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遵循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规律,坚持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清除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正确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创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人类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其主流是好的。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严肃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借鉴和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实现文化的现代性与时代性,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文化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文化既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亦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凝聚人心、陶铸国魂、开拓创新赖以依靠的重要精神资源。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研究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挖掘、继承并弘扬优秀文化因子,对于推动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发展民族文化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使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民族文化与科学文化、大众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环境建设、文化人才培养、文化传统继承、文化借鉴和原始创新、文化大集体和小集体、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余信红 《唯实》2007,3(4):20-24
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可以概括为:精神支柱论——理想、信念是民族与国家的灵魂;文化纲领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意识论——切实加强党对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综合国力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论——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博采众长论——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主旋律与多样化论——我党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7.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坚持“三个代表”,就必须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既积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大胆借鉴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健全法制,鼓励创新,才能开创文化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正>坚持文化自信推进河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依据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社会公民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目前,虽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河北省红色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但仍然在现实中存在着文化自信不够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对于我省红色文化资源掌握得不够全面和客观,没有充分掌握我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我省红色文化的特色了解得不够深刻准确,没有充分理解我省红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在提倡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将继承传统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与全球化结合起来,将文化爱国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结合起来。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弘扬与发展,我们要做的是:用世界眼光、中国特色、现代观念,理解与选择、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反思中华文化充满辉煌与能动、焦虑与挫折、终于赢得伟大振兴机遇的悠久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使之成为实  相似文献   

10.
大学作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摇篮.大学文化是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既是高校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先进文化是创新的文化、民主的文化、法治的文化,同时也是与每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各方面条件状况相联系,并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建设先进文化,要从最基本的道德建设做起.各级官员在当前的道德重建中责无旁贷地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更高的要求,但普通民众亦"匹夫有责",要认真研究当前社会大众对许多社会反常现象的"集体无意识"的问题.建设先进文化必须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美德的继承发扬和外来文化的借鉴融合问题.一个民族的今天总是在昨天的基础上开始的,离开了传统美德这一基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根基.建设先进文化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应对西方文化"航空母舰"的挑战,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文化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2.
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徐晓霞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精神,认真研究并总结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对于在新时期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民族自豪感与忧国报国意识统一壮丽锦绣的河山,孕育了华夏文明。多民族国...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不能漠视传统文化。本文意在说明思想政治工作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民族化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警惕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与借鉴外来文明成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桑丽 《党政干部学刊》2010,(3):64-65,50
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民族化的必然要求。除此之外,传统文化中含有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可挖掘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警惕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与借鉴外来文明成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区的建设和实践过程。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继承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正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这一客观要求,通过不断强化和提高我区文化建设的民族性、科学性、开放性、现代性和创新性等优秀品质,使其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郑伟  韦清江 《发展论坛》2002,(12):35-35
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江泽民同志指出: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期文化建设和创新指明了方向。本文仅就文化建设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两个关系,谈一点学习体会。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传统文化与服务当前实践的关系,实现文化的时代创新文化的创新与其他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明确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基本内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始终把它作为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作为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的进步文化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民族文化的批判继承.本文以江泽民同志关于文化的论述为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真分析了批判继承古代的忠的观念、孔子"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教育观,以及正确对待世界各发族的文明,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推动进步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核心,孝亲精神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成为我国传统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的重要文化根基。我国在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还要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作为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传统孝道,对于解决目前我国社会的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