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有组织犯罪有广义、狭义之分。加强有组织犯罪的刑事司法控制,一方面要树立常态执法理念,加大对有组织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注重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以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运用。要完善具体的刑事司法制度设计,包括成立专门防控机构、赋予特殊侦查手段、完善证人保护及污点证人制度、加强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2.
有组织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组织性。打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对策是完善刑事立法。实体法方面要修改、增设罪名 ,增加财产刑 ,打击相关犯罪 ,加大惩治力度 ;程序法方面要完善证人保护、羁押与取保候审制度、制定配套法规和反黑法律。司法对策是 :加大打击力度、反黑与反腐败同时进行 ;成立专门机构、开展专项斗争、坚持刑事、经济犯罪并案查处、加强国际间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3.
有组织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组织性。打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对策是完善刑事立法。实体法方面要修改、增设罪名 ,增加财产刑 ,打击相关犯罪 ,加大惩治力度 ;程序法方面要完善证人保护、羁押与取保候审制度、制定配套法规和反黑法律。司法对策是 :加大打击力度、反黑与反腐败同时进行 ;成立专门机构、开展专项斗争、坚持刑事、经济犯罪并案查处、加强国际间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法律没有证人保护的启动程序、证人保护的具体措施、证人保护机关的相应职权等具体规定,可操作性差;同时证人保护机关也不统一,难以保证证人保护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根据我国刑事司法体制、国情,并借鉴国外相关国家经验,我国应建立以检察机关为中心的有组织犯罪证人保护制度.其内容包括:1.制定有组织犯罪法案,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为我国有组织犯罪证人的保护机关:2.明确规定有组织犯罪证人保护程序的启动权由检察机关行使;3.明确规定保护机关及保护人员的具体职权;4.为检察机关划拨证人保护所需的专项经费;5.赋予有组织犯罪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权.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实践需要 ,在立法上应适应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质的演变 ,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黑社会组织犯罪 ;细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原则性规定 ,出台可操作性的司法标准 ;体现从重从严的原则 ,加大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刑事制裁力度 ;加强对证人和受害者的保护 ,夯实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反黑"法律对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有组织犯罪的迅猛激增,我国现有的刑事法律体系在打击有组织方面尽显疲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增设黑社会组织罪的条款;规定金融机构的反黑义务,对黑社会犯罪规定没收财产刑;增设与有组织犯罪相牵连的犯罪行为的加重刑条款;从刑法上鼓励单纯参加犯罪组织者自动退出;提高有组织犯罪法定刑量刑幅度;通过法律推定,确立举证责任倒置;采用特别证据规则;建立污点证人、卧底证人和证人保护制度;改革相关法律,堵塞漏洞等.  相似文献   

7.
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是犯罪嫌疑人作为检控方证人出具重要证言,从而得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的一种刑事司法制度。目前,美、英、德、加等国和我国港、澳、台等地区都设立了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对有效打击有组织犯罪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国应当引入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并结合本国国情将其本土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 ,现阶段我国有组织犯罪仍然是三种基本形态 ,即 :集团 (团伙 )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黑社会犯罪。其中 ,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有组织犯罪 ,是我们打击的主要对象。打击和预防有组织犯罪在刑事政策和具体侦查措施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应尽快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从古典学派、实证学派到社会防卫学派,刑事政策的概念实现了从狭义到广义的变迁,也反映出刑事政策要素在特定社会情势下依据犯罪态势变化的特点。我国学者对刑事政策内涵的认识分歧,主要源于对刑事政策要素的不同理解。科学界定刑事政策,需要尊重刑事政策学的独立性,正视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重视刑事政策的实践导向。随着犯罪治理的转向,有必要对刑事政策的主体、对象、目的、手段等要素做进一步分析,以完善犯罪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区别于一般暴力犯罪、个人极端主义犯罪,它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影响了社会治安总体稳定。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立法等多个层面入手,建立健全证人保护、取保候审等司法制度,完善公、检、法打黑除恶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切实铲除黑社会性质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多层次全方位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向更高层次的犯罪形态转化。  相似文献   

