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英 《理论月刊》2007,(3):111-113
作为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反垄断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首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此之前,社会各界对草案中有关行政性限制竞争内容的“去”与“留”都是众说纷纭。然而,此次提请立法机关审议的草案中设有“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一章。这说明,行政性限制竞争应纳入反垄断法进行规制的立法建议进入了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程序。借此立法良机,主要探究反垄断法规制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立法价值,并对草案中已取得的立法成果和不足做出评析,进而为草案的进一步修改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最近 ,关于《反垄断法》的立法主导权的“争夺”成为了一大看点 ,商务部、发改委、工商行政总局都把《反垄断法》的制定视作“份内事”。2004年3月 ,商务部率先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送审稿)》的起草工作 ,并提交国务院法制办 ;国家工商总局则在5月发布了《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 ,强调了将反垄断立法的问题 ,发改委更是在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将推动《反垄断法》出台列为其主要工作。我们应该首先明确的一点是 ,《反垄断法》的制定是被全国人大列为立法计划的 ,它最终将不是以国务院行政法规或规章的形式出现 ,而…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材料我国《反垄断法》从酝酿、制定、审议到出台,走过了20年的漫长历程。早在1987年8月原国务院法制局就成立了反垄断法起草小组。1988年提出了《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暂行条例草案》。1994年反垄断法的制定首次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06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反垄断法(草案)》,接着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反垄断法(草案)》进行了初审、二审和三审,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4.
行政垄断是中国经济生活的“特色”。反行政垄断则是中国反垄断法的“特色”。随着热议多时的反垄断法于8月底最终问世,立法过程中最大的争议——行政垄断是否入律——已有最后定局。不过。期望一部反垄断法全面遏制乃至消除富于“中国特色”的行政垄断,未免过于天真。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填补中国行政程序基本法的空白。”王学辉教授颇为自豪地说,“如果这部地方性法规能够出台,那将为将来国家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做出铺垫。”日前,重庆市启动的全国第一部地方性行政程序立法——《重庆市行政程序暂行条例(草案)》起草完成。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该部法规的主要起草者之一,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学辉教授。  相似文献   

6.
酝酿了近20年却始终"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反垄断法》,如今又面临新的变数。 尽管《反垄断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但据媒体报道,在最近一次草案修改中,"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一章被整体删除。《反垄断法》或许将成为一部专注于反经济性垄断的法律。  相似文献   

7.
期待立法中的利益博弈进一步升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子敬  朱霖 《人大建设》2006,(10):45-46
近来,围绕《反垄断法(草案)》在最高立法机关的初审,上演了微妙而富有戏剧性的一幕。6月20日,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几乎同时在头条位置转引上海一家财经媒体的报道:“人大推迟审议反垄断法,利益集团展开法律博弈。”十几个小时后,《人民日报》发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言人的辟谣声明:“于6月24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将如期对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反垄断法(草案)》进行初次审议。”然而,耐人寻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底,起草历时近七年的《行政强制法(草案)》首次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审议。继已经颁布施行的《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后,我国为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立法三部曲”奏响了第三个乐章。案例一:湖南嘉禾强制拆迁2003年7月,湖南嘉禾县启动占地189亩的珠泉商贸城项目;8月,嘉禾县委、县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嘉办字[2003]136号文”,要求全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正案(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称审改办)从今年4月开始,组织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对现有行政审批项目  相似文献   

10.
洪丰 《公民导刊》2012,(3):42-43
《行政程序法》是行政行为的基本法,它对于控制公共权力滥用,保护人权,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规范行政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程序,规范和简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03年7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和重庆市政府联合委托西南政法大学的有关专家起草了《重庆市行政程序条例(草案)》,这是全国第一部地方行政程序条例草案。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条例草案一直未能列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议程。"政府职能转变,程序合法性是关键,重庆可以率先进行尝试。"市人大代表吴永年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今日民族》2012,(7):1-1
本刊讯6月25日,云南省省长李纪恒主持召开第80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草案)》(以下称《条例(草案)》)。《条例(草案)》共三十一条。主要内容是:(一)关于规范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行政审批。《条例(草案)》分类别、分层次对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提出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4月20日再次对行政强制法草案进行审议,这是自2005年以来第四次审议这部法律草案。此前,在“三审”后全国人大曾公开征求意见。据人大法工委分析,“从总体情况看,意见有分歧。民众认为草案对行政强制权的规范力度还不够,而行政执法人员则认为应当赋予行政机关必要的行政强制权,草案授权还不够”(4月21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24日至29日(2007年6月2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一、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二、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三、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四、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  相似文献   

14.
2021年10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正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并于10月23日公布该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反垄断法在实施13年之后的首次修改进入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作说明。反垄断法是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  相似文献   

16.
一、审查行政法规  第一二四条之一 (行政法规 )提交给议会各院、依照议会的某项法律而可由议会任何一院予以审议的每一项法规 ,它可以为———(一 )一项行政法规 ,或一项行政法规草案 ;(二 )一项需由行政法规批准的计划、或对一项计划的修正案、或其草案 ;(三 )凡依照议会的某项法律 ,需由认可决议程序审议的任何其他法规 ;或(四 )需服从议会特别程序的某项命令。除了依照 1919年《英格兰教会 (权力 )法》而制定的任何措施、或依照此类措施而制定的任何法规 ,任何一项不属于上述各类、不需要事先提交、或只需服从本院审议程序的一般性行…  相似文献   

17.
历经曲折的反垄断法草案终于进入了审议程序。这不仅是国内经济变迁所需,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大家庭的制度前提。反垄断的目标,不仅是强调公平和社会正义,更重要的是利用市场机制达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这一效率目标;三大反垄断制度,是国际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我国的反垄断法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反行政垄断,并重点规制行政行为与行政垄断;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科学设置,事关反垄断执法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辽宁人大》2006,(9):1-1
反垄断法起草工作几经反复,终于破茧而出。6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反垄断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反垄断法》立法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为了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第三条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从事下列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为何如此“苛刻”2004年,湖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纳入年度统一审议的10件省本级法规案,3件经审议后搁置,这一比例,历年少有。3件法规案,分别为《电信管理条例(草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草案)》、《安置帮教刑释解教人员若干规定(草案)》。其中《电信管理条例(草案)》经过三次审议后,仍被决定搁置。省人大常委会对这些法规草案为何如此“苛刻”?去年,笔者曾多次参加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采访,也旁听了这3件法规草案审议的全过程,深知法规案出台之不易。如《电信管理条例(草案)》,立法考察组赴重庆、江西等省市专门学习电信立法情况,并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