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因为拥有意识形态合法性、个人魅力合法性以及显而易见的绩效合法性,能够在与国民党的抗争中取得胜利,进而在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建设中实现社会的广泛动员。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政治上“左”的错误不断升级。导致在一定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出现了某种缺失。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了重塑政治合法性的努力:在工作重心上果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先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发展为依托建立绩效合法性;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1982年宪法修订为标志,为中国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法理型的政治合法性同绩效合法性相得益彰。可以说,邓小平直接推动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建设。  相似文献   

2.
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根本点。它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主要有:“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政治就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讲政治就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思想。邓小平还为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艺术。学习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贯彻落实江主席提出的“一定要讲政治”的指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合法性是一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它给予了统治与服从以正当的理由,因此是任何政权都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地损害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重大课题。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借鉴。解决好和谐社会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好第一要务的问题,必须从“政治”高度看待此问题,必须从党执政的合法性高度看待此问题。  相似文献   

5.
罗家锋  徐成芳 《前沿》2013,(15):4-7
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灵魂.为了从理论和逻辑上更为系统而深刻地把握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我们可以将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划分为三个向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三个嬗变,它们分别是:理论资源梳理——通过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来实现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研究主题转向——政治意识形态服务经济建设主题的凸显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嬗变、评价范式转换——“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这样的划分,能够使我们在理论上从更为广阔的视阈深刻理解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建设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中共执政合法性基础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合法性问题是执政党面对的首要问题,我们党一贯非常重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作为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有着内容丰富而又各具特色的深刻认识:毛泽东关注合法性的军事基础;邓小平着眼于发展问题;而江泽民把合法性归之于党的先进性。研究并继承、丰富和发展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探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检视西方学者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研究不难发现,西方合法性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具有明显张力的规范性合法性理论和经验性合法性理论,以及试图消弭二者张力的哈贝玛斯“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三大主流合法性思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论述邓小平关于改革与反腐败“两手抓”既是同等重要的 ,又是长期艰巨的 ,揭示了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理论的哲学基础。从邓小平关于腐败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惩治腐败要坚持“整体”与“重点”相结合 ,既要实行“民主”又要实行“专政”和标本兼治的“教育、法制、监督”措施 ,阐述了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理论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按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一般原理 ,指出“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的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是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六中全会《决议》的八个突出一是突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决议》自始至终贯穿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把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概括为“八个强调”。二是突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要服从于党的基本路线。三是突出提高全民族素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培养“四有”人民、“四有”干部,是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一个纲、一条主线。四是突出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时代特点。五是突出了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讲政治”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妇女理论的后现代主义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法性问题是中国特色妇女理论方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说解决了合法性问题也就是解决了方法问题。中国特色妇女理论的构建在方法上首先须做到“三个一致”;其次要了解后现代语境中的合法性与非合法性问题,破除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盲从,倡导妇女理论中的个性化、多元化表达;再次,吸取合法性即“悖谬”的启发,制定和遵从中国特色妇女理论自身的言说规则。  相似文献   

11.
“核心问题是党”─—党的建设理论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龚育之为什么提出党的建设理论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的问题?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是要说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邓小平党的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过“政治文明”这一概念,但他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科学设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他还把这些思想理论付诸于实际,从而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研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土厚壤。邓小平在继承和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德教为先”的思想来确定德育的首位,用“义利双修”原则来指导当今我国的文明建设和文明进步.把内圣外王与党的建设与个人德性修养联系起来,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立在更坚实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政治图式的核心概念。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问题,择定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首先,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认为…  相似文献   

15.
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木点”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重大发展.今天,我们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必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发展条件.认真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促进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构建了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学习、领会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邓小平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培养目标。还要求“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工。要使人们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就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当然…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贡献孙艺芬,周小毛邓小平在设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时,十分重视民主这个古老而又极具魅力的课题。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者,而且在民主问题上也很有理论建树。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民主问题的深刻论述,掌握...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政治智慧的结晶。叶剑英同志1981年9月30日代表党中央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就是体现这一科学构想形成过程的一篇重要文献。重温叶剑英同志的这篇谈话,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经济建设思想上表现出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同样,在政治工作思想上也反映出相应的理论创造精神。本文拟就其主要之点略作论述。 一、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政治工作要确立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服从于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观念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创造性地发展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一经典思想,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  相似文献   

20.
政治广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我国现代化的实现聂华林 拜琦瑞(1 ,3)制度变迁 :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李 怀 (1 ,61 )“三个代表”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张西立(2 ,3)“变相资本主义论”剖析成 龙 (2 ,40 )我国并没有跨越“卡夫丁峡谷”周利生 (2 ,45)民主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基础和保障安慧娟 (2 ,49)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时代主题庞 桥 (3 ,65)论中国的梯度政治申巧红 张孝文(4,9)试论邓小平政治合法性维护的实践及其启示张亚泽 (4,1 4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析邢文婷 (4,1 8)国家公务员制度与有效政府毛寿龙(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