11.
毒品犯罪活动日益严重,并加大规模逐渐向有组织犯罪转变.其犯罪手段灵活多变并呈现隐蔽化趋势,新型毒品不断更新换代,大要案增多,涉毒数量大和暴力对抗程度不断加剧.因此,应围绕加强国际间的禁毒合作,严抓边境查控,健全执法机制,加强全民防毒禁毒意识和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和控制,探索研究当前有组织毒品犯罪的打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有组织犯罪绝对数量大;其首犯、主犯多有暴力犯罪的前科,几乎全是边缘化人群;多以合法外衣掩饰其违法犯罪行为,以暴力、恐吓手段攫取暴利;呈现专业化、家族化的特征;多有保护伞。控制有组织犯罪依赖于立法专门化、一体化;切实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刑罚体系,重视并努力做好犯罪人的再社会化工作;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化社会政策,减少边缘人口。  相似文献   

13.
有组织犯罪是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一种犯罪形态。在中国社会的现阶段,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最典型的有组织犯罪。它是中国社会控制体系更替和弱化,并受历史因素和外来因素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催生和促长的结果,亦符合其自身作为一种犯罪现象所遵循的客观发展规律。我国应当加强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软控制、预控制和硬控制,完善社会控制体系,以有效地防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地区有组织犯罪最显著的特征是围绕资源的开发利用诱发和实施的。山西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伴随着矿产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也给有组织犯罪组织从事非法经营、牟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机。文章对山西有组织犯罪的组织结构特征、犯罪特征和"保护伞"特征进行了归纳剖析,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以及刑事执法等方面对资源型地区有组织犯罪问题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有组织犯罪的产生和发展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在犯罪组织形式上的必然结果 ,有组织犯罪以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和有序运作 ,从而有可能实现犯罪要素的最优化配置 ,而达到犯罪效益的最大化 ,有组织犯罪同个人及普通共同犯罪相比提高了犯罪效益。从犯罪经济学角度可得出结论 :有组织犯罪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有组织犯罪是完全可以防控的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过程中,一系列理论问题引起关注,《刑法修正案(八)》惩处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的修正规定,加大了打击力度。为了有效控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真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组织犯罪的滋生、发展过程,正确认识不同阶段有组织犯罪的特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犯罪。对该罪提出应从五个方面予以惩治:一是建立专门的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机构;二是加强惩治腐败犯罪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黑势力“保护伞”,修改97刑法第294条第4款,提高法定刑;三是加强惩“黑”领域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四是加强并持续进行“严打”,杜绝“运动战”式的做法;五是加强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组织性是有组织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本质原因,而作为结构稳定的规模化的组织,经济导向就是犯罪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组织犯罪人成立、参加犯罪组织的目的不在于犯罪组织本身,而在于通过犯罪组织获取经济利益,犯罪组织内部的规范作用以经济利益为根基。根据中日有组织犯罪合作研究项目的调查结论,有组织犯罪人之间多为同乡关系、同事关系、同监关系,这说明了有组织犯罪人之间的稳定关系不只是基于长期交往形成的了解和信赖,更在于共同的经济利益目的。初级形态的犯罪组织暴力特征凸显,但暴力并非有组织犯罪的唯一手段和必要特征,犯罪组织视经济目的要求运用犯罪手段,高级形态的犯罪组织不通过暴力也可能实现目的。针对有组织犯罪的经济导向,提升底层群体经济地位,完善相关刑事立法,是防控有组织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情报侦查、实时侦查、书证侦查是三种有效应对洗钱犯罪的方法。在侦查过程中,既可以通过搜查、讯问、询问、联合侦查等途径获取证据,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采用控制下交付、电子监视与监听、特工行动等特殊侦查手段来获取证据。此外,还应当完善立法,确保侦查所取得的证据在庭审中具有合法性和可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