稳定等重大问题。我国当前的各种变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青年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传递,而三峡移民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我国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三峡移民精神,有助于促进我国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