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13年3月,我出生在辽宁省辽中县冷镇,当时叫冷子堡.父亲赵鸿禧曾与别人合开染坊,过世时年仅30岁,那时我还不到一周岁.母亲本是当地旗人(满族人)家的姑娘,姓金,嫁给父亲后别人便叫她赵金氏.我只知道她是我最亲爱的母亲,一辈子也不知道她究竟叫什么名字.父亲死后,家里地里全靠她操劳,晚上还要纺纱织布.我那时虽然很小,但仍记得吃饭从来没有炒菜,只有咸菜和大葱蘸大酱,春夏秋季挖野菜吃.在这样的条件下,母亲仍坚持供我们三个孩子上学.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微笑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的母亲更是千千万万极其普通的母亲中的一位,然而我深爱我的母亲,也正因为他的普通,我才总想把我对他的情感倾注在笔端。 我的母亲身体瘦弱,可一年四季总是忙忙碌碌的,她很少说话,一切都用行动来表示。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的感情极少外露,就连她高兴时的笑也是很浅很淡的。 我记忆中母亲的第一次微笑,是  相似文献   

3.
正我很小的时候,父亲便与我的生母分道扬镳。几年后,父亲与我的继母组建了新家庭,有我、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还有一个是继母从她哥哥家过继来的女儿。尽管家庭成员复杂,但继母治家有方,在与她共同生活的30年里,我们得到了超越亲生母亲给予的人间大爱。继母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她用言传身教诠释了"相亲相爱"和"正直做人"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7,(5)
<正>我的父亲曾是皖南一个偏僻贫瘠小乡的干部,母亲没读过几年书,是一个普通的农家主妇。我们一家五口居住在半山腰的村子里,屋子是祖屋,家里还有几亩薄田。父亲忙完了公事就下田劳作,母亲忙完了家里就去林场做工。父母的劳碌和艰辛与左邻右舍的老乡几乎并无二致。幼年时,我就早早感知了一个事实,我们家是多么贫寒。父亲微薄的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母亲是个农民,和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民一样平凡而又朴实。母亲是个憨厚待人的人,母亲勤劳,家里家外她无所不通,无论是那般活计母亲都干得漂漂亮亮。我们小的时候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在田地里挥舞着锄头营务庄稼,把田间地畔收拾得干干净净,休息时给我们讲故事。那时候大山深处母亲是我的依靠,我的母亲犹如矗立的巍巍大山给我们安全与依靠。家里种着苹果,母亲在天还麻麻亮时背上一背篓苹果,去集市上卖。不管怎样母亲都会把苹果换成实用的东西,那时候我们盼望着  相似文献   

6.
多爱20年     
张军霞 《党课》2010,(6):89-89
他追求她时,追得很苦,因为她的母亲坚决反对。原因只有一个,两家的距离太远,而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母亲的掌上明珠。况且,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而她名牌大学毕业,在大公司工作,算得上是白领,怎么看也不般配。  相似文献   

7.
念春的母亲叫春花。我和春花是在1976年认识的。我们在一个厂上班,她的成分不好,父亲曾在国民党政府里做事,解放后被镇压。因着这种关系,厂里的人都不敢和她太接近,她也不爱和人说话,从早到晚只顾闷着头做事。她的寝室和我的寝室隔不远,我经常到她的寝室里去看她,还把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送给她。我只读过两年私塾,不认得多少字,她小的时候家庭条件比我好,认得的字也比我多,我每次去找她,都借口向她学认字。她教得很认真,一年下来,我已经能够看书读报。作为回报,我经常随她回家帮她做家务。她的家在湾址镇,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哥哥前几年倒插门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她母亲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方便,春花每隔一个星期回一趟家,帮母亲准备好下个星期的米、菜和柴禾,还要担水把水缸填满。我和春花好上后,担水、劈柴的事都由我来做。就这样,我们相互帮助着,彼此信赖着,爱情的种子开始在我们的心里悄悄萌芽。  相似文献   

8.
正我叫项传江,中共党员,现任十四师四十七团第七作业区区长。妻子巴哈古丽·佧斯麦是一名普通职工,女儿乖巧懂事,我们是一个幸福和睦的三口小康之家。我出生在一个民汉结合的家庭,自幼失去父亲,母亲待业在家且体弱多病,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在我对生活即将失去信心的时候,我遇到巴哈古丽·佧斯麦,是她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觉得只有努力打拼,干好自己  相似文献   

9.
正入党抗日1921年2月23日,我出生在北京市延庆县北张庄村,原名叫周德先。我家人口多,本来生活还能勉强过得下去,但遭遇荒年,爷爷、伯父和奶奶相继去世。九岁那年,长年闹病的母亲又离开了我,从此我们父子俩相依为命。父亲常年出去跑买卖,家里也就只剩我一人。后来父亲两次被冤枉入狱,为救父亲家里花了多少我也算不出来,只知道家里仅有的六亩好地卖了,还借了高利贷。从此,我家一贫如洗。  相似文献   

10.
5个字的情书     
母亲有一封信,被她收在放证件的袋子里,而且压在最底下,是我在帮她找东西时,偶然发现的。看信封上的邮戳,已是二十多年以前,因为时间的缘故,使得原本白色的信封已经发了黄。见信封上是父亲的字迹,我很奇怪,母亲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兄弟姐妹又多,没能有机会上学,所以大字不识几个,她哪能看信呀?而且,父亲为什么要给母亲写信?于是,我就玩笑着问母亲:"妈,爸还给你写过信啊?是不是情书呢?"  相似文献   

11.
冯理达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夫妇的长女,自小就深受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还在她刚记事时,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一本厚厚的书递给母亲,由母亲念给父亲听,这本书叫《资本论》。她还经常听见父亲与同仁讲革命、讲共产党。那时,她虽然不懂共产党的真正含义,但从父母的谈话中隐约地感到共产党人是令人敬佩的。  相似文献   

12.
她叫陈精华,女,今年48岁,是农一师四团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 2004年,对陈精华来说,是很不幸的一年。5月9日,她的生父陈朝延去世。12月3日,一直和她相依为命,共同生活了20年的伯父张来娃也永远地离开了她们。 今年除夕之夜,当陈精华捧出两位老人的遗像时,平时很少掉泪的她禁不住热泪盈眶。她和孩子们对着遗像磕了头,默默地向在另一个世界的二老祝福。 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常教育她要有爱心。他说:“把爱献给了别人,自己同样会很幸福。”那时,连队有个叫张来娃的老军垦。他出生于1913年,左眼受过伤,视力很差,耳朵也不好,一辈子没成过家。年老退休后,过着孤苦的单身生活。她的父亲陈朝延对张来娃像亲兄弟一样,经常叫他到家里吃饭,看到他睡的被单脏了,还常让她的母亲帮助洗。受父亲的影响,1984年,陈精华和丈夫高建平一结婚,就商量将已71岁的张来娃老人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当时,有不少人说,亲生儿女与父母都合不到一家去,精华这个“拼凑”在一起的家能维持几天?  相似文献   

13.
吕维  杜鹃 《廉政瞭望》2004,(9):28-29
善心助人,“卖花姑娘”却被她无魔碰倒。今年24岁的高红梅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2002年3月,她当起了出租车司机:10月的一天,地处长白山脉的白山市气温陡然下降,天空也下起了小雪:高红梅在西站广场等客时,见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就心疼地让她上车暖和一下。小姑娘叫刘小蕾,今年12岁,上小学4年级,她家里只有因公负伤的母亲,她为了给母亲多买点营养品,每个周六都要到西站广场卖花。刘小蕾的遭遇让高红梅眼睛禁不住湿润了:她把自己的手机号给了刘小蕾,让她有事或者是回不了家时打电话找她,她会开车把她顺路带回家。  相似文献   

14.
慈母泪     
方亮 《党课》2006,(9):80-82
初次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时,我还很小。可从那时起,这首歌就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上。 母亲16岁那年,外祖父就去世了。母亲硬是用她那稚嫩的双肩担起了一个五口之家的重担,还供小姨和小舅念完了初中。在几件老式家具的陪伴下,母亲走进了与她身世相仿、体弱多病的父亲的生活中。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和父亲是那么恩爱,他们从没打过架、拌过嘴,甚至连说重话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每当和同学谈及这些,看着他们眼中流露出的那份掩饰不住的羡慕,我都倍感幸福和喜悦。  相似文献   

15.
陈文新 《学习导报》2010,(12):39-39
我的父亲名昌,字章甫,湖南浏阳人。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有幸结识毛主席,因志趣相投,成为好友。那时毛主席是学生会的主席,我父亲则是“雄辩部”的部长。我母亲姓毛,叫毛秉琴,主席亲切地称她为大姐。1920年主席与杨开慧结婚,就是我的父母帮着操办的。  相似文献   

16.
陈文新 《新湘评论》2010,(12):39-39
我的父亲名昌,字章甫,湖南浏阳人。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有幸结识毛主席,因志趣相投,成为好友。那时毛主席是学生会的主席,我父亲则是“雄辩部”的部长。我母亲姓毛,叫毛秉琴,主席亲切地称她为大姐。1920年主席与杨开慧结婚,就是我的父母帮着操办的。  相似文献   

17.
正我叫尚玉山,家在北安市。我的母亲是北安人民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尚大嫂"。母亲名叫张广英,1907年出生在山东省潍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0年嫁给了我的父亲,在李殿芳屯(现北安市城郊乡革命屯)安了家,从此人们都习惯叫她"尚大嫂"。抗日战争时期,母亲曾冒着生命危险为活跃在北安  相似文献   

18.
李克农一直在隐蔽战线工作.对党无限忠诚。当时他的工资也不多.还要缴纳党费.还要捐助一部分钱给“济难会”,用以救济死难者的家属.因此.很少能照顾到家庭。他的三儿子李伦后来在回忆父亲时谈道:“1934年初.父亲在江西苏区工作的时候.用一家商号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我母亲写了回信.她也让我给父亲写一封信。母亲也不限制我,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19.
爱心的动力     
2001年8月的一天,我收到一封来自大巴山乡下的信,是一个叫翠花的姑娘写来的,她告诉我,她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特地向我报喜。我好一阵才回想起来,翠花是我曾经救助过的一位失学女孩。7年前,一位记者朋友动员我为“希望工程”献一份爱心,我爽快地拿出500元钱交给他,叫他帮我联系一下,找的孩子得聪明一点。不久,我就收到翠花写来的信,从信中我了解到她家里的境况。翠花是一个边远山区乡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的父亲是一个木匠,4年前因暴病而死,第二年母亲带着她和弟弟改嫁。因不堪继父的虐待,一年后,她悄悄跑…  相似文献   

20.
小顾是一名15岁的初中生,在我带的学生中较为典型。3岁时父母离异,她被判给了父亲。但父亲不久便组织了新的家庭,并又生下一个女儿,而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亲有时一周看她一两次,有时很久也不来,母亲更是很少来看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