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街是北京一条古老的街巷,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了,闻名遐迩的牛街礼拜寺就座落在这条街道上。以“牛街”冠名的牛街街道是北京城区最具特色的回民聚居区。这里居住着50000多各族居民,有22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有12000多人。民族团结在牛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近几年,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同志先后七次来到牛街,他对各族群众的关心在牛街广为传颂。 贾庆林书记第一次来牛街是在1997年1月22日,当时他刚刚调来北京工作,担任北京市代理市长。春节前夕,贾庆林同志风尘仆仆地来到牛街孤寡老人任惠茹家拜早年。他…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市宣武区西南隅,有一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古老街道——牛街。北京市最著名的清真古寺牛街礼拜寺就座落在这条街上。牛街是北京市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居住着22个少数民族的群众,其中回族1.2万余人。多少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牛街的回族和汉族及各少数民族群众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和睦相处,营造着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改善居住条件是牛街几辈人的企盼。牛街的群众反映说,“吃不愁,穿不愁,提起住房愁上愁。”1999年9月17日,是这条古街历史上平常的一天,但对于牛街“危改区”一千户居民来说却是个大喜…  相似文献   

3.
结束了每天的晨礼拜之后,李守卫阿匍都要从牛街礼拜寺步行到广内大街后河一巷的工地转一圈。  相似文献   

4.
牛街地处宣武区中心是北京市最具民族特色的街道之一面积1.41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共有22个少数民族,1.3万人其中回族1.2万人北京牛街,因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悠久历史闻名遐迩。今天,当你有机会步入这条千年古街,让你耳目一新的,是她崭新的容颜:宽阔敞亮的街道,高大庄重的影壁,鳞次栉比的高楼……牛街变了!变得让每一个见证过牛街历史的人由衷地感叹;牛街变了,变得让每一个祝福牛街繁荣兴旺的人激动不已……回顾牛街的发展史,我们欣喜地看到,牛街各族干部群众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带领下,在中央和市、区领导的关怀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  相似文献   

5.
今年,首都人民为甘肃灾区人民捐衣被送温暖工作刚结束,北京市崇文区龙潭街道传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家住龙潭街道板厂南里的伤残老人马树全,在工作中失去双手,只有两支残臂。老伴肖玉兰体弱多病。街道居民捐献衣被支援灾区时,老人也积极参加,捐出了自己的衣被,由于一时疏忽,他们把装着钱包的一条旧城裤也捐献了、钱包里有老两口多年积攒以备急用的两张共计7000元的定期存单。国库券2000元和600元现金。直到老人那天要去医院看病找钱时才发现钱已随衣物捐走了、老人从居丕生抢到九在外有知心折旧动人体方物P小细打好包,集中装…  相似文献   

6.
罗蔚 《公民导刊》2013,(9):27-27
<正>98岁的余云芳住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小湾社区,常年独居。她如果感冒头疼或是家里的电灯泡坏了,只要按响床头的爱心呼唤器,不到5分钟,邻居屈大芳就能赶来帮助。黄桷坪街道属传统老工业区、城乡结合区,下辖8个社区,住着不少空巢老人。自2006年起,街道就成立了爱心呼唤服务队,发动居民结对照顾邻居老  相似文献   

7.
《北京观察》2004,(9):30-32
北京市宣武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条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以牛街礼拜寺、法源寺、天宁寺、先农坛为代表的古代坛寺,有久负声誉的大栅栏、琉璃厂等传统文化商业街,有北京民俗艺术的摇篮——老天桥,有历史悠久的湖广、安徽等知名会馆,有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和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梅兰芳等人的故居,有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驱留下的足迹,有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进行革命活动的遗址,等等.这些都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宝贵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山东省青岛市台东街道,不论是残疾居民的家中.辖区内的智残托管所、助残服务站,常常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他们中有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街居工作人员,也有发挥余热乐于付出的老党员,还有热心公益满腔热情的普通居民,他们就是街道的助残志愿者。  相似文献   

9.
阿秀 《中国保安》2005,(1):42-43
前段时间,上海居民黄先生在回家途中突然晕倒,就在路人张罗着要把他送往医院时,120救护车和两名街道干部已赶到现场。原来是小区里的监控探头让他们及时看到了黄先生晕倒这一幕,使他得到了及时救治。 黄先生家所在的斜土街道小区2004年4月已率先在上海建立起了街面实时信息系统,即在12条主要马路的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探头,为2.5万户居民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其实,像这样的摄像头,上海还有很多。据悉,2010年前,上海将安装20多万个监控摄像头,全面建立起“社会防控体系”。 探头装在哪儿? 也许有的人以为,这20万只探头都装在街面上。仔…  相似文献   

