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个以上国家的法院对同一涉外民事诉讼都主张管辖权或各国对同一诉讼都排除或拒绝管辖,称为管辖权的冲突。前者为管辖权的积极冲突,后者为管辖权的消极冲突。由于国际上存在着扩大本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的趋势,管辖权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积极冲突。一、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产生原因1、国际民事诉讼制度主要由专属管辖、排除管辖和平行管辖三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凡有关国家对同一种诉讼都规定了专属管辖,便会发生管辖权的积极冲突。凡有关国家对同一诉讼都采取排除,拒绝受理的态度,就会发生管辖权的消极冲突。平行管辖又称重叠管辖…  相似文献   

2.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与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议管辖是当代各国管辖权法律制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协调国际管辖权冲突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在介绍了协议管辖制度的发展及各国内法和国际立法关于协议管辖制度的规定后,对协议管辖中默示协议管辖的界定、意思自治的限制及管辖协议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改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应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立法对涉外协议管辖制度规定了级别管辖的限制条件,要求涉外案件当事人对我国法院的选择不得违反我国的级别管辖。这种立法规定实际上是对我国法院管辖权的自我限制,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对协议管辖日益宽松的态度。要求当事人对我国有关级别管辖规定有清楚的认识并不合理。而且,我国立法规定与2005年海牙公约的要求也不一致。我国法院审理的一个案件表明我国有关涉外协议管辖的级别管辖限制条件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问题,是我国年复一年的热门话题。在司法改革和纷纷议论制定国际私法之际,一系列有关的问题引起了讨论。本文就涉外民商事案件集中管辖、过度管辖和不方便法院原则、“一国两制”和“一事不再理”原则、网络环境下的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确定、涉外仲裁的司法审查制度问题、关于建立我国新的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体系等问题,进行简要的综合论述,提供建议,献计献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问题,是我国年复一年的热门话题.在司法改革和纷纷议论制定国际私法之际,一系列有关的问题引起了讨论.本文就涉外民商事案件集中管辖、过度管辖和不方便法院原则、“一国两制“和“一事不再理“原则、网络环境下的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确定、涉外仲裁的司法审查制度问题、关于建立我国新的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体系等问题,进行简要的综合论述,提供建议,献计献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协议管辖制度已发展成为国际民商事诉讼中一项基本管辖权制度,并呈现出以下新的发展趋势:放宽管辖协议形式要件;拓展协议管辖适用范围;淡化协议法院与案件联系因素。为保证协议管辖制度的合理运用,各国均对该制度在立法和理论上作出了必要的限制。为顺应国际潮流,中国相对落后的协议管辖制度之立法和理论亟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论协议管辖制度采用公共政策例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时,英美法系国家法院有时会运用“法律选择模式”和“法规优先模式”公共政策否定管辖权条款效力;大陆法系国家通常运用诉讼法中的强行性规则限制管辖权条款在某些领域的运用,实际上也起到了与运用公共政策类似的作用;《法院选择协议公约》①明确规定适用公共政策规则。我国现行的协议管辖制度不足以维护本国法律适用及保护本国当事人利益,建议在协议管辖制度中采用公共政策例外。  相似文献   

8.
一、涉外民事管辖权冲突产生的原因: 涉外民事管辖权,不仅是涉外民事案件当事人和法院首先要遇到的问题,而且由于不同国家法院适用不同的冲突规范将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实体裁判,因此,各国依其国内法规定了对涉外民事案件有无管辖权。为了扩大本国法的影响,保护本国当事人的利益,各国无不企图赋予本国法院较大管辖权。然而由于可能受到他国是否承认其判决或报复条款(如法国民事诉讼法第14条的不合理规定就曾招致奥  相似文献   

9.
涉港经贸案件司法管辖权是指内地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受理涉港经济贸易案件的范围或权限。简而言之,它所要解决的是涉港经贸案件应由内地法院还是香港地区法院管辖的问题。香港在97年回归祖国后,两地经贸纠纷将会越来越多,探讨涉港经贸案件的司法管辖权问题,不仅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内地法院对涉港经贸案件行使管辖权的法律依据及有关规定 (一)《民事诉讼法》对涉港经贸案件的管辖权规定。 1.关于级别管辖。《民事诉讼法》第19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精神,涉港案件属于涉外案件。香港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域,有与内地不同的法律制度。因此将涉港案件说成是涉外案件并未影响我国主权及香港的法律地位,所以说涉港经济贸易纠纷案,由中级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  相似文献   

