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但从来就有其原本的阶级属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地位来说的,这一点,目前已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最广泛的联盟,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了,而工人阶级是统一战线的领导者,那么,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也应该是领导者,而不应该是"对象",既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的提法似乎是矛盾的.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1.党外知识分子可不可以作为统战工作对象;2.为什么要把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工作对象;3.怎样正确认识"统战工作对象",下面谈谈我们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尽管毛泽东晚年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发生过偏差和失误 ,但他在科学判断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基础上 ,充分认识和肯定中国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之路。毛泽东科学的知识分子政策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政策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建国后根据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的变化,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是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内容,这段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具有深远的消极影响。认真分析总结这十年间知识分子政策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的知识分子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知识分子是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正确地解决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1925年6月,周恩来指出,“知识阶级”的说法不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他说,知识分子完全不是一个阶级。既然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阶级,那么它从属于哪个阶级呢?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把知识分子看作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列为革命基本力量。1949年4月,他在共青团“一大”的报告中提出了劳动知识分子的概念。1949年7月,他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政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为了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拨乱反正,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准确把握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中国知识分子队伍的基本状况,对知识分子的社会政治地位特别是其阶级属性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了逻辑严密的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劳动者,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党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系统、严谨的论证及其相关论述所形成的完整的知识分子思想,为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地位,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依靠科技和人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社会各个阶层都发生了变化,原来所说的阶级意义趋向减弱,因此,对于强调阶级分析的观点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就具体问题而言,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正在淡化,明确这一点,将有益于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阶级属性对于社会各个阶层来说都是客观的。诚然,阶  相似文献   

7.
科学界定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判断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正确制定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从建党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曾出现过曲折,特别是在建国后从1957年反右斗争至1976年打倒“四人帮”前近二十年时间,党内关于知识分子问题“左”倾错误不断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党针对当时面临的文化困境,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为理论依据,从阶级属性、作用、自身缺陷等方面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提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巩固文化统一战线;关心、尊重、保护知识分子,发展边区经济文化事业;走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的道路,使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等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促进了边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胡耀邦对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思想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正确认识新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状况和阶级属性,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狠抓知识分子的政策落实工作,加强知识分子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子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中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在这一问题曾有过共识,但也有过不同的认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建国后毛泽东与周恩来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地位作用以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上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1.
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后我国的户籍制度经历了建国初期短暂的自由迁移、195 8年开始的严格限制户口自由迁移特别是限制农民向城市迁移以及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主要是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三个时期。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尚局限于小城镇范围 ,这有其认识上的严重误区。户籍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实行全体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 ,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奋斗目标被确定下来。这一方针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治国,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文章探讨了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学界对我国刑法学发展轨迹的研究甚少 ,这不能不说是刑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大缺陷。我国刑法学可分为论理刑法学 (主要是刑法哲学 )和注释刑法学 (刑律学 ) ,相应地我国刑法学的发展可划分为论理刑法学发展期和注释刑法学发展期。其中注释刑法学的发展期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唐以后 (至于清 )的继续发展期 ,二是 1 979年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颁布后至今的恢复发展期。这样基本梳理了我国刑法学的发展轨迹与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八大”前后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内容涉及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模式、原则方针、目标途径等方面,这些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成果,有鲜明的特色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形成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新格局使社会组织布局得到调整,结构不断优化,质量逐步提高,群众有序参与、有效覆盖城乡、门类齐全的社会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在后危机时期,要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制订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规划,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拓宽参与的广度,提升参与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
从1957年到1966年的近10年,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也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曲折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呈现出成绩与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工会法》修正案谈我国工会的职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岚秋 《工会论坛》2002,8(1):12-13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将工会定义为代表工人利益的职业团体 ,而我国工会更多的带有政治团体的色彩。无论是从工会组织的宗旨上考察 ,还是从工会性质上分析 ,我国工会都应该主要定位于职工的职业团体 ,走职业化的道路。《工会法》修正案在这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但还不彻底。  相似文献   

18.
由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发展的协调性不够,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多,并在特定情形下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显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公安机关要配合党委政府构建起“依法维权、违法必究”的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法治化利益表达秩序,并且在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中把握好现场情势判断、法律法规适用和公共关系建设等环节,维护好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浅谈洗钱犯罪的侦查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洗钱犯罪是我国新时期面临的重大犯罪之一,它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专业性,以及与上游犯罪紧密联系的特征等,使该类犯罪的侦查工作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为了保证反洗钱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进一步完善反洗钱的立法工作,加强反洗钱的执法力度,规范金融机构防范洗钱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对犯罪的防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的“德治”认为道德对犯罪防治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比较犯罪防治的“德治”与“法治”。探讨如何在犯罪防治中充分体现德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