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主持人语     
<正>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其研究并非纯粹只是为了研究而做研究,理论建构而建构理论,而是为了实践而研究,这正是社会工作知识的本质,与其他学科分别之处。近年来,学术内部不少具有反思力和批判精神的学者开始提倡学术转向,他们致力寻求与实践联结的研究方法,希望研究的产出能够对政策提出实质性建议,能够为实践和行动带来指导意义,甚至希望我们的知识活动(包括研究本身)能够更好地改善现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矫正社会工作的实务探索与理论研究得以发展,主要集中于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技术、实务领域、社会政策、发展模式、域外经验、本土实践八个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在数量、领域、模式、实践以及影响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研究成果质量、研究理论与实务整合、研究体系与框架健全、学科话语体系提升等方面的局限。未来矫正社会工作研究要不断壮大研究队伍和力量,提升服务实践的核心能力;促进理论与实务的整合,提升学科地位和话语权;顺应时代趋势、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整合提炼本土研究模式,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矫正社会工作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自2012年国际社会工作学院协会(IASSW)、国际社会工作联会(IFSW)、国际社会福利协会(ICSW)正式通过《社会工作全球议程》后,社会工作学者与实务工作者都重申了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为了推进整合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实践研究与交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于2018年5月18~19日举行了发展性社会工作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杨超 《学习与实践》2022,(2):112-121
社会工作技术是跨越理论与实践鸿沟的有益方式,助力提升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实践的有效性,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科学化建构.社会工作技术起源于社会技术,具有实践指向性、主体间性与社会限度、中层性.构建社会工作技术的路径可以通过回归社会工作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促进社会理论与技术的互动、整合社会工作技术存量、开发实践智慧展开.现有...  相似文献   

5.
西方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权威实践"到"循证实践"的继替式演进,这为正在寻找科学性与合法性、谋求专业化与职业化的中国社会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本文首先检视了循证社会工作的历史脉络与概念逻辑,然后基于一个南通循证矫正案例,探讨了循证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西方新兴实践模式之于中国情景的限度与价值。研究发现,循证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推进,还是一个行政主导而非专业主导、形式循证而非实质循证、模式探索而非模式应用的过程,这是它的实践限度所在;而它的可能价值则在于调适或重构了专业与行政、服务与需求、实践与研究这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     
<正>社会工作价值观被认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它不仅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更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的方方面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社会工作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研究,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这导致目前我国在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方面在全国层面还没一个具有可操作化的统一规范,在实务中遇到涉及价值伦理方面的议题时就会出现不知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妇女领域为例,反思现有的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女性主义社会工作为一个新的范式,着重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重新理解与勾勒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本文重点回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当前妇女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中存在怎样的"压迫"?这些问题将导致什么结果?第二,如何在妇女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中创造更平等的权力关系?如何以一种更整体的方式建立更能良性互动的社区?第三,女性主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不同的范式,在认识论、方法论层面有何不同?对我们有何启发?作者认为,重视社群层面的日常生活并以结构性视角看待个人问题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注重群体间的联结,在研究与实务中重视平等关系的营造,以行动研究和共同参与为依托,是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解决传统性别中立的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中不合理现象的四大关键。这不仅是方法层面上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从认识论开始的源头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高天源 《人民论坛》2012,(23):114-115
案主自决贯穿于社会工作实务的始终,是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完成其"助人自助"核心理念的基本原则。但是在中国,案主自决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情况令人堪忧。文章试图探讨案主自决在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运用中所受的限制及其解决途径,以期为我国社会问题的自我解决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如何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立足本国实际,提炼和总结本土经验,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所面临的重要和首要问题。立足于城市民族社区场域,探讨和建构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是一个重要且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尝试以回族社区为例,探讨实现伊斯兰教伦理与社会工作价值观互动、融合的机制,对本土经验的积累、加快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本土化的进程,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探索。而这一过程也预示着,社会工作在城市回族社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活动舞台,伊斯兰教伦理和社会工作价值观将成为城市回族社区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持续存在着价值承担和干预效力之间的内在张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evidence-based practice model)逐渐成为西方社会工作的主导性模式,这一模式把社会工作实践置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指引下,希望借此提升社会工作干预效力。但实践处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日常生活的实践智慧都在挑战工具理性的实证主义专业模式。推行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往往遮蔽了反思性能动主体。因此,把理论研究嵌入反思行动的实践过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对话,就能够更好地平衡好社会工作价值投入和干预效力之间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