10.
当同一案件由不同国家的法院分别受理的时候,就会产生管辖权的冲突。为解决未决诉讼中管辖权的冲突,世界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主要有先受理法院管辖、发布外国法院禁诉令、中止内国诉讼、当事人选择审判法院、前后诉继续进行等。根据国际法原理和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对各种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认为解决未决诉讼中管辖权冲突的方法应该采用先受理法院管辖原则,并辅之以专属管辖原则和不方便法院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在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制度还很不健全,有待于在今后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上不断完善。本文笔者依据国际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借鉴外国的一些立法及判例,对涉外契约中协议选择法院管辖条款的法律效力作一探讨,以就教于行家及期望有益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2.
论涉外民商案件的管辖权江伟钰涉外民商案件的管辖权是指某一涉外因素的民事或商事案件应由何国法院受理的问题。涉外民商案件管辖权的有无,对法律适应问题发生重大影响,同时也是一国法院判决能否被他国法院承认执行的先决条件之一。所以,在国际民事诉讼中一直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不方便法院原则已被英美法系的许多国家所接受,但在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却不尽相同。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适用反映了立法管辖权和司法管辖权相分离的平行主义,使其成为解决涉外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一个有效途径。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中应当确立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构建相关制度时,应规定具备一定的实质要件和程序要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美国联邦证券法律体系中的涉外证券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为对象,从管辖权的“法律基础”与“合理依据”两方面着手,重点论述了联邦证券法下的级别管辖、一般管辖问题。同时,对美国1971年《第二次冲突法重述》的相关规定及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探讨。文章认为,对涉外证券立法严重滞后于相关实践的我国而言,美国在涉外证券管辖权方面的立法与实践,对我国相关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涉外民事诉讼司法管辖权的规定陆省裕涉外民事诉讼司法管辖权,是指法院受理涉外民事纠纷的权限范围和法律依据。也就是法院根据哪些原则或标的来确定它对某一民事纠份是否有管辖权。涉外民事诉讼司法管辖权,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16.
在发达且频繁的国际经贸交往情形下,传统的知识产权跨国诉讼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需要。变革传统制度的要求,就是扩大法院在涉外知识产权领域的管辖权。知识产权冲突法的实证还表现在一些内国法院纷纷适用外国的知识产权法。我国立法应区分知识产权案件与普通民商事案件的差别,除完善现有知识产权法律适用规则外,还应创制专门的涉外知识产权司法管辖规则。  相似文献   

17.
美国法院的管辖权制度非常复杂,而且没有专门针对外国人诉讼的条款,这使外国人对美国法院的管辖权问题非常头疼。本文论述的联邦法院异籍管辖权制度是美国法院对不同州公民、外国人管辖权的唯一特殊规定。异籍管辖权的行使能够更好的保护不同州公民,特别是外国人的利益,正如其产生的原因一样:给外州、外国公民提供一个公平的管辖法院。总之理解和把握联邦法院异籍管辖不仅有利于外国人在美国诉讼,也有利于从这个角度了解美国法院的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私法领域,管辖固定权的确定和法律适用是不容忽视的两大重要问题。文章论述了管辖权的确定对民事诉讼和不动产物权在法律适用中的影响和作用。反致制度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国际私法中的运用,旨在阐明管辖权的确定对管辖法院在适用法律或是选择法律时所具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是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一方在司法机关违背管辖规定,管辖了其无权管辖的案件或者认为其他司法机关更适合管辖的情况下,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审查权的法院提出要求该司法机关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或更适合管辖的司法机关管辖的主张。但长久以来,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直缺失管辖权异议的制度。以香港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为参照系,汲取其中的精华元素,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我国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0.
先受理法院机制是当前司法实践运用于解决涉港案件管辖权冲突的方法。《民事诉讼法》的灵活规定解决该机制适用的合法性。国际立法、两地现实需要以及先受理法院机制的优点使其用于解决管辖权冲突具有可行性但适用该机制解决涉港案件管辖权冲突仍需要明确其定位、适用条件、适用结果,与不方便法院和其他管辖权制度之间的关系等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