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审美与生存     
美 ,作为人类赏心悦目的感受 ,需要人类的觉识、发现和创造 ,需要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能动地领悟和建构 ,因此 ,美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美的本质是真和善 ,是思想和自我意识 ,是生的体验和认识 ,美不是个别而是整体。生态美就是整体美、系统美、结构美、和谐美 ,生命与环境的统一美。美需要人自觉地培养和关爱 ,眼下人类的目的就是要创建一个美的环境与生态。  相似文献   

2.
艾青诗歌的绘画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青早年学画,后虽不从事美术事业,但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意象的丰美和谐,时间、空间艺术的有机融合,从而使他的诗歌具备了绘画美的某些特质。具体表现为色彩随类赋象,以象寓意;寓有透视感和空间感;化美为媚,注重美的动态表现。  相似文献   

3.
自由创造美的行为是建立在两大基本需求基础之上的,那就是“两种生产”,即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在美和艺术起源探讨上,我们以往注意了解决人类生存的物质生产,而比较忽略危及人类生存的自身生产。在美的概念产生之前,人们对一切违反乱伦禁忌的行为,都视为“丑恶”。纹面符号最早成为婚姻集团和级别制度的标志。这种因禁忌带来的更大的诱惑力和意志力,极大地刺激了婚姻禁忌标志的制作和美的创造。在母系氏族社会内,女性优先获得这种创造美的自由。“美”就是一个由“人”和鱼蛙纹纹面符号“︽︽”组成的合体象形文。“美在健康、和谐、愉悦的婚姻关系”,这是从亘古到当今的人类一直不懈的追求,它能带给我们关于“以人为本”的许多美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情感活动本质地体现出其超越性特征。审美实现是建立在对价值功利性和有限、在场的超越之上,进而实现审美自由的。艺术是一种超越性存在,本质地体现出创美的超越性特征。美、审美、创美的超越性特征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5.
害羞是人类独有的情感内涵,身体性羞感来自于人类对于自我内在高贵灵魂的守护,展现了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女性羞美是女性在两性关系中自我意识的深层展示,是对于更高价值的追求和对低级价值的遏抑,重新认识女性羞美的价值,对于重建当代女性的价值观,开展现代女性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堪称美文,语言清新隽永、简洁淡雅,语言美是他散文的特征,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本文将结合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分析他的散文语言美的具体表现:绘画美;音韵美;女性美;口语美。  相似文献   

7.
形式美与内涵美的交融、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契合、传统美与现代美的汇聚,是公共文化的主要审美特征。准确把握公共文化的审美特征,对于建立内涵丰富、形式优美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场所,对于举办广大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对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公共文化氛围,对于卓有成效地广泛开展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悲剧历来被视为艺术的高级形式甚至是顶峰形态,古希腊悲剧艺术也因其完美性和典范性而成为一个重大的美学课题.《俄狄浦斯王》被称作"十全十美的悲剧",古往今来皆是人们争相模仿的审美对象.该剧之"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悲剧的本质及彰显本质的相应形态,其本质主要体现为美的客观性、美的社会性和美的形象性,其形态具体呈现为人与自然之融合的自然美、人与生活之和谐的社会美及人性和艺术之统一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9.
日本当代女作家川上弘美的文学作品巧妙地将日常与非日常因素相结合,通过一个个发生在“幻想”或“异界”中的荒诞故事,揭示在不平等的两性与家庭关系中单身女性、妻子、母亲等不同女性身份所遭遇的重重困境。借鉴贾格尔的女性异化理论逐一分析《故事开始》《爱怜记》《风花》等川上弘美的早期作品,可以剖析川上弘美文学中的女性异化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女性异化的成因。川上弘美的作品以虚构叙事呈现了贾格尔女性异化理论中论及的性异化、母性异化以及全面异化。透过这些女性异化的表象可知,由情感匮乏导致的孤独是女性异化的直接原因,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男女性差等才是导致女性异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把美学研究的重点放在探讨美的本质、为美下定义上的传统研究方式进行了反思和批评 ,提出了把美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审美活动上的新思路 ,认为审美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 ;优美与崇高、丑与荒诞等审美主体都不是先在地独立存在的 ,而是在审美活动中同时现实地生成的。  相似文献   

11.
刑法之美是指刑法的外在呈现与内在蕴含所给予人们的一种感受。除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区分,刑法之美还有优美与崇高美的区分。刑法的优美指向的是刑法的外在与形式,而刑法的崇高美则是刑法内在美的最高表达。刑法之美不仅有着使人们知法、爱法、尚法的法治意义和"丰满人格"的主体意义,而且有着对刑法本身形象的正面直接的塑造作用。刑法之美是一种制度之美,构成了刑法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的美的方程式是非常复杂的,但其早期创作是以日本传统和东方传统的美为根基,运用日本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和表现这种美的传统技法,从精神和技法两方面来体现日本文学传统特质的。他的早期作品继承了美的物哀色彩,其笔下的女主人公集外表的古典美与心灵的纯真美于一身。川端康成崇尚"雪月花"的自然美,更注重自然美的心灵美。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景观最显著的特点是佛教文化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它具有雄伟的气质美、神奇的动态美、绚丽的色彩美、优雅的听觉美和超凡脱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4.
叠音词作为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现象,集中体现了汉语文学的音美、形美和意美.但大多数情况下汉译英只能舍其形式译其意义.文中以《红楼梦》及Hawkers的英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为例,探讨汉译英过程中叠音词的音美、形美以及意美的缺损.  相似文献   

15.
女性形象,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是有不同规范和不同标准的。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妇女怎样对待事业和生活才是美的?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做事业强者,是时代对妇女的召唤 有人说,当年向警予、秋瑾等人,如果也去做世人一致称赞的“好女人”的话,那么,今天就不会有她们铮铮大名了。对女性形象美与不美的定夺取舍、只接受历史必然性的选择。即,妇女形象符合时代潮流就应该是美的。历史在不断召唤女性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做事业的女强人。  相似文献   

16.
郑维铭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今年第三期撰文认为,人生美就是人的活动所显现的人类向上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引起人的美好情感的人生现象,作者认为,真是人生美的基础,善是人生美的前提,人生美是真与善的和谐统一。人生美的结构大致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1、人的外在美。它指人体美和装饰美。这些美从本质上看都以社会性为基本属性。2、人的内在美。即人的心灵美,指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情操、人格国格、智慧才能等内在世界所显示出来的美。3、人生的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构成了人生美的重要内容。因为劳动创造体现了真与善的统一;劳动创造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使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生活环境、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时代等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  相似文献   

18.
"美"是衡量文章好坏的标尺.要使文章"美",作者必须捕捉"美点".研究文章美点,主要是研究文章美的构成因素,而安设兴会点和捕捉意境点正是我们构思美文时特别要注意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刑事审判作为一种正义的实现过程,蕴涵丰富多姿的美,其中的戏剧美最为显著,戏剧艺术表现的综合性与刑事审判蕴涵的多种美的表现形态相通,戏剧集中反映矛盾冲突与刑事审判的对抗性暗合,戏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刑事裁判类型的多元化对照。发掘刑事审判的戏剧美旨在通过直观的认识来发现刑事审判美的秩序,探求这种秩序形成的审美动因,并为刑事审判构建提供某种可以参照的美学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20.
汉英语言中的颜色词语除表示其具体实际的色彩外,还会由于它们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具有不同的涵义。本文将分析和对比汉英语言中的部分常见颜色词语(red,white,black),并举例说明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