10.
走进梧州市万秀区五坊社区,这里的街道整洁干净、居民生活井然有序、老幼笑脸相迎、商家生意兴隆的景象会使你切身感受和谐的氛围。五坊社区辖区面积80万平方米,辖九条街道,有驻地机关事业单位3个,居民小组25个,1746户,总人口近5000人。  相似文献   

11.
《今日民族》2010,(7):1-1
<正>本刊讯6月25日,国家民委在北京召开推广北京牛街民族工作经验视频会。国家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传堂讲话;北京市介绍了牛街街道打造特色服务体系,构建多民族和谐社区的经验;上海、广东、武汉等省市介绍了城市民族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上海》2010,(3):12-12
上海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社会以来,社区居民的梦想之一,是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而作为医改的一项重要尝试,申城目前正在徐汇区枫林街道试点“户籍医生制”。尽管还仅在一个街道试水,但消息不胫而走,惹得众多街道居民,特别是不少空巢老人翘首以盼。有识人士认为,此做法或许是最接近新医改社区卫生服务定位的理想改革。  相似文献   

13.
葫芦岛市龙港区人大代表马长宽,是一名普通的社区主任。他所在的龙港区砖厂平房居民区有一条坑坑洼洼、破烂不堪的土路。据老人们讲,20多年来这条土路从没修过一次,遇到雨雪天气时,满地泥水,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路边还堆着生活垃圾,孩子上学、老人出门十分不便,汽车、马车不小心就会陷进去。当地的居民给这条路编了一句顺口溜:“路不平,灯不明,每逢下雨路泥泞:风雨天,出行难,马路成了心头病。”这条坑洼不平的路影响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马长宽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再不解决这个问题,群众的意见会越来越大。马长宽代表向街道书记刘树军反映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14.
近日,济南市市中区大观园街道人大工作室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深入社区,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众,把温暖送到百姓身边。人大代表在街道、社区干部陪同下来到社区冒雨走访了部分困难群众并送去慰问金。在居民王国志老人家中,代表们送上500元慰问金,详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等。当得知王国志的老伴身患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5.
《现代领导》2008,(7):F0004-F0004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面积3.89平方公里,居民3.8万户,常住人口9.3万,下辖27个居委会,其中市区级文明小区20个。近几年来,街道着力为广大居民营造办事便捷、娱乐丰富、生活和谐的良好环境,各项功能日趋完善。事务受理中心开辟绿色通道,竭诚为居民办事;卫生服务中心满足了老人和残疾人士多层次、多种类的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6.
《广东民政》2010,(11):1-1
广宁县南街镇圣堂社区成立于2005年5月,有专职干部7人。下辖有5条街道,7个小区,22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9736人(农业2081人,非农7655人),流动人员2300多人,坐落在县城西边,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多年来,圣堂社区以创建关爱社区为切人口,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我以街道办事处主任的身份,第一次正式走进了控江路社区。 刚到社区,我就在思考如何给老百姓办点实事。很快,我就从街道干部和居民代表口中了解到:控江社区有1.9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其中不乏高龄、独居老人。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近年来致力于服务有效平台的搭建和硬件设施的投入,按照把“社区建设成一个没有围墙的敬老院”的要求,在7个社区逐步推行居家养老“金辉卡”工作机制,取得成效。长庆街道目前有60岁以上老人8127名,其中有独、残、孤等特殊群体的老人703名,占老人总数的8.84%。目前街道老龄委下设老年协会7个,协会会员542人,入会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7%;有分散在各社区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队伍30多支。街道每年投入活动经费约6万元;街道7个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约1500余平方米。文体、维权、娱乐等活动也在经常性的开展。一是文体活…  相似文献   

19.
民生社区     
白洁  张妍  白霞 《思想工作》2008,(5):16-17
“街道办事处要自觉为居民办实事”。东胜区林荫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如是告诉记者。 把为居民办买事摆到突出位置,是林荫路党工委和办事处领导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一个体现,也是他们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润物无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林荫路街道在具体工作中,即摆正了领导、干部与居民的关系,摆正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他们的权力来源弄清了,执政为民就有了牢固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一改革者与"抱瓮老人" 这是王安石和晏殊的诗.他们两人在唱和中,都用了汉阴老人抱瓮的故事.故事出《庄子·天地篇》.先不妨将它简介一下.孔子的学生子贡,又名赐,路过汉阴,见一种菜老人,由隧道入井抱着罈子提水灌园."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对老人说:有一种吸水机械,一天可浇菜畦百来条,老人家想不想用它呢?老人问:那机械怎么样?子贡于是把桔槔,也叫"吊杠"这吸水工具的制作、性能,一一作了介绍.老人听了,整时板起面孔冷笑地对子贡说:"有机事者必有机心,道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