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宏伟目标。要完成这一世纪之交的艰巨任务,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干部队伍建设新机制,则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治本之策。为此,总结改革开放21年来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探索干部制度改革的特点和规律,思考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对于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建立面向21世纪的干部管理新机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干部制度改革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当前干部道德建设的难点吴灿新干部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是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需要。因此,加强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3.
陈云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组织干部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陈云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六方面内容:第一,从战略高度把握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第二,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推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第三,坚持将考察选拔党员干部和培训教育党员干部结合起来;第四,大力推动干部年轻化、专业化、革命化建设;第五,坚持培养选拔中青年领导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第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干部队伍。新时期,系统梳理和总结陈云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对于今天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事业发展的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是多向纬度发展的结果。从新时期干部队伍和干部工作的实际状况来看,坚持重点突出、照顾全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这些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对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1996年“七一”前夕,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题为《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讲活,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极端重要性进行精辟论述,并对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意义。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的干部队伍.理所当然地应包括统战干部在内。  相似文献   

6.
学员管理工作随公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而进步;新的办学模式对学员管理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学员管理干部竞争上岗机制、岗前培训制度和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员管理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党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进程中,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极端重视。实践证明,广大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选拔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键来抓。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有了较大增长 截止1999年底,全国共有少数民族干部  相似文献   

8.
<正>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建设这样一支干部队伍,“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教育干部的方式很多,干部培训则是最基本的方式.为此,党中央在1996年颁发了《1996年一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关于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 ,他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干部头脑 ,建设一支跨世纪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注重讲政治 ,用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武装干部 ,从严治官等。这些理论观点 ,解决了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的性质、方向、标准、战略着眼点等重大问题 ,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0.
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关键在建设一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围绕党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地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内容、方式方法是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充分研究和创新实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党员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的坚定的理想信念表现出新的特点,但也有少数人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严重问题.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各种基层组织及其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执政、领导与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加强完善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从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推进村级组织决策议事民主化、加强基层党建基础设施、提高村干部待遇、完善村干部奖惩机制和畅通村干部队伍出路渠道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人民性,决定了理论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迸发了巨大的创造性。中国共产党尊重、总结人民群众的经验,并将其提炼、升华为指导实践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与党的领导有机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形成、发展并在实践中取得重大成效的重要时期。他不仅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及其特点、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入的探索,强调必须大量吸收知识分子,而且提出知识分子要在与工农结合的过程中教育和改造自己。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指导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团结和吸引知识分子,促进知识分子健康成长,凝聚抗日力量,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深入基层社会,并以游击战发展壮大。问题是,当时各种势力蜂拥而起,为什么最后只有中共立下足、扎下根?应该说,良好的纪律是重要原因,它培养起民众对革命的最初情感。但只有纪律是不够的,如何把情感转变为政治意识,是中共的持续努力。总体观之,中共游击队进入基层社会,经历了一个从情感到组织的演变过程,最终赢得民众拥护。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十月革命的胜利及五四运动的爆发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加深了知识分子对中国封建主义的认识;改变了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改变了知识分子对工农群众及其自身地位的认识。而这一系列的改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主力军,所以加快了知识分子向革命者转变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并随着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确立而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民主联合战线与国共合作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理论和主张。大革命失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调整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尤其是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走向成熟。中共早期统一战线理论是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步步展开中形成的新概念。新时期它指的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共党员理想信念具有理想与信念、组织与个人、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性三个显著特性。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共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论贯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五大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贯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五大范畴,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