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自然灾害救助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中,媒体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扮演着信息沟通者和"意见领袖"的重要角色,是帮助政府缓解危机、动员社会、引导舆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只有媒体、政府、公众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进一步促进媒体作为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处理一直是一个重要命题,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更是至关重要。面对突发事件,地方政府怎样积极与媒体沟通,积极利用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稳定公众情绪,进而引导社会舆论走向,是现代政府在新媒体环境下所必须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突发事件发生的突然性、灾难性、危机性,可能或者已经造成社会危害,需要政府积极主动依据法律进行应急处置。在社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媒体应对是政府必须充分考虑和紧密跟进的一项重要应急工作。妥善做好社会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政府处置舆情的难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阶段,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更加考验党政领导的智慧。有关单位应积极主动介入,发布权威声音,注重引导管理,准确了解研判舆情动态,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工程项目风险仅仅是安全事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些工程项目除了技术上的施工安全,还内涵着社会不稳定的影响因子,它是中国迅速增多的社会风险中极具典型意义的面向。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风险事件中抽离出其内生逻辑,需要社会互动及其行动策略的客观场景的呈现。政府、公众和媒体作为利益表达的三个主要群体同处在一个博弈场内,不同的角色定位形成了不同的话语系统区隔——政府的"维稳"话语系统、公众的"民权"话语系统与媒体的"信息传导"话语系统。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不同主体的多元化行动策略加剧了社会风险的生产和演化。风险认知结构化导致了"精英联盟"的风险叙事和"草根与民粹"的话语言说之间的对立,最终,风险沟通失败带来了社会风险的显化。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共性的多维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公共性具体体现在政府执掌的是社会公共权力、政府贯彻执行社会公共意志、政府谋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政府承担公共责任和政府的行为应公开透明这六方面。政府公共性的理念支点是公共精神,现实载体是公共政策,物质保障是公共财政。政府公共性从历史看经历了一个产生、丧失、膨胀和转移的复杂过程。现代社会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壮大,第三部门的崛起,出现了私域公共性的觉醒,政府公共性逐步向社会转移。政府公共性的丧失和政府公共性的转移虽然表面上都表现为政府公共性在量上的减少,但其实两者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政府公共性的丧失是强政府弱社会的必然结果。而政府公共性的转移体现出社会在力量壮大之后,要求政府将一部分管理的公共事务交给社会,实现部分权力向权利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现今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事件发生后社会上会传播各类事件相关信息,公民若不能对信息进行正确有效识别,财会被不实信息影响误导,产生恐慌,引发危机,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信息发布,使公众了解实情,消除恐慌,稳定社会秩序,是现今急需思考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结合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要素,对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发布的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和创新,提出政府应事前做准备,并对公众的信息需求诉求进行分析,在不同事件中运用不同的科学合理合适的发布策略,把握事态发展情况,进行多渠道快速有效有针对性的信息发布和双向沟通,引导舆论,辟谣和消除恐慌,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实现快速有效地应对解决突发事件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8.
现今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事件发生后社会上会传播各类事件相关信息,公民若不能对信息进行正确有效识別,则会被不实信息影响误导,产生恐慌,引发危机,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信息发布,使公众了解实情,消除恐慌,稳定社会秩序,是现今急需思考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结合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要素,对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发布的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和创新,提出政府应事前做准备,并对公众的信息需求诉求进行分析,在不同事件中运用不同的科学合理合适的发布策略,把握事态发展情况,进行多渠道快速有效有针对性的信息发布和双向沟通,引导舆论,辟谣和消除恐慌,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实现快速有效地应对解决突发事件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已进入了一个突发事件高发时期,突发事件正在考验着我们的新闻媒体。新闻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值得研究。新闻媒体肩负着时代的话语权,要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承担好职业角色,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更好地传递信息、维护好社会稳定,构建与政府良好的的互动关系,化解危机,妥善处理问题,展示新闻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突发事件处置有赖于政府与媒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助力。当前,政府处置突发事件中与媒体的沟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加强政府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媒体沟通工作,必须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发布信息、实现政府部门与媒体良性互动、加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力度以及加强专业化媒体沟通团队建设和培养。  相似文献   

11.
公共性是现代治理话语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公共性被确立为政府的基本价值原则是治理体系的重心从政治转向行政的一个结果。在契约论等主流现代理论中,公共性被理解为政策决策与行动的无偏狭性,即政府应当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种利益和每一个社会成员。但在客观存在着普遍的不平等的条件下,遵循无偏狭性的要求并不足以保证公共政策与政府行动的公共性,而只是把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转化为了不平等的政治现实。在很多时候,要供给公共性,政府需要对社会中的不同利益和不同群体采取一种合理的偏狭,通过政府行动的合理偏狭来矫正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2.
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政府部门能否成功与媒体沟通、把握舆论导向已经成为决定突发事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政府应该要掌握与媒体沟通的各种策略。主要体现为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掌控策略——主动提供;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处理策略——真实有效;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发布策略——及时渐进;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提供策略——口径一致;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表达策略——有人情味;政府与媒体沟通中的信息选择策略——勇于担当。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无可置疑的公共性。但现实表明,由于政策主体的单一性、缺乏多元化的利益表达和政策参与,公共政策时常会表现出与公共性相违背的一面。所以如何保证政策的公共性是我国政府必须关注的。从政治文明视角来看,当前我国政策过程中公众参与有诸多阻碍因素,推动公众参与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促进公众参与实现的途径一是培育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创造良好的政策参与氛围,并逐步培养公民政治素质、提高参与技能;二是加快公众参与的法律化、制度化、组织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通道”,保障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信息社会,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越来越快,影响也越来越大,加强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机制建设非常重要。突发事件发生后,舆论传播往往具有公众对信息的饥渴性,媒体报道的热衷性,政府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信息传播的先入为主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做好应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机制建设对于平抑事态、稳定民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呈现鲜明的政府主导性,引致信息流通不畅和肆意传播的弊端,没有起到通过信息传播提高公众参与度,促进危机解决的危机信息传播目的,甚至延长或加重了危机的过程。应从立法上予以规制,明确严格规范政府的信息发布行为,建立完善媒体、公众参与信息传播的制度,保障个人信息权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化媒体全面步入微时代,政府工作暴露在了阳光下,政府的网络危机事件层出不穷。面对危机事件,政府仍然局限于传统危机公关的角色,这不仅无益于危机处理,更激起公众的不满。当前政府危机公关存在角色误区,政府角色定位有待厘清。微时代下,政府危机公关的角色亟待转换,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突发事件频发、大众传媒高度发达、舆论格局趋向多元的新形势下,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仅直接反映现代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同时也考验着各级党政部门对社会管理的创新能力。为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要以第一的能力赢得先机、以人格的魅力赢得公众、以坦诚的内力赢得媒体、以求真的魄力赢得信任,并以此来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危机状态下政府的媒体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机状态下 ,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强烈增加 ,政府需要通过恰当的媒体政策选择 ,使媒体能够向公众及时、有效地发布信息 ,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保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但我国目前的媒体政策却无法使媒体发挥应有的作用 ,必须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19.
政府部门如何及时真实披露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媒体如何公正、客观地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政府和媒体之间能否形成互动,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有信息公开的意识突发事件,就是指突然发生、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的普及,“网络问政”逐渐成为公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共享和社交活动的新兴媒体,正在成为公众话语表达和参政议政的有效平台。然而,由于政府对微博这种新媒体认识不足、引导不足以及规范不足,微博问政的效能非常有限。本文探讨了微博问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微博问政中的